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抱持”

母亲照料孩子的日常起居,并为婴儿提供一种抱持和支撑的作用。父母给孩子们以抱持,既是对孩子身体的支撑,也是对他内在精神的支撑。好的抱持和应对,促进心理成熟的过程,而坏的抱持意味着适应失败。其实,成人也可以为自己提供一个抱持性的环境,让自己感到安全,卸下防备和紧张,接受内外的信息,将自己整合和完善起来。

人类先天是一个早产儿,婴儿的成长,需要母亲的照顾和陪伴。母亲照料孩子的日常起居,并为婴儿提供一种抱持和支撑的作用。父母给孩子们以抱持,既是对孩子身体的支撑,也是对他内在精神的支撑。好的抱持和应对,促进心理成熟的过程,而坏的抱持意味着适应失败。儿童在够好的母亲的照料下,从原始的未整合状态发展到有结构的整合状态,并伴随着建立客体关系的能力。只要给予够好的以及稳定的环境,儿童有能力发展自己的生活,最终能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被人需要,收到人的欢迎。其实,成人也可以为自己提供一个抱持性的环境,让自己感到安全,卸下防备和紧张,接受内外的信息,将自己整合和完善起来。

母亲是儿童最早期的环境,够好的母亲能够提供促进性环境,适应婴儿的需要和成熟的过程。需要母亲的时候她一定在,不再被儿童需要的时候她就后退。后退的过程,想来是比较简单些。回到母亲自己的世界,或者此时有些焦虑或者担忧,陪着自己的感受,或者接受精神分析也是可行的。但是早期的原初贯注,适应婴儿的需要却不是容易的事。母亲或者因为有自己的事情要忙,或者因为能力不足,不能够进入原初母爱贯注状态,不能与婴儿产生共情,不能提供必需的自我支持,在婴儿不成熟且依赖的自我未获得组织防御能力之前,已经体验到了促进性环境的失败。婴儿只能依赖自己不成熟的机制,可能会造成多种心理不健康的后果。够好的母亲满足婴儿的全能感,她反复地这样做。母亲通过执行并完成婴儿的全能表达赋予婴儿虚弱的自我以力量,真实自体开始拥有生命。不够好的母亲不能提供婴儿成长所需的必要的环境,婴儿不是感到被容纳,而是体验到冲突。真正人格的核心——自发性和创造性暂停发展了,只是适应性地顺从有缺陷的环境,人格的发展围绕一个空壳进行。在我所接待的成人的精神分析个案中,很多都是在早年或者成长的大多数阶段和过程中,没有得到好的抱持。

只有被好的抱持后,婴儿才能发展出整合体验的能力和自体感。不够好的母亲没有提供一个自我可在其中自由发展的心理空间,而是呈现给婴儿一个他必须立即妥协和适应的世界,使其过早地关心外在世界,被迫关注、处理外部世界的要求,从而在内心产生了冲突,限制和阻碍了内在心理的发展。母亲如果太多次的不能够体会儿童的需要,如果她们的反应太多的时候是建立在自己的内在幻想、自恋需要和神经症性冲突的基础上,那么,儿童要生存,只能适应母亲的反应,从而远离了自己的需要。这样就逐渐训练婴儿适应母亲所给予的,而不是寻找和发现婴儿所需要的。成年期,这些人或有神经症或有精神病,他们与世界的联系是通过一个顺从的外壳,对自己和分析师都是不真实的。易猜疑,倾向于退缩,只能通过保护下的外壳产生交流,这一外壳具有强迫性和顺从性,但却割裂了与他人有意义的联系。这些障碍的人格类型,早期客体关系受损,特别是早期母婴关系相互性和反应性方面被破坏。在精神分析的过程中,我们由分析者自己决定言说的内容和方式,自己确定步伐的快慢,恢复主体感,由自己来掌控自己的人生,整合自己的内心。

心理疾病与早期环境的缺少有关,就会造成无价值感和虚假自体的发展,治疗的过程与此相反。提供早期母爱的过程,以产生真诚、健康的真实自体。婴儿不仅是高度依赖的个体,同时也是具有经验并储存经验的个体。这一生所有经历的创伤都会留存在体内。童年创伤的记忆可以被冻结,冻结是婴儿期建立的防御,应对不够好环境,回避环境的攻击。但是,如果给予一个新的环境,也有机会解冻。精神分析,就是在退行状态下及充分适应的环境中,促进分析者解冻和重新体验失败的情境,产生新的体验。神经症分析者在持续平稳的分析中会退行到童年期。在这个时空里,依赖充分呈现,分析家的辅助性自我功能相对活跃。

精神分析的过程像浸泡洋葱一样。通过浸泡,分析者缓慢的祛除着自己一层一层的外衣和防御,一点一点的退行,有组织地退回到早期依赖和环境缺失的阶段。退行至依赖作为一种创伤重现的方式。发生在分析情境中,而此创伤曾出现于早期环境的失败中。分析情境为病人提供了一种体验抱持性环境的可能性。这一体验使退行至依赖的病人寻找和发现真实自体。分析者能够在智力和情感上达到理解自己,并将过去与现在合为一体,以新的方式把以前分裂和丧失的人格重新整合起来。患者在退行的依赖关系中进行自我治疗而产生的结果。退行的目的是通过提供早期主观全能感的成功体验,置换掉早期失败的情感体验。分析者以自己的方式,在自我全能的氛围中,使早期的创伤性因素进入治疗情景中时,一些失败的环境因素会再现出来。此时,抱持性的环境替代了失败的环境,分析者体验到满足和成功。分析者重新再现早期婴儿的体验,并且修补这些发展的空缺。在治疗中,分析者感受到自信,因为分析家提供了促进性的环境。体验的过程是独立性增长的过程,治疗师帮助患者的真实自体应付有限的环境,而不用去组织防御。体验到真实使生活具有意义。在分析的情境中帮助发展出虚假自体障碍的病人重返早期失败的环境。即退行至依赖,重新发现真实感、寻找到真实自体是治疗的核心。使分析者有能力成长,使原来隐藏在虚假自体的顺从阴影里的真实自体得到扩张。


上一篇:强迫障碍已解密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