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的笋,家的教

虽然从小生活的地方有很多竹林,但是对竹笋却没有特别的感觉,甚至都没有专门去采摘来吃过。直到这次同事送来一捆鲜竹笋,我还是郑重其事的学习了一番做法,饶有兴致的品尝这道美鲜。司马家的崛起衰落,是很值得家庭教育课题研究的素材。竹笋的味鲜,尝了才知道。也许理想的结果是一个漫长的等待,可是过程的努力却是应该坚持的。

竹的笋,家的教

虽然从小生活的地方有很多竹林,但是对竹笋却没有特别的感觉,甚至都没有专门去采摘来吃过。直到这次同事送来一捆鲜竹笋,我还是郑重其事的学习了一番做法,饶有兴致的品尝这道美鲜。

白居易的《养竹记》中云: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把竹子比作贤人,区分竹子与别的草木是靠人的认知辨别,同样贤人没法让自己与别人区别开来,还是得靠伯乐来赏识区分。想想也挺有意思,就如竹笋味道怎么样,它没法自己言明,得我们自己尝尝方解其中滋味。世界不会告诉我们社会如何沧桑,得我们自己亲身面对才会有切肤之感。

可是好多的人亲自体验的道路被屏蔽阻隔了。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听话即可,就是不犯错便是,就是按部就班便可相安无事。从没面对生活的艰辛却可以大谈生活之道,仿佛悟透疾苦了然于怀。从未真正依靠自己去荡平风险还能夸夸其谈世界应该如何去改变。说到这里,历史上有名的司马昭倒是可以说道一下。鹰眼狼顾的司马懿,自然是凭借智慧跃升中枢的忍者高手,毕竟可以与诸葛亮匹敌的不多。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也是同辈佼佼者。特别是司马师谋略决断一点不亚于其父。只是司马昭,前期因在父亲与哥哥的能力照耀下,太过顺遂,自信过度,狂妄急躁。因为所有问题都被家人解决了,他能做的就是跟着享受荣光,便以为这些都是很简单的事情,只要做,便可成。当他看到父亲被卸去兵权无能为力的被曹氏宗亲欺压,当他自以为是去偷袭蜀军大营结果羊入虎口害得父子三人差一点命丧黄泉,他终于怕了,终于承认悔过自己的无知了。只是他的转变依靠的是千万将士生命甚至搭上整个家族的命运侥幸过关。后来父亲哥哥都不在了,家族兴旺的重任落在他肩上。慢慢的他的心,虽然路人皆知,可也如履薄冰,如同父亲一样小心谨慎隐忍待变。

在司马昭的主导下,蜀汉被灭。为儿子司马炎也留下了另一个对手东吴。司马炎前期还算励精图治,成功完成统一大业。当家族繁荣达到鼎盛时期没有外部敌人与崇高追求的时候,进取之心减弱,沉迷享受,往往内部危机就开始。典型的秦二世,司马氏贾后乱政引起八王之乱等等。司马家的崛起衰落,是很值得家庭教育课题研究的素材。联想到当今美国,当年偏居一隅不愿惹事,结果珍珠港事件彻底改变隔岸观火战略。直到现在,一直不断在海外制造矛盾树立敌人。唯有保持生存压力才能保持清醒,延续生存。一个家庭的兴衰不在于现在主事的人能不能干,而在于能不能延续奋斗的习惯,与进取的渴望。教育得当,一代人的努力就可以终结几代人的辛酸。相反,就是一代人的无知毁灭几代人的努力。这一点上,不得不说古时候的家训还是很有益处的,至少亮出了底牌,规范了道路。《红楼梦》贾家享受的是祖辈的积累,一代一代的腐蚀导致外强中干。管事人王熙凤一言中的,大有大的难处,外面看的好,其实艰难只有自己知道。直到被抄家都没有一个人称得上出人头地,可以承担家庭重建重任。

现如今的生活也跳不出这规律节制。多少家庭看似风光,如果没有居安思危的传统,就往往变得危机四伏。多少父母想让儿女少受苦,规避麻烦,竭尽所能的讨好,又一边道理

不断望其能自己成才。可是如果不让他们经历面对问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的训练过程,他哪有自己的想法与应对方法。书上的,网上的,别人说的,与自己天马行空的理想主义根本构不成自己的生活认知。富贵背后是一场场硬仗,贫贱面前却是一幕幕辛酸。日本赖以生存的汽车工业,日用家电与电子产品三大制造业支柱。除了还没到来的电动汽车潮流,其余已经没落,如同页岩气对中东石油大户无情的冷笑一样。美国的强大是实力使然,几十年如一日的进步积累。这也是我们国家,企业,家庭,个人应有的态度。

很多青少年咨询中经常问为什么要整天花时间读书呢,明明啥都不缺啊。这个问题无论怎样解答,都显得不痛不痒。如果父辈的敌人是贫穷,追求的是改变命运,入住城市,过上体面的老有所依的生活。仅限于此的话,那么下一代的动力是什么呢。很多父母还自豪自己挣的儿孙几代人都花不完,顿时想起当年秦始皇也说过大秦可以万世永存。

竹笋的味鲜,尝了才知道。也许理想的结果是一个漫长的等待,可是过程的努力却是应该坚持的。重庆新近上位为网红旅游城市,可本地人都知道各种亮点的建设并非一日之功。强大的道路,不努力不可成!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