真实的关系从幻灭开始

“理想化”这个词,在心理学上的使用,与日常使用相差无几,我们常常把一个人想象得比他的实际状况更好,于是心向往之,希望与其亲近。看起来是一种积极正向的情感,但很多时候,“理想化”却像一枚糖衣炮弹,如果你不善觉察和拆解,它反而会让你跟心爱的他越走越远,关系无法走向真实和纵深,有时甚至炸得你遍体鳞伤。

“理想化”这个词,在心理学上的使用,与日常使用相差无几,我们常常把一个人想象得比他的实际状况更好,于是心向往之,希望与其亲近。看起来是一种积极正向的情感,但很多时候,“理想化”却像一枚糖衣炮弹,如果你不善觉察和拆解,它反而会让你跟心爱的他越走越远,关系无法走向真实和纵深,有时甚至炸得你遍体鳞伤。

1    

朋友A女士在工作中遇到一位英俊帅气的男士,看到他工作有思路、有方法、负责任,对待同事谦和有礼,跟他合作也感觉非常靠谱、舒服,于是迅速坠入爱河。半年后,A女士向我哭诉,她发现这位男士居然脚踏两只船。

A女士感觉自己满腔真情居然被骗,愤怒之下,恨不能将其挫骨扬灰,偏又觉得深爱对方无法割舍,其中的撕扯和痛苦可想而知。

可如果细想,真的是他骗了她,还是她的幻想骗了她? 

2    

在一堂自体心理学的课上,老师让我们做个有趣的练习——理想化他人。根据你旁边同学的特征,说出你对TA的各种正面想象。(你也可以试试看)。

我的搭档是一位见过几次但不太熟悉的咨询师朋友。

因为我曾见过她积极大胆地发言,所以我说:你一定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非常有力量,也充满正义感,遇到事情勇于表达,并捍卫自己和他人的权利,不害怕权威;你穿的衣服非常有民族特色,有个性,也更加印证了你是一个非常有主见,也有独特审美的人。

 我说的时候,她却慢慢开始摇头。渐渐地,我发现,这些特点,似乎越来越像我自己特别渴望拥有的个性特质:有主见、有力量、敢表达,不惧权威和公众场合。 

我也体验了一次被她“理想化”的奇特感受。 她说:看到你的样子,就觉得特别亲和、温暖,你一定是一位非常温暖的咨询师,你做咨询一定能很细致地共情来访的感受;你也一定是一位温柔的妻子,对老公照顾得体贴入微;你也一定是个好妈妈,特别会照顾孩子的情绪……

 我觉察到感受有些复杂:刚开始,我特别开心得意,好像自己真的是一位特别棒的咨询师;接着感觉有些不像我了,有些失落,有点想辩解,其实我没你想的那么温柔,我也有脾气火爆的时候;再下来,感觉有些悲伤,我似乎嗅到了某种期待和愿望。也许,这部分已经与真实的我毫无关系了。 我向搭档反馈了我的感受。她不好意思地说,难道都是投射?

3    

谁说不是呢?

回到A女士的案例中,我们再来看看这个过程是怎么发生的。

当然,男士故意隐瞒其他情感关系,自然脱不了干系,但A女士对对方的严重理想化,已经双眼迷离,看不清真实的他。

她从男友的工作态度、社交中,开始给对方强加光环:他一定是一位对生活、家人有责任感的人,他一定勤奋上进,诚实可靠,如果成为他的女朋友的话,一定会非常有安全感。

她把在男友身上发现的某些个别特征进行了放大和扩展,一点好,便全部好。50分变成了100分,甚至120分。而完全忽略了对方身上的其他特征,甚至欺骗她的可能性。

这正是一个理想化和投射过程。好比你拿着一台投影机,把你的需要和期待投影在对方身上,尽管这种投射最开始可能与对方身上的某些特征相符,但经过理想化之后,它早已覆盖了对方真实的样子。

有句鸡汤说“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我们只愿意看到这一片让人心醉神迷的幻象。

4    

热恋中,也许你投影的部分与恋人给你带来的满足感,可以达到较高程度的符合。因为两个人都在奋力与自己理想客体融合,愿意做出更大努力全身心去回应你,形成一个投射认同。

然而,这个阶段十分短暂,毕竟,人只有做回最真实的自己才轻松,也希望对方能接纳真实的自己。

慢慢地,你会发现,理想化破灭了!

他根本不是你想象中的白马王子。白马王子不会臭鞋袜乱扔,不顾你的辛苦打扫;也不会在你夜不能寐地奶娃、换尿片时呼呼大睡,事不关己……当然你也不是他的白雪公主了。

其实,这时,是双方更多真实面向展现出来,他们在对对方投来的幻象辩解:我不是你想的那么好,这才是真实的我,我希望你看到真实的我,接纳真实的我!

然而如果不能觉察,我们会感到被欺骗:

 “真是瞎了眼,当初怎么会看上你这种人!”

“早知道你是这样人,谁会跟你结婚!”

接下来很多人会陷入改造对方的长期且艰苦卓绝的战斗中,希望把对方改造成自己的理想化客体——我们需要的那个人的样子,毫无疑问,这个过程中,我们会被千万次地挫败,直至绝望,尸横遍野。

如果对于理想客体的追求阴魂不散,很多恋人会在这时分手,很多婚姻会在此时破裂。

5    

我们究竟是被对方欺骗了,还是被我们的幻想欺骗了?

而真相是:你跟你自己心中的一个理想化幻象和需要,艰苦卓绝地、撕心裂肺地痛着、缠斗着。与那个真实在你身边的人,有点关系,却没有那么大关系。(下一篇会写人为什么会执着于那个理想化的幻象)

如果对于自己心中这个阴魂不散的理想化泡泡,有所了解,当它破灭时,我们也许就不会被幻灭感压垮。相反,我们会有更多韧性,去面对真实,看见真实的你,也看见真实的他,你们开启一种去掉投影之后的关系互动,这才能走进真实关系。

去尝一尝这真实的关系究竟是什么滋味吧,尝过之后,如何抉择,都无不可。毕竟,这样的决定都建立在真实体验基础上,而不是幻象之上。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