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重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提起奥地利个体心理学学者阿德勒,可能知道的人不多。具体我而言,我了解阿德勒源于我大学老师黄建钢教授的推荐。当时我在市图书馆工作,心态很差,对自己高中所受的心理创伤一直耿耿于怀。虽然阿德勒的自卑理论让我对自己的自卑有了一种新的认识,然而我始终感受到自己的心态还是很差。时隔多年以后,我居然与阿德勒再次重逢。

提起奥地利个体心理学学者阿德勒,可能知道的人不多。具体我而言,我了解阿德勒源于我大学老师黄建钢教授的推荐。

当时我在市图书馆工作,心态很差,对自己高中所受的心理创伤一直耿耿于怀。每当失意的时候,就回忆起高一的事情,认为高一时那个王八蛋教官整哭了我,让我颜面扫地。那帮混蛋同学叫我绰号、孤立我、排斥我。这两件创伤事件把我打入人生的低谷,使我每天心事重重,没有多少心思学习。我现在混的这么差,都是因为这个王八蛋教官和那一小伙混蛋同学害的。

浙江海洋大学的黄建钢教授能感受到我的状态,于是他推荐我去看阿德勒的书。阿德勒的代表作《自卑与超越》教会了我一个自卑补偿作用理论,它告诉我,自卑并不完全是坏事,自卑完全可以成为成长的催化剂,因为自卑会催发你向上与改变。

虽然阿德勒的自卑理论让我对自己的自卑有了一种新的认识,然而我始终感受到自己的心态还是很差。于是我去找心理咨询师,一位高校的心理咨询师听完我的描述,对我的心理创伤表示理解与共情,然后郑重的推荐了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

时隔多年以后,我居然与阿德勒再次重逢。这莫非是一种启示与征兆?这次阿德勒居然告诉我以下几个理论:

一、你的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几十年来,我一直认为是高中的心理创伤让我在高中时期没能发展好人格与心理能力。也是高中的创伤让我在大学里始终不能适应,没能发展好自己的各项能力。高中的心理创伤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把我打倒了,不仅在大学我没有站立起来,在社会更是没有混好。因此源头在高一的心理创伤。阿德勒却严肃的告诉我,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的!

赋予经历于意义?没错,如果你把过去的经历赋予它是心理创伤,是你失败的罪魁祸首,那么它就是了心理创伤了。反过来,如果我把高一的心理创伤视为成长中必然要经历的东西,那么它就是我心理成长与个体成长、发展的养料了,它成了我变的更强大的训练场。

二、改变生活方式需要勇气

坦率的讲,我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不满意。如果让我追本溯源,我会把它归根到家庭环境、成长环境、高一的心理创伤等。

阿德勒又告诉我,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既然生活方式不是先天给予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就可以由自己进行重新选择了。问题不在于过去而在于现在,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要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气,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和不变带来的不满,你一定选择了后者。

这些言论在我的心中掀起了翻江倒海,让我迅速陷入了沉思,难道我错了?

三、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

如果用几个词来概括我的现状,那就是念念不忘过去,浑浑噩噩的活在当下,朦朦胧胧的期待未来。

阿德勒劝勉我,要有摒弃现在生活方式的决心。把如果怎样怎样之类的假设之中,这些假设性的东西完全扔掉,因为它根本无法改变。你依然是你,只要重新选择生活方式就可以了。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实在客观的讲,阿德勒的这些言论已经撬动了我尘封已久的心灵门缝。我隐约之中,有一道光闪进过来。我希望它尽快让我成长的种子生根发芽,尽快成长起来,把高一的心理创伤赋予积极的意义,不念过去,不畏将来,活在当下。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