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需要你拥有自我觉察的能力

那天,和上培训课的同行们一起吃饭,我们讨论了人生的成长与改变。小时候,我们就是这样卯着劲要打败别人的不是吗?我们都忽略了,在亲密关系中,不仅仅是只有“你”“我”,还有“我们”。“我们”的意思是你和我是合作共赢的关系,而不是竞争的关系。只可惜,当初我们不知道,即使知道了,也未必能做到。

那天,和上培训课的同行们一起吃饭,我们讨论了人生的成长与改变。有个小伙伴突然问我:“你看,你遇到问题,觉得痛苦,愿意去自我成长,去为你们的关系作改变。可是,有那么多的人,也挣扎在亲密关系里,他们都已经那么痛苦了,为什么夫妻双方却没有一个人愿意改变呢?是不够爱吧!”

这让我想到我有个朋友曾经对我说:“是啊,凭什么要我改变而不是他改变?我就不改变!我改变就是便宜了他!”我深深理解,因为我也曾经在这样“输和赢”的痛苦深渊里无比纠结,就连吵架,我也要赢。

小时候,我们就是这样卯着劲要打败别人的不是吗?我们只有超过别人,“赢了”“成绩好”才能被爱啊!只是这个小时候对我们有用的模式,到了成年以后已经不再适用了啊。我们都忽略了,在亲密关系中,不仅仅是只有“你”“我”,还有“我们”。“我们”的意思是你和我是合作共赢的关系,而不是竞争的关系。只可惜,当初我们不知道,即使知道了,也未必能做到。你的身上,带着你的原生家庭的烙印,深深地印刻在你的行为模式里。如果你不能觉知,那么你也许会慢慢发现,你在重走你父母的老路。你的父母离婚了,然后你悲哀地发现,你的婚姻,也失败了;你父母的婚姻充满硝烟,你自己的婚姻,也是一地鸡毛;你的母亲扮演了一个付出总得不到回报的“受害者”,你在历尽感情的折磨后,也惊奇地发现,自己也在扮演着“用付出去索取爱”的角色,索取不到便进入指责、攻击模式。你不断地追,他不断地逃,最后关系耗尽。

是啊,你以为换了人就好了,也许是那个人不够好,而最终你会发现:人变了,模式不变,类似的事情依旧发生,你还是逃离不了那个恶性循环。或者说,你总是吸引同一类人,也总是被同一类人所吸引。究竟是为什么呢?

每个人的身上,都带着“钩子”,这个“钩子”是什么?不尽相同。如果你的童年,曾经被打压得很厉害,充满了否定与指责,那么,你的“钩子”就是“被欣赏”、“被肯定”、“被支持”;如果你有一个语言或肢体上对你暴力的父亲或母亲,也许你的“钩子”就是“温柔”、“绅士”与“好好说话”;如果你有一个对你充满控制的母亲,她的爱曾经将你淹没,让你窒息,那么,你的“钩子”就是“自由”、“独立”,你会被表面看起来自由独立而内心深处却充满需求与控制的“缺爱”伴侣所吸引,到最后重复童年“被控制”“窒息”的体验,从而再次逃离。

同样地,这个模式如果你不觉察,你还是会重复自己的老路,在这条路上不断打转与循环。除非你觉察。

那么,什么样的人,会有自我觉察,愿意去成长改变呢?-----摔得太惨太痛,想站起来的人。你不想改变,说明你还不够痛。你宁愿停留在那个已经不再舒适的舒适圈里,因为那让你觉得熟悉和安全。你小的时候,不也是这样和父母进行指责攻击或逃避的吗?习惯了。习惯,这是个太可怕的字眼,它能够温水煮青蛙,直到煮死你还不自知。

自我觉察和成长,都要求你能去向内看,不再向外找借口与抓取。

当你把责任拿过来,你就能向内看了。当然,觉醒有时候需要契机,也就是那个“痛点”。

如果你是一个童年得到充分爱与关注的人,那么,你也许不需要看这篇文章。但如果你和我一样,内心有一个缺爱的“黑洞”,那么请你继续往下看。

我认为,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这样一个人,ta会带出你内心深处所有最深的伤痛,所有曾经没有被满足的需要。也许你们的关系会四分五裂,缘尽人散;也许你们能够历经磨难苦尽甘来,携手白头。这就取决于,你们有没有觉悟,能不能看见自己身上的问题所在,愿不愿意去一起成长。如果你坚持要赢,ta坚持要逃,都不能面对自我疗愈中必经的痛苦,那么,你们就只能放弃这一段关系。

然而不论如何,尽管你体验到沮丧、愤怒、伤心等负面情绪,你还是要能意识到,ta的出现,不是为了来伤害你,而是为了给你一个契机,来看见并疗愈自己内心深处最深的痛。你抓住了这个契机,你的人生就翻转了,你抓不住,你就会再掉进另一个深渊,重复过往的伤痛。

你还应该明白的是,不管你们能不能走下去,你的成长与改变,受益者,将永远是你自己。你不是为了ta改变,而是为了成为更完整的自己。能携手白头,固然最好,而即使不是ta,这个更加完整的自己,一定会让你收获更美好的爱情与未来。

还有一种,愿意进行自我成长和关系疗愈的,是想要扭转关系挽救关系的人,也就是大家所说的“足够爱”吧。有时候,分开并不是因为不爱了,而是因为在一起实在是太痛苦了,你要的是我不要的,我要的你给不了;然而分开同等痛苦,进退维谷。怎么办?真的很痛苦啊,我们真的很爱彼此啊,可是为什么这么痛苦呢?于是,反思模式就开启了。当你开始向内看,答案就会慢慢浮现。当然,仅仅反思与觉察也许解决不了问题,那么,去做伴侣治疗吧!学习新的沟通方式,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做得到,关系则进,守得云开见月明;做不到,最终还是分道扬镳,相忘于江湖。

不是不相爱,而是不会爱,令人嗟叹。而爱最大的力量,就是于这轮回之中去看见彼此、疗愈彼此、成为更好的“我们”。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