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瘾的识别(二)

成瘾行为分为物质成瘾,比如毒品、药物成瘾;行为成瘾,比如网络成瘾、赌博;关系成瘾,比如性关系。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样的情况符合网络成瘾,它的具体标准又是什么?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100个人在使用网络的时候,大约有60%左右是正常使用的,大约有30%左右是过量使用的,有9%左右是属于网络沉迷,只有1%才可以定义为网络成瘾。

成瘾行为分为物质成瘾,比如毒品、药物成瘾;行为成瘾,比如网络成瘾、赌博;关系成瘾,比如性关系。而网络成瘾又分网络关系成迷成瘾:比如微信聊天,在线直播;3C强迫行为:比如网络赌博、淘宝购物或交易;3C性成瘾:浏览网络色情信息;信息过度负荷成瘾:比如逛网页;电玩成瘾:就是我们熟悉而痛恨的游戏成瘾。

我们是这样给网络沉迷成瘾进行具体定义的:个体有强烈渴望上网的倾向与行为。明知自己沉迷于网络的危害,还是一再沉溺其中,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与正常功能,并且,上网的时间越来越多,无法上网时就会有不安、激动甚至情绪失控发生。

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样的情况符合网络成瘾,它的具体标准又是什么?

第一, 耐受性,比起以前,必须花更多的时间上网才能得到满足。

第二, 第二,戒断,当尝试减少或者停止网络的使用会觉得沮丧、心情低落或者暴躁易怒,会持续上网以避免上述不舒服的感觉。

第三, 对网络的使用,常比计划的时间更多。

第四, 有持续想要节制上网时间或曾经试过花较少时间在网络上,但无法做到。也就是说曾经多次努力想控制或停止网络的使用,但是都失败了。

第五, 为了能上网,花费过多的时间在于网络有关的事务上,比如因上网没有按时进食或者隔天上课很累而没有以往一样能专心听课。

第六, 因上网而放弃或减少重要的社会、职业、休闲活动。比如因上网而产生身体上的影响、因上网而成绩下滑或者不愿意跟同学朋友外出活动等等。

第七, 纵然已经知道自己有持续或重复发生的身体或心理问题是因为上网导致的,扔继续上网。

以上七点,在三个月内出现三项或三项以上,我们就定义它为网络成瘾。

那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个定义,借上一课的例子来说,那个孩子的确很喜欢玩游戏,但是他并没有说因为玩游戏功课不做了,也没有说因为玩游戏不跟同学出去玩,更没有说窝在家里打游戏连上课都不去了。虽然在父母收走智能机的时候有对父母发脾气,情绪暴躁,但是也是情有可原的。

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100个人在使用网络的时候,大约有60%左右是正常使用的,大约有30%左右是过量使用的,有9%左右是属于网络沉迷,只有1%才可以定义为网络成瘾。所以,也请各位家长朋友先放宽心,不要过于焦虑,对于过量使用和早期网瘾的孩子,我们还是有可以干预的方法的。后面的课里,会讲到。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