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心态(一)--错误的心态类型

第二个求助者B,看到闺蜜的热恋期是你侬我侬,而自己的热恋期却多愁善感,小心翼翼,自己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也许是因为有了第一次争吵;也许是因为男友说话的态度越来越随意;也许是得了爱情当中女人的通病。首先来总结一下恋爱中常犯的错误心态,看看你是不是也中招了呢?

在咨询中,有时听到学员说,老师谈恋爱好复杂。其实我想说,复杂的不是爱情本身,而是你的心态。

正所谓相爱容易相处难,最初的吸引并不足以令我们长久的相处下去。在相处之中,双方对于恋爱的真实需求能否得到满足,才是决定双方能否融洽相处的关键因素。而是否有正确的恋爱心态,直接决定了恋爱中双方需求的满足程度。

我有位求助者A虽然很优秀但是每次谈恋爱都倾尽全力地去满足对方的要求,从来不敢对男友的要求说“不”她对男友的照顾无微不至,甚至有一次明明生病了,也因为男友着急要文件,她也不说,不过她还没有把文件送到,就晕倒在了地铁里,最后不仅没有男友的关心,反而却被男友提出了分手,她没有埋怨男友的无情,只是一味的觉得自己做错了;可是她越是遭受失败,越觉得自己哪里做得不好。

第二个求助者B,看到闺蜜的热恋期是你侬我侬,而自己的热恋期却多愁善感,小心翼翼,自己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也许是因为有了第一次争吵;也许是因为男友说话的态度越来越随意;也许是得了爱情当中女人的通病。B开始忧虑他是不是没以前那么喜欢我了?万一将来男友娶了别人怎么办?

第三个求助者C,在咨询中经常抱怨:”他刚开始追求我的时候都是甜言蜜语,说什么会一直对我好,要永远和我在一起,给我幸福,可是交往一段时间后就变了,对我越来越冷淡,根本就没有刚开始那么疼我,也不像刚一开始那样,我喜欢吃什么,他到好几趟车再远也要买给我吃,现在,即使我说我不舒服也只有多喝热水,他一定是不爱我了?”

第四个求助者D,她常常会用很久的时间讲述对方的过错,并且希望能够从老师的口中的得到认同,但是并不能接受老师说,那你别修复了,反而要老师和她一起确认过是对方的过错,而自己是受害的那个人,并且执意要修复。

上面的案例中,你是不是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呢?你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的体验或者感受呢?你是不是也因为上述的心态影响了你在感情中的体验呢?或者你根本浑然不知自己已经掉入了错误心态的怪圈了呢?

首先来总结一下恋爱中常犯的错误心态,看看你是不是也中招了呢?

01.惯性讨好心理。

因为总是害怕被拒绝,所以他们会去做出一些妥协来获得对方的好感,这样的行为是因为他们潜在感受就是“如果我没有尽我所能去让他们开心,他们就会离开我,也不会再关心我了”。这种感受通常是由于缺乏关爱,或者被重要的人抛弃、拒绝,或是不稳定的情绪造成的。

就像学员A,在感情中过于在乎对方,甚至事事都为那个男人着想,害怕男人离开她。久而久之,她的爱情就充满了讨好,而男人要么越来越不当一回事,要么把这种被讨好当成了一种负担。

惯性讨好是一种有害的心理疾病,这种病源于对自我对个体价值的信心缺失,渴望用为他人做好事来换取外来的肯定和赞美,这种渴望一旦成为心理定式,就会严重降低行为者的判断力和自控力,变成一种可以称作“癖”的习惯和依赖。

这种讨好型的恋爱通常只有两种结果:要么委曲求全,越来越被忽视,而自己的存在也完全取决于他人的心情;要么惨遭嫌弃,因为对于自己唾手可得的东西,往往都没有征服欲,所以想要抛弃。

在人际交往中有这样一个概念——公平理论,指的是在人际交往中,并非所有人都想用最小的付出换取最大的利益或回报,而是要考虑关系的公平性。

在亲密关系中,当相爱双方所付出的成本和得到的收益基本相同时,彼此会得到更大的快乐,这种情感也相对更加稳定;相比较而言,如果亲密关系中持续存在一种“不公平”性,也就是其中一方感受到过度回报,而另一方过度付出,那么无论是得到过度回报的一方还是过度付出的一方,都可能会感到不安,并想要去改变这种状态。

02.先入为主,患得患失

爱情本就是一件甜蜜的事情,但是有些人当爱情来临时我们诚惶诚恐,不知道该怎样去迎接,生怕“惹恼”了他?就像学员B,当别人在感受爱情的甜蜜时,他们会觉得这个甜蜜会失去;当别人享受两个人的互相付出时,他们在担心自己的付出付诸流水。

相信很多女孩都有过以上的举动,都无比渴望一段满意而幸福的亲密关系,巴不得这段感情就是一辈子。因而在恋爱初期,她们就给这段感情套上沉重的脚链,随着彼此了解的加深会变得越来越没有自信,对冲突表现得尤为敏感。生活就是以男人为中心,男人对她的态度就是她的晴雨表,那种用生命在谈恋爱的感觉让她逐渐失去自我,愈发依附于对方,直到对方厌倦而与她结束这段感情。

在爱情里患得患失的往往是焦虑型的人,他们往往对伴侣感受到的并不是爱和信任,而是一种“情感饥渴”,他们希望对方能够拯救自己,或者使他们变得更“完整”。尽管他们极度渴望与人亲密,但却总是怀疑对方并不想和他们有同等的亲密。于是,他们会通过黏人和控制来获得一种安全感,如果焦虑型的人遇到偏回避型的恋人,结果通常会和预期相反,回避型的伴侣因不能忍受焦虑型伴侣的“纠缠”而逃开。

03. 托付心态

所谓的“托付心态”就是:把我自己的人生成功快乐的责任交给你承担。

在情感中,很多女生都会有“托付心态”,一进入亲密关系,就会把全身心都完完全全地交给人家,总是认为“我要获得开心和幸福全靠你了”,“我们的幸福与快乐联系在一起”。 这样的想法其实会给对方负累和爱的沉重之感。当对方没有满足自己的需要时,就会像学员C那样抱怨。

“托付心态”其实是个人成长过程中自我价值不足的体现,因为自己无法实现这种自我价值的满足,于是就将希望寄托给外界,寄托给他人。殊不知这种心态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当外界或者他人无法实现这种价值提供时,自己就会有一种很受伤的感觉,负面情绪就开始出现,然后不断的抱怨,以致于陷入一种恶性的循环当中。

“托付心态”会使另一半有很大的压力,让人有爱得沉重和负累之感。一个人真的可以给予另一个人一生的幸福和快乐吗?如果连自己都做不到,如何能给予别人“一生的幸福?”事实上,一个人不可能给另一个人制造出足够的幸福和快乐,痛苦也好,快乐也罢,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得缔造者,因此,“托付心态”不可能得到满意结果。

亲爱的,除了你自己,谁能保证一生都爱你?由着你,宠着你,惯着你? 连你自己都做不到,为自己追求幸福生活,别人如何能满足你?任何一段感情,都没有量身定做的爱,你始终都没有办法要求你的另一半用你所期望的方式去爱你。

04.“受害者心理”

如何判断你是不是受害者心理呢?

永远都是对方伤害你;

永远都是你在受伤;

你付出的最多、他啥都没做;

他压根不在乎我,完全都是我在在乎他。

等等

当你处在一段关系中,出现以上几种心理特征的时候,就说明你存在这种”受害者心理“。

拥有“受害者心理”的人,会习惯性的把自己放在一个道德制高点的位置上,看似在付出,但是实际上每一次的付出都希望得到对方更多的”偿还“。

随着对方给他的反馈越来越跟他所期望的不一样或是有落差的时候,他的受害者心理会更加的明显以及强烈。久而久之,每一次争吵或是有情绪的时候,之前在对方看来理所应当的事情此时都会成为”受害者心理“拥有者要挟另一半的把柄,顷刻之间把之前”圣母“的形象全盘推翻。

要么就是到处诉苦,希望全世界都来心疼你的受伤,希望全世界都帮你讨伐这个“忘恩负义”的男人,当然讨伐的目的不是谴责,而是逼他回来,就是学员D那样,她们的潜意识里有这样一种想法,离开我你一定找不到比我更好的人了。

虽说这种心理是人的本能之一,毕竟是趋利避害嘛。但是如果当感情中出现任何问题的时候,你都习惯性的把责任去推给对方的话,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不负责任、拒绝成长的行为方式。

听到上述的分析,你是不是对自己的心态有个定义了呢?错误的心态不仅仅会让我们看不清现实,看不清自己的需求和对方的需求,也会让我们带着不好的感受,时时刻刻的陷入这种情绪当中,不能自拔,所以只有拥有正确的心态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当我们明白了自己的需求,明白了对方的需求,才能知道我们的付出和投入是一本万利还是血本无归,才能真正的和伴侣去真实的相处,而不会在自己的幻想里失去自己,失去对方。

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思维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行为决定了后果,所以心态决定了后果,决定了成败,所以拥有正确的心态才能在爱情中自如的展示自己,你不用小心翼翼,你不用患得患失,因为这些心态不会出现。

之所以心态很重要,是因为她是一切的根源,比如我们总会觉得不在意的人面前就无所顾忌,在意的人面前就畏首畏尾,因为我们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因为我们在意他们看到我们的所有缺点,所以只有纠正了这种不正确的心态才能获得真正的爱情。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