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地带”会遮住你的人际关系的“眼睛”

最近在做心理咨询,看到太多让人心痛的故事,在亲密关系中的几个人,拼命且用力爱着对方、努力为对方着想,但反复体验到的是伤痕累累,处处血淋淋......在沉浸于他们亲密关系互动的故事中,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做的一个心理游戏,游戏规则是这样的:“把A4白纸,对折再对折后,用剪刀剪去一部分,然后把A4纸打开拍照发给我”。收到的手工是这样的:
最近在做心理咨询,看到太多让人心痛的故事,在亲密关系中的几个人,拼命且用力爱着对方、努力为对方着想,但反复体验到的是伤痕累累,处处血淋淋......
在沉浸于他们亲密关系互动的故事中,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做的一个心理游戏,游戏规则是这样的:
“把A4白纸,对折再对折后,用剪刀剪去一部分,然后把A4纸打开拍照发给我”。

收到的手工是这样的:


这样的心理游戏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理解的“事实”与“规则”。如果把这个游戏拓展到交流中,我们可以预见,A方说完一句话,不同的BCD... 都会收获不同的信息,有的接受的信息可能比较吻合A发出来的信息,有的可能大相径庭。而这样理解的背后,都是基于BCD们各自的主观经验,或者用一句“时髦”的词来说,该主观经验就是基于“原生态家庭”成长和后天经验所产生的“偏见”。
任何个体接收到的任何一句话,都会经过该个体的“二次加工”,而“二次加工”后是否与发送方一致,就只能”自求多福“。
这也是如果一个人能够理解我们大概在说什么,我们会与这样的个体发展出进一步的沟通冲动和亲密想法,于是发展成为熟人、朋友、伙伴、密友、闺蜜、恋人(包括同性恋)、知己、灵魂伴侣等。每一步关系的升级都是建立在宝贵的”理解“和”共情“基础上的,因为在关系中,我们能够感觉到舒适、安全和被抱持,无论说什么都能够被理解而非评价,因为对方总能感同身受的了解自己在说什么。
然而可悲的是,这样能够充分理解自己的人,凤毛麟角,一生能够遇到一知己,人生足矣。”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从一定程度上也表达”知心“人难寻。
在这里,我们谈谈,我们是如何蒙住我们的眼睛。或者我们谈谈,我们是如何形成自己的“偏见”
刚刚谈到原生态家庭,这个很关键,因为我们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就在这样的原生态土壤中萌芽与发展。民间说法,“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精神分析大咖弗洛伊德的观点,6岁基本定终身,以后无非就是重复;客体关系流派大师甚至表示人的价值观和与人互动在6个月就基本形成....  也即”偏见“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发生,为何每个人会形成“偏见”呢? “偏见”是为了保护自己,保护自己在原生态家庭中能够维持与主要养育者的关系,以确保自己不被抛弃.... 这里谈到“被抛弃”,似乎很多人会反对,因为大部分的父母还是爱孩子的,孩子是如何担心被抛弃呢.....  伪科学、伪心理学... 还是心灵鸡汤更重要、正能量的声音更重要!
先不急,我们可以看看几个故事,看看我们如何形成看世界的“偏见”,有这样“偏见”的个体,会如何捕捉别人的信息。
故事1:案例F小姐
原生态:生长于多子家庭,多个兄弟,小时候,每当F小姐感受到抑郁或者难过的时候,兄弟们都会取笑她,母亲也会不耐烦回到自己的房间,父亲会对她的情绪表示忽视和漠视“这没什么、你是自找烦恼”....
偏见:F小姐在这样的家庭重复受挫后,于是“认定”当“自己表达痛苦的情绪,没有人能够理解、接纳她和关怀她”“我没有什么价值,不值得别人关心”。一旦体验到一点点不被理解,可能会从关系中撤离。高度敏感觉察“别人是否厌恶自己”
日常:F小姐会很好掩饰自己的痛苦情绪,会选择一个人痛苦,只能展示自己阳光和开朗。同时因为痛苦不被展示,也没有人能够理解她的痛苦,从而强化她的偏见。而她来求助的原因,就是感受到丈夫对她的不理解,得不到关心和关怀,并反复处于焦虑和抑郁中。常见现象:突然转移话题、容易抱怨、高冷、冷漠、过于开朗和开心等
敏感地带:非语言信息(眼神、语气、语调、态度)-觉察自己是否被嫌弃
故事2:案例H先生
原生态:妈妈总是不断“激励”他上进,无论H先生考得好,妈妈会强调不要骄傲有时候会以隔壁孩子的成绩刺激孩子加油“你考得95,隔壁听说考到100,还每天努力学习",孩子很难享受自己的成绩,对自己产生严苛的要求-永远不够好,持续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质疑,持续追求最好和更好,很容易体验羞耻感和焦虑。
偏见:“我永远都不够好,我总比别人差”,在人际交往中,尤其在意对方对自己的反馈中是否存在“贬低”的内容,高度敏感于自己是否被认可、有价值和被关注。
日常: 职场中,与上一级沟通有阻碍,因为早年与母亲沟通并非是快乐和肯定的,所以担心重复性体验到早年沟通中。所以会不断加大对自己的要求,一旦得到否定,会立刻体会到极大的羞耻感,要么压抑,要么愤怒。 生活中,对于亲密关系中另外一方的评价特别敏感,因为“偏见”的创伤,情结很容易被触动而引发关系破裂。常见口头禅用词 :“你听我说”、“你不懂”、“我再解释一遍”、“我的意思是”、“我的看法”等强调和表达需要对方了解自己的存在
敏感地带:非语言信息(眼神、语气、语调、态度)-别人是否尊敬自己;语言信息中与自己观点的背离点(包括直接建议)--否定我的能力、看不起自己
案例就不多举了,我们谈谈“敏感地带”,当关系中,对方A传递的信息被纳入到我们的“敏感地带”范围,这时候的个体会立刻激活“保护机制”,因为此时此刻,该个体体验到危险,对方会伤害到自己(这完全是自发和自动化的,经过幼年很长一段时间在原生态家庭的“刻意练习”,已经形成无意识模式,如同听到酸就分泌口水一样),这时候危险引发本能焦虑,即便沟通能够继续,但由于友好和安全的气氛被打破,对方A的信息将在二次加工后会被扭曲,极其容易出现沟通问题和冲突。
我们在婚姻关系中是最容易出现这种矛盾,如果仔细觉察,沟通的结果是要么一方跑题(因为敏感词的影响引发的自我保护),要么双方跑题-争执和冲突。
每个人的“敏感地带”所引发的情绪强度各不一样,每个人的“敏感地带”内容也很个性化。觉察自己的敏感地带,觉察自己的情绪张力,才有机会了解自己,才有机会“靠近”真实“。


上一篇:杂谈破窗理论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