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告诉我:该怎么做?

当我们向别人指出事情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被人家问:“那你告诉我,该怎么做?”心欣做了一大通思想工作之后,小男人还是执着地问:“你看我是不是得抑郁症了?”心欣满头黑线,心想:“我都已经说到这份上了,你咋还是要我给你拿主意?”心欣坚决不给他出主意,凭什么呀?

当我们向别人指出事情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被人家问:“那你告诉我,该怎么做?”问话的人,有的是迷茫,有的是不自信,有的是依赖,…… 被问的人有时也很为难:“我的方法不一定适合你啊”,“我不够了解你哦”,“我也不知道呀”,……

心欣作为暖女一枚,在这方面的经历特别多。某次有同社区的小弟来倾诉几个月来的失恋的痛苦和压抑。二十出头的男人已经作为原生家庭的顶梁柱承担长子的责任,原来的结婚计划因为女朋友毅然分手而崩盘,他想辞职一走躲之也没离成,在各种压力的重叠强压下,有时候甚至想到死亡。心欣先是充分理解他的重担和不容易,后来根据自己的经验建议他先排解情绪,把精神给稳定下来,再做大的决定,比如辞职、远游等等。心欣做了一大通思想工作之后,小男人还是执着地问:“你看我是不是得抑郁症了?”“你觉得我应该再去找我前女友吗,即使她应该不想见到我了?”

心欣满头黑线,心想:“我都已经说到这份上了,你咋还是要我给你拿主意?”无奈的她只好划清界限、两手一摊:“我能做的只是帮你理清现实,但我不能替你做决定啊。我不够了解你,而这是你的人生,我不能指手画脚啊。”心欣坚决不给他出主意,凭什么呀?要是失败了,怪谁啊?这界限要划!

过了一阵子,心欣想着关心一下善良的小弟,发了微信过去问候。小弟欢喜地告诉她,如今他在新女友的陪伴下已经走出昔日阴影。心欣暗道一声庆幸,为自己坚持不出主意点了32个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际遇,谁也不知道下一刻有什么幸运的或不幸的降临到自己身上,那别人又怎么知道什么对这个人是好的、合适的呢?只帮看清、不出主意,这逻辑,没毛病。如果当事人愿意,大方向是可以给的,小的执行细节还是留给当事人。当事人并不是傻子,有能力选择、有能力尝试、有能力行动。

有一段时间,心欣迷上了中医,试着读《黄帝内经》,有时候还在朋友圈卖弄自己的中医常识。有一次,网友回问心欣:“你说‘长夏要养长(zhang)’,指的是在夏天学习植物把自个儿养壮养大的现象,按这种趋势去照顾自己。那我要怎么样把自己养壮养大?”心欣心里咯噔一响,有点羞愧。她想起去年夏天自己去做了个体质的中医体检,里面附录了一大把的信息,包括在什么时间吃什么、家里要养什么植物为好、平时佩戴什么首饰适合自己,甚至连听什么音乐都有讲究!结果呢?她并没有一五一十地去做啊。知道得多,并没有用。关键要看自己选择做了什么。

心欣想了想,组织了很久的文字,回复网友:“自己是否养得好,自己心里是有数的。我不知道你的生活哦,你自己才是最能体会的。”

光说这两句虽然是大实话,可显得突兀,于是她又补充几个例子,“比如你运动的时候,有些动作想做又做不到。你是否会留意到平衡力或肌肉需要锻炼和加强?夏天练好肌肉,就对应中医里说的‘脾主肉’啊。”心欣又进一步蹭热点:“最近熬夜看世界杯,虽然大家在夏天精神好、睡得少感觉还可以,但有没有留意到接连熬夜之后,舌苔和脸型已经变了?这时候你有做什么事情来补,比较元气被额外耗掉了?”

心欣一直都记得划清界限,自己该说什么、不该做什么,都尝试着去分清。她真的不了解对方啊。而且,“好心”给出去、给了别人,要好使,自己才有价值感、别人也才高兴啊。她自己在一问一答的时候,也觉察到,总是爱要求“你告诉我该怎么做”的那群人,是不是总是依赖别人而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实践的乐趣?也或许他们对于自己应对生活的方法和常识不够自信?甚至他们对如何好好生活是不敏感的?

心欣有了新发现,又开始新一轮的体悟了。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