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蓉闹事谈谈“修复”和“安全感”

马蓉真的不应该再喊话王宝强。如果马蓉想要得到更多的利益的话,应该是通过孩子,而不是她自己。而马蓉现在的行为只会让王宝强更加的蔑视和厌恶。马蓉很明显是前者,所以,她也很容易成为某一事件的责任承担者。马蓉只是成为了某些人宣泄自己压抑情绪的最佳对象。所以,她们也疯狂的加入了声讨马蓉的人群。但马蓉事件只是中国婚姻生活的缩影。

马蓉真的不应该再喊话王宝强。她一直没有明白一个道理。男人一旦绝情,就不会有任何回旋的余地。如果马蓉想要得到更多的利益的话,应该是通过孩子,而不是她自己。孩子永远是她手中的“人质”。男人的另一个特点是“抛妻不弃子”。而马蓉现在的行为只会让王宝强更加的蔑视和厌恶。

而且,她无意中也成了其他围观者的嘲讽对象。这并不奇怪,“红颜祸水”是中国妈宝男根深蒂固的想法。在他们的心里女人分两种,一种女人,给我们惹麻烦,一种女人,帮我们解决麻烦。前者是情侣,后者是母亲。马蓉很明显是前者,所以,她也很容易成为某一事件的责任承担者。无论是商纣王还是唐明皇,我们都会将其治国失误的责任归结为妲己和杨贵妃,不是吗?马蓉只是成为了某些人宣泄自己压抑情绪的最佳对象。而女性则是出于反向形成的心理。其实在当今这种现实婚姻的状态中,婚姻大多是索然无味的。很多女性都有出轨的冲动,甚至一些人已经“身体力行”了。只是人家没有被发现而已。即便如此,马蓉事件被炒得沸沸扬扬也还是引起了相当一部分女性的恐慌。她们会联想自己一旦东窗事发,被群起而攻之的情景。所以,她们也疯狂的加入了声讨马蓉的人群。就像一个人放个屁,总是恶狠狠地盯着别人一样。

马蓉辩解自己没出轨是徒劳的。她出轨不出轨并不重要。而是大家愿意相信她出轨。就像我上小学时,老师的杯子不知道被谁打碎了。老师怀疑其中一个她一直讨厌的学生。我们也随声附和说就是那个学生干的。我们只是想通过出卖一个人,来保全自己而已。

站在男人的视角,马蓉并不值得可怜。但马蓉事件只是中国婚姻生活的缩影。女性心中有两种其实是相互冲突的需求。极端的爱情与极端的安全感。极端的安全感,导致了中国的“丈母娘经济”。女儿几乎是按斤称着卖的。这不是丈母娘见钱眼开,而是总担心女儿婚后受苦。其实客观的说,是丈母娘替女儿说出女儿说不出口的话。而极端的爱情则让女性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你既然娶我,就一定是对我着迷。为我不顾一切的。我对也是对,错也是对。你就应该原谅我一切的刁难和错误。但你不能犯错误。而这两种冲突不可调和最终会让女性备受煎熬。

就像马蓉,虽然不算貌美如花。但毕竟是城市丫头,也受过高等教育。为了寻求安全感,竟然嫁给了一个没文化的农村人。我没有贬低农村人的意思,也并不想歧视没文化的人。而是说两个人根本就没有一点共同语言。婚姻自然暗潮涌动。曾经马蓉在接受采访时也无奈的说过,王宝强哄她开心的方式也就是翻两个跟头。而在马蓉的心理对爱情的渴望一直煎熬着她。在她的固有逻辑中,既然王宝强娶了她,一定是疯狂地爱着她,既然如此疯狂,必然要为自己做一切改变。但婚后王宝强可能很少回家,更谈不上顾及她的感受了。马蓉只是其廉价的生育工具。马蓉自然不甘心于这种状态,其他别有用心的男人也会借机向她暗送秋波。这给马蓉一个错觉。她所憧憬的爱情是存在的。但不会想到,人家痴迷她的,不是她本身,而是“王宝强妻子”的身份以及由此带来的财富。

即使后来事情闹大了。马蓉也一直表现出理直气壮的样子。不是认为出轨对,而是认为她是公主,公主就应该是被原谅的。只要象征性的低一下头,丈夫仍然会忘情地将自己揽入怀中。直到最近的隔空喊话,其实出于同样的心理。我是公主,过得很惨,你却过的安逸,这就是没有天理。

我虽然说的是马蓉,但想想,很多女性是不是有着类似的人生轨迹和想法。

在这里我还是要奉劝各位女性。既得到安全感,又能享受到自己的爱情,这是每一个女性追求的目标。但这个目标即使可以实现,也是微乎其微。就像买奖券自然是为了中大奖,但能够中上的比例实在是太低了。爱情本来就是稀缺资源,只是我们被一些言情剧洗脑了,认为人人都可以得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情感而已。

想要安全感,那你首先相夫教子,做好自己本分的事,虽然有些失落,那也是你应该付出的。如果憧憬爱情,就要有百折不挠的勇气,及因此敢于承担的责任。不能先自封公主,然后什么事都嗔怪别人!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