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是时候适当停一停了。

说起智能手机,不能不提微信和微信朋友圈。一开始是微信非常火,但随着微信朋友圈推出以后,人们对朋友圈的关注程度已经全面超越微博。朋友圈刚出现时,极大的吸引着人的好奇心理。还有另外一层原因,朋友圈还满足了人们各种晒的欲望。因为有了微信,朋友日渐增多,都已经是几百人的朋友圈了,更有甚者已经是上千人。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都市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每个人的标配了,在不知不觉中,智能手机已经深深的侵入我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无聊时看着手机;走路时看着手机;坐在沙发上看着手机;坐车时看着手机;躺在床上看着手机;带孩子时看着手机……

蓦然回首,智能手机在2012年没有流行时,我们的家庭生活是什么样的?晚上一起做饭,吃饭,一起看看电视剧或者看看报纸或杂志,每逢周末,我们会商议:“今天去哪里玩?”。那个时候我们把合肥大小景点都去转了个遍。

遥想当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而今,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又加上了智能手机。诗和远方的田野,已经完全被我们遗忘。你有多久没有用心抬头看看蔚蓝的天空,远眺大自然的美丽……,大自然有安抚人心的力量,举目远眺,能使我们卸下一身疲惫,让心灵回归自然。

然而现实生活中,智能手机却慢慢的侵蚀着这种心灵的平静。如果天天抱着手机,电磁信号也会天天折磨我们的脑神经,更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所以晚上休息时,尽量把手机放远一点,不要放在枕头下面。

说起智能手机,不能不提微信和微信朋友圈。一开始是微信非常火,但随着微信朋友圈推出以后,人们对朋友圈的关注程度已经全面超越微博。我也是其中之一的典型用户,但现在用着用着,我又把朋友圈入口给关闭了,偶尔还看起了微博。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细想起来,使我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 朋友圈已经变成菜市场,嘈杂不堪,很少能获取到启发思考的内容,基本上都是祥林嫂式感叹和各种生活晒。

朋友圈刚出现时,极大的吸引着人的好奇心理。因为以前想了解生活圈中的泛朋友时,跟本没有办法实现,要想了解朋友们平时在干啥,只能通过打电话的方式,因此,朋友圈极大的解决了这一难题。还有另外一层原因,朋友圈还满足了人们各种晒的欲望。一种自我宣告的形式极大的满足了这部份人的需求。正因如此,朋友圈的火热程度后来居上,居然远远的超过了微博。

但紧接着问题就来了,一开始是新鲜的,时间一久,就都有厌烦的时候。更为主要的是这个朋友圈是一个人真实生活的网络版,有人总结生活就是油盐柴米酱醋茶,于是朋友圈就热闹了。

昨天一个人心情不高兴,发表一点牢骚和感慨;

今天一个人看到篇文章不错,转了一份鸡汤;

明天一个人开始做生意,于是有了微商;

后天一个人为了加强业务,于是开始宣传产品;

再后来,帮我投个票呗;

再后来,帮我点个赞呗;

……

这时,你有没有发现,你的朋友圈只是你一个泛朋友的社交平台,而这个平台是在不断的消耗着你的精力,消耗着你的能量,而且还在不断的腐蚀着心灵的闲静。

余光中先生说:”天下的一切都是忙出来的,惟独文化是闲出来的。”闲暇生活,可以将脚步慢下来,一切自然而然,遵循生命的规律,仰望星空,去思索,去归纳,去托物,记下来,成为文化符号;其实,忙闲无关紧要,关键是不是心闲;最忙的人,心能空下来,忙中有闲,忙里会闲。

二、 真正值得我们关心家人和朋友都不是通过微信朋友圈。

因为有了微信,朋友日渐增多,都已经是几百人的朋友圈了,更有甚者已经是上千人。现在回头仔细想想朋友圈,你的真正朋友,你的家人,有几个人在你的朋友圈?

再问一句,我们是通过朋友圈和这些真正值得我们关心家人和朋友来加强联系的吗?

我们会私聊,不是通过朋友圈;

我们会打电话,不是通过朋友圈;

我们会小群聊,不是通过朋友圈;

我们会约在一起,不是通过朋友圈;

我们会回家,不是通过朋友圈

真正值得我们关心家人和朋友是我们真正的财富,是我们患难时的依靠;是我们开怀时,真心站在你身边鼓掌的;我们小骄傲时,真正提点我们的人。

未了,想说句,我们需要把时间和精力多留给我们真正需要关心的家人和朋友。多留点时间给爸妈,多留点时间给爱人,多留点时间给孩子,多留点时间给自己,让自己有更强的动力去远航。

微信朋友圈是时候适当停一停了。

上一篇:追寻生命的意义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