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斋,谈谈心 之《尸变》

阳信某翁者,邑之蔡店人。有车夫数人,往来负贩,辄寓其家。一日昏暮,四人偕来,望门投止。四人计无复之,坚请容纳。翁沉吟思得一所,似恐不当客意。翁以灵所室寂,遂穿衢导客往。入其庐,灯昏案上,案后有搭帐,衣纸衾覆逝者。道人讶其非常,又不即纳。道人窃听良久,无声,始渐出,见客卧地上。使人拔女手,牢不可开。

原文

尸变

阳信某翁者,邑之蔡店人。村去城五六里,父子设临路店,宿行商。有车夫数人,往来负贩,辄寓其家。一日昏暮,四人偕来,望门投止。则翁家客宿邸满。四人计无复之,坚请容纳。翁沉吟思得一所,似恐不当客意。客言:“但求一席厦宇,更不敢有所择。”时翁有子妇新死,停尸室中,子出购材木未归。翁以灵所室寂,遂穿衢导客往。入其庐,灯昏案上,案后有搭帐,衣纸衾覆逝者。又观寝所,则复室中有连榻。四客奔波颇困,甫就枕,鼻息渐粗。惟一客尚蒙眬。

忽闻床上察察有声,争开目,则灵前灯火照视甚了:女尸已揭衾起;俄而下,渐入卧室。面淡金色,生绢抹额。俯近榻前,遍吹卧客者三。客大惧,恐将及己,潜引被覆,闭息忍咽以听之。未几,女果来吹之如诸客。觉出房去,即闻纸衾声。出首微窥,见僵卧犹初矣。客惧甚,不敢作声,阴以足踏诸客;而诸客绝无少动。顾念无计,不如着衣以窜。才起振衣,而察察之声又作。客惧,复伏,缩首衾中。觉女复来,连续吹数数始去。少间,闻灵床作响,知其复卧。乃从被底渐渐出手,得袴就着之,白足奔出。尸亦起,似将逐客。比其离帏,而客已拔关出矣。尸驰从之。客且奔且号,村中人无有警者。欲叩主人之门,又恐迟为所及,遂望邑城路极力窜去。至东郊,瞥见兰若,闻木鱼声,乃急挝山门。道人讶其非常,又不即纳。旋踵尸已至,去身盈尺。客窘益甚。门外有白杨,围四五尺许,因以树自障,彼右则左之,彼左则右之。尸益怒。然各寝倦矣。尸顿立。客汗促气逆,庇树间。尸暴起,伸两臂隔树探扑之。客惊仆。尸捉之不得,抱树而僵。道人窃听良久,无声,始渐出,见客卧地上。烛之死,然心下丝丝有动气。负入,终夜始苏。饮以汤水而问之,客具以状对。时晨钟已尽,晓色迷蒙,道人觇树上,果见僵女。大骇,报邑宰。 

宰亲诣质验。使人拔女手,牢不可开。审谛之,则左右四指并卷如钩,入木没甲。又数人力拔乃得下。视指穴如凿孔然。遣役探翁家,则以尸亡客毙,纷纷正哗。役告之故。翁乃从往,舁尸归。客泣告宰曰:“身四人出,今一人归。此情何以信乡里?”宰与之牒,赍送以归。

解析

这个惊悚故事的梗说的是夜晚民宿里的女尸诈尸了,干掉在灵堂里借宿的四位车夫中的三位,剩下那位车夫落荒而逃,逃到一座道观附近求救,那道士又是明哲保身且无法术可施,幸存车夫只能和女尸绕着一棵白杨树躲猫猫。最后天亮了,女尸抱着白杨树僵在那不动,而那位车夫也被吓晕过去了。故事结局就是民宿老板把女尸扛了回去,车夫只能四人出一人回。

在这故事中,子妇新死,公公还在照常营业民宿,尸身停在灵堂里无人包括子女守灵就罢了,还让四名男子车夫睡在灵堂内,这当中对亡者不尊重。我们能看到古时女性的地位很低,很多时候女性和牲口是同等存在,只是生育工具,特别是无子嗣的女性更是得不到社会和家庭对她们作为“人”的认可。女性在当时要对这样的观念和文化对抗几乎是不可能事情,面对种种不公平对待,只能把一切不满和愤怒压抑到内心里。而诈尸在中国文化中往往是意味着亡者内心有很多怨气冤气,无法放下的愤怒,文中女尸抱着白杨树是“左右四指并卷如钩,入木没甲”,可以见得女尸内心的愤怒不是白杨树所能抵挡住的。从精神分析角度来看,此时是攻击本能占据了主导地位,不再受到超我的约束或者自我调节。从现实角度来看,如果一个人无法很好控制自己的本能,肆意地让自己攻击本能或者性本能随心流露出来,而对时间空间没有任何顾及,这就是精神病态了。

文中“俯近榻前,遍吹卧客者三”可以看出嘴巴的重要性,众口烁金和吹枕边风的威力。这是因为我们的成长会受社会观念和家庭生活环境等影响,不一定就会很好地过好口欲期,这就会导致了个体无法对别人产生足够信任感和安全感,固着在口腔的满足上,有些人则更多倾向通过嘴巴不停地说来宣泄自己内心的种种不满或者造谣来报复别人,通过嘴巴来寻求愉悦和满足体验,比如有些人很喜欢嗑瓜子吃零食、喜欢抽烟之类等。严重的甚至会出现精神病态无法分清现实和自己想法的区别,缺乏足够现实检验能力。

另外,在对车夫和道士的描写中,也表现出我们面对对方愤怒或者期待时会有着很深的被害焦虑,觉得在愤怒或者渴望中的对方会把自己“吃”掉,会让自己彻底从这世界消失。比如男性会对于性有很多焦虑,有可能因为担心自己的生殖器在性生活时会被女性“吃掉”,导致了阉割焦虑产生,这会是男性性功能障碍的问题根源之一。从客体关系来看,这种被害焦虑的形成会和母婴互动有关系的,如果妈妈在婴儿刚出生之后无法提供稳定和包容的氛围,比如妈妈的情绪波动很大,在婴儿嚎啕大呼时都没任何回应,或者对婴儿有虐待行为等,然后还没有对婴儿进行足够好的回应和抱持时会让婴儿内心世界经历严重创伤,这会让婴儿逐渐对周围发生一切不利影响都有可能会觉察为是对自己迫害,严重的会分不清自己内心感受到的威胁和外界真正存在的危险之间的区别,以至于不得不用一些原始防御方式来和内心焦虑进行对抗,比如女尸对男性的攻击,车夫不断的逃避,道士对求救的无视等。

精神分析,不管是经典精神分析,还是客体关系,还是自体心理学等都很重视儿童在六岁之前的心理发育状况,因为个体在那段时间所经历的一切都有可能是长大后一些问题的根源,这会需要个体花很长时间去消化和修通。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