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谈爱情争对错的必要性

青年男女从陌生到熟悉到相知到相伴,走过一个艰辛的过程然后组建了家庭,随后迎来了宝宝,幸福甜蜜的表象背后,有个问题一直在暗潮涌动,谁是家里的老大?渴望确认“我更重要”的人往往有被忽视的感觉和经历。

青年男女从陌生到熟悉到相知到相伴,走过一个艰辛的过程然后组建了家庭,随后迎来了宝宝,幸福甜蜜的表象背后,有个问题一直在暗潮涌动,谁是家里的老大?主权是谁的,谁该是家里的服从者,男生会抱怨说,结婚之前那个温婉女子不见了,我娶回来一个河东狮,处处和我争,和我吵,没有孩子时还好点,有了孩子之后我就是孩子的男保姆,地位不及孩子,她眼里就没有我了,我说话越来越没分量,这个家我真不愿意回去……

一些女生也委屈的絮叨,结婚之前他是个特别儒雅的男人,特别勤快,对我父母特别好,对我是言听计从,结了婚狐狸尾巴就露出来了,家务事不管,对我也不关心了,也不那么孝顺我父母了,我要是买个包买个化妆品什么的他能叨唠半年,处处大男子主义,这日子还怎么过啊……

这些话听起来很熟悉吧,相信您也有这样的感觉,总觉得结婚的人不是当初谈恋爱的那个,很多人结婚结的是身体,而不是心理,简单的说就是我和你结婚了,我的身体交给你,你要好好照顾,不能让我的身体受半点委屈,我的心理依然是属于我的,不需要你介入,也不需要你了解,我不会和你太交心,有事情我有爸妈有原生家庭,你只要像我父母那样包容我,照顾我,不和我吵不和我争,最主要的是不许说我错,但是你要全身心的属于我,有事情必须和我说,你的全部我必须都知道,你必须听我的,我是这个家里的老大,否则你就是不爱我,不尊重我。

权力争斗,是婚姻必经的一个阶段,夫妻来自于不同的家庭,成长环境的不同,教育方式的不同,造就了不同性格的夫妻双方,性格迥异的两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难免有摩擦。从孝敬老人,教育孩子,夫妻相处,甚至对方的工作交友,我们都想替对方考虑周全,都觉得自己是最正确的那个。婚姻中,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夫妻双方都期待自己拿到更多的权力。虽然争夺权力的方式和表现不同,但背后所隐藏的诉求却有相同之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谁更正确” 当一方在证明“谁更正确”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强调一种观点:我的价值体系和世界观要优于你的,我比你更有价值。 家庭条件优越或自身条件好的人特别容易陷入这样的争斗,一些骨子里觉得自我价值感低或者不确定自我价值感的人,也会希望通过“我更正确”来保障自己拿到更多的权力,让自己更有价值感。 实际上,一个人的价值感和父亲有很大的关系。父亲和孩子的互动会让孩子感到被关心和被认同,感觉在父亲眼里我是最棒的。而父亲最具社会功能,被父亲认同就是对自我价值的认同。 同时,父亲是孩子的模仿对象,如果父亲在家里被认同和被支持,孩子进而投射到自己身上,认为自己也是有价值的。

2.“谁更有资格” 生活中很多小的争吵都和“谁更有资格”有关。 一心要去确认“我有没有资格”的人往往是在原生家庭中没有得到满足,希望在亲密关系中获得补偿。 而一个人的资格感和妈妈有直接关系,一个低资格感的妈妈很容易塑造资格感不足的孩子。这时候,当事人需要明确一点,资格感不是别人给的,而要靠自己,要通过不断的自我成长获得和提高。 只有跳出这件事和资格感的关系后,才有机会真正面对问题。

3.“谁更重要” 每个人都渴望自己在别人心中很重要,因为这是对一个人尊严的重要支撑。渴望确认“我更重要”的人往往有被忽视的感觉和经历。被忽视的感觉常常是觉得自己不够重要,需要在关系中得到补偿。 这时候,需要当事人先转变“我更重要”的误区,可以和自己的爸爸妈妈聊一聊,看看自己在他们眼里是什么样子的,去确认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可有可无? 找到一个自己存在的、很重要的理由,知道我可以做什么,可以为别人提供什么。在肯定自己的同时,也要学会质疑自己。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很重要,你觉得自己最重要,别人也会觉得自己最重要,所以要学会换位思考。 理清这些问题之后,才能更好的与人沟通交流。

4. “谁更好” 这种情况大多和家庭教养的方式有关,比如因为得不到父母的爱,觉得自己不够好,需要证明;比如家里面兄弟姐妹多,认为不能得到无条件的爱,只有通过努力才能换得关注和爱。 这时候伴侣要及时给予认同:“你很好” ,“我很感谢你”, 你本来就很好。” 最后,当事人要打破限制,不一定要牺牲自己让别人不好意思,才能证明自己的好,要相信自己已足够好。 实际上,争斗就是要让对方认同自己,看到自己的价值,认可自己的资格,证明自己存在的重要,夫妻间争斗的意义在于,让我们体验从较量走向理解的一个过程。 在权力斗争的过程中,相互了解,看到对方真实的存在,并爱上那个真实的他,让彼此的爱更加稳重踏实,更加长久绵延。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