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斋,谈谈心 之《瞳人语》

长安士方栋,颇有才名,而佻脱不持仪节。每陌上见游女,辄轻薄尾缀之。清明前一日,偶步郊郭,见一小车,朱茀绣幰,青衣数辈,款段以从。内一婢,乘小驷,容光绝美。言已,掬辙土颺生。倩人启睑拨视,则睛上生小翳;经宿益剧,泪簌簌不得止;翳渐大,数日厚如钱;右睛起旋螺,百药无效。妻诘其所自知,因告之故。妻趋验之,花果槁矣。

聊聊斋,谈谈心 之《瞳人语》

——精神分析下的《聊斋志异》

原文

瞳人语

长安士方栋,颇有才名,而佻脱不持仪节。每陌上见游女,辄轻薄尾缀之。清明前一日,偶步郊郭,见一小车,朱茀绣幰,青衣数辈,款段以从。内一婢,乘小驷,容光绝美。稍稍近觇之,见车幔洞开,内坐二八女郎,红妆艳丽,尤生平所未睹。目炫神夺,瞻恋弗舍,或先或后驰数里。忽闻女郎呼婢近车侧,曰:“为我垂帘下,何处风狂儿郎,频来窥瞻!”婢乃下帘,怒顾生曰:“此芙蓉城七郎子新妇归宁,非同田舍娘子,放教秀才胡觑!”言已,掬辙土颺生。生眯目不可开。才一拭视,而车马已渺。惊疑而返,觉目终不快。倩人启睑拨视,则睛上生小翳;经宿益剧,泪簌簌不得止;翳渐大,数日厚如钱;右睛起旋螺,百药无效。懊闷欲绝,颇思自忏悔。闻《光明经》能解厄,持一卷浼人教诵。初犹烦躁,久渐自安。旦晚无事,惟趺坐捻珠。持之一年,万缘俱静。忽闻左目中小语如蝇,曰:“黑漆似,叵耐杀人!”右目中应曰:“可同小遨游,出此闷气。”渐觉两鼻蠕蠕作痒,似有物出,离孔而去。久之乃返,复自鼻入眶中。又言曰:“许时不窥园亭,珍珠兰遽枯瘠死!”生素喜香兰,园中多种植,日常自灌溉;自失明,久置不问。忽闻此言,遽问妻:“兰花何使憔悴死?”妻诘其所自知,因告之故。妻趋验之,花果槁矣。大异之。

静匿房中以俟之,见有小人自生鼻内出,大不及豆,营营然竟出门去。渐远,遂迷所在。俄,连背归飞上面,如蜂蚁之投穴者。如此二三日,又闻左言曰:“隧道迂,还往甚非所便,不如自启门。”右应云:“我壁子厚,大不易。”左曰:“我试辟,得与尔俱。”遂觉左眶内隐似抓裂。少顷,开视,豁见几物。喜告妻。妻审之,则脂膜破小窍,黑睛荧荧,才如劈椒。越一宿,障尽消。细视,竟重瞳也,但右目旋螺如故,乃知两瞳人合居一眶矣。生虽一目眇,而较之双目者殊更了了。由是益自检束,乡中称盛德焉。

异史氏曰:“乡有士人偕二友于途,遥见少妇控驴出其前,戏而吟曰:‘有美人兮!’顾二友曰:‘驱之!’相与笑骋。俄追及,及其子妇。心赧气丧,默不复语。友伪为不知也者,评骘殊亵。士人忸怩,吃吃而言曰:‘此长男妇也。’各隐笑而罢。轻薄者往往自侮,良可笑也。至于眯目失明,又鬼神之惨报矣。芙蓉城主,不知何神,岂菩萨现身耶?然小郎君生辟门户,鬼神虽恶,亦何尝不许人自新哉。”

解析

这个故事大概说的是方栋这个浪子生性喜欢调戏美人,本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但是在清明前一天却调戏错了对象,调戏了芙蓉城七郎子新妇,被惩罚了双眼生翳,右眼还起旋螺瞎了,而左眼成了双瞳。从此方栋浪子回头,变老实了,不再玩火,不再好色了。

中国封建时期,等级制度特别讲究三纲五常,而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侍君如侍父,同样弑君如弑父,古时会经常称地方官为父母官,这就意味着君与臣、官与民之间是存在和父与子之间的一样的乱伦禁忌。就像文中那婢说“此芙蓉城七郎子新妇归宁,非同田舍娘子,放教秀才胡觑!(这是芙蓉城主七儿子新娶的老婆回娘家,不是普通的村姑,你这穷秀才瞅啥!)”。且不说芙蓉城主是何方神仙,城主本来就是一城的父母官,父母官的儿媳妇当然是不能乱瞅的,不像村姑那样可以随便被调戏。方栋要受到的惩戒不是一般的长针眼,而要长翳,甚至起旋螺瞎了。但这也幸亏方栋只是用眼来“欣赏”,没有上升到言语上的挑逗,才不会在清明时节丢了性命到地狱里受罚。

古时的男性在俄底浦斯期都很难过得好,因为古时男性在俄期要处理的依然是二元关系,只是从之前的母子关系转移到了父子关系,而不是真正处理孩子、爸爸、妈妈的三元关系,这就会造成了古时男性面对女性时,总是在有着面对自己对妈妈的渴望,只要敢有任何猥琐的想法,内心会受到无意识中的古时乱伦禁忌惩罚。就好像文中方栋敢去窥视城主的儿媳妇,受到的惩罚是眼睛不能乱瞅,在方栋痛定思痛之后,左眼在意象中是象征着和爸爸的关系,变成了双瞳,意味着更加看清楚和遵守父性的权威,整个人变得更老实了,而右眼在意象中会是象征和妈妈的关系,起旋螺,变瞎了,意味着自己内心对于妈妈的任何企图都只能放在心深处,把兴趣转移到了自己的“后花园”——妻子身上。

不过,古人还是知道事情不能做得太绝了,老爸不能去抢儿子女人,一来显得太低能了,要去和儿子抢吃的,二来免得把儿子逼上绝路,儿子会造反的,就像文后的士人看到美人是自己的“长男妇”,就变得垂头丧气。同时古时男性特别是有些文化的人,其实是有一定身份的人了,会在外面表现出风流成性,放荡不羁是时尚,他们是可以去调戏一下村姑或者青楼女子,满足或者发泄自己内心的性冲动,但却不敢真正去追求女性,更别说敢去接触父母官家里的女人,而婚姻永远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能拥有的老婆只能是父母认可的。

在精神分析当中会称乱伦禁忌或者冲动为俄底浦斯情结,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儿子要把爸爸干掉,就是为了抢老爸的女人,也就是妈妈来满足自己需求。当然这事情往往是不能成功的,儿子最终只能清醒地意识到,妈妈永远只能是爸爸的女人,是自己的妈妈,自己可以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女人是需要在外面找,从而把自己的目光转移到了别的女人身上来满足自己性需求或者自己战胜了爸爸的幻想。

但如果妈妈和儿子的连接太紧密的话,也就是儿子太过粘妈妈的话,儿子在俄期发现自己无法和爸爸抗衡后只是从这竞争关系中表面地撤退,但不代表儿子会放弃妈妈可以是自己女人的想法。儿子会无意识地不断去寻找不同女性,或者在别的女人身上寻找妈妈的影子,把别的女人当成自己妈妈来对待要求,或者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继续待在妈妈身边和妈妈保持连接比如长大了依然待在家里啃老之类,这样只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一直陷在了过去情结当中,无法走出来拥有自己的真正人生。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