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需要知道的那些事儿

高考终于落下帷幕,但是考生、考生家长心中的石头并没有落下,还有一项大事儿没完成——志愿填报。志愿填报不单单涉及能否上一个好学校的问题,更涉及以后的大学学习情况,甚至一辈子的职业生涯。要想填好高考志愿,需要遵循以下两大原则:

高考终于落下帷幕,但是考生、考生家长心中的石头并没有落下,还有一项大事儿没完成——志愿填报。

志愿填报不单单涉及能否上一个好学校的问题,更涉及以后的大学学习情况,甚至一辈子的职业生涯。

高考志愿如此重要,到底怎么填才是对的?才能为孩子未来顺利发展奠定好的基础?要想填好高考志愿,需要遵循以下两大原则:

一、高考志愿填报,尽量尊重孩子的意愿

大学任职期间,来咨询的学生中,心理困惑挺大一部分是跟专业选择有关的,尤其在面临专业分方向时,考研选专业时,面对这种情况,我经常问他们的一个问题是,你们对哪个专业感兴趣?遗憾的是,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我也不知道。

    Why?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一个生理上已经成年的学生,越活越迷茫,对自己的专业倾向这么不了解?
    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询问他们高考志愿是怎么填的,他们的答案惊人的一致:父母帮忙报的。
    第二个问题答案依然一致。
    “为什么要报现在的专业?”
    “因为觉得以后就业好。”
     直到第三个问题:
    “那你本来想报什么专业的?”
     这时他们的回答才会出现真正的主角,他们自己。
    当然,马云是太极端的例子,不具代表性,但是他作为人类的一份子,其表现出的人性其实是共通的,那就是,当物质需求被满足之后,人会把重点转向精神需求,即最高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
    而事实上,相对于我们前几代人对物质的匮乏感,目前的95后、00后甚至10后,对于物质的需求感越来越低,因为他们童年时期中国经济已经转好,小的时候物质上基本是富足的,即他们的前四个需求(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基本上是得到保障了的(当然也有一些孩子这些基本需求是没被满足的,比如父母爱吵架,闹离婚的等等,这里暂且不详述),对这些孩子来说,以后的工作价值更多的要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即,他们会越来越倾向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从中获得成就感,进而产生幸福感。

 为了避免上述悲剧的发生,高考填报志愿,家长们特别需要注意尊重孩子的意愿。

 可能很多家长又会说,孩子那么小,懂什么啊?专业可是大事儿,不能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得考虑未来就业啊!

 未来就业当然重要,以前为了找到好工作,置自身兴趣于不顾是非常理所当然的事,因为以前物质不够充裕,吃饱饭或者多挣钱过上体面的生活才是当务之急,兴趣之类的业余发展就不错了。但是现在的高考学生已经是00后出生的了,他们生来所接触的就是物质充裕的生活,没有任何物质匮乏感,他们的心理需求层次跟70后80后已经有了质的差异。说到这里,需要给大家普及一个心理学知识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这个理论可以解释很多行为现象。

该理论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创立,其核心思想是: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可以分为五个层次,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均有这五种需要, 满足需要是行为的主要激励源,已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不再具有激励作用; 这五种需要层级越来越高,当低层次的需要被合理的满足后,个体才会追求高层次的需要。这个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马云会说,现在钱对他来说,只是一些数字,即他的物质需要已经被满足,对他起不到激励作用了,通俗的讲,就是再多的钱也不能让他有成就感和幸福感了。

所以从孩子的长远幸福来讲,家长们应该帮助他们探索自己的兴趣,选择他们真正喜欢的专业。

孩子们喜欢的,也往往是他们擅长的,未来有成就的可能性也更高。如果只一味追随就业潮流,一个喜欢文学的男生,非逼着学计算机,毕业了是可以拿高薪,但对工作充满排斥的人,高薪能完全弥补内心的缺憾吗?

当然也存在这种情况,很多学生自己也不知道喜欢什么专业,或者是对一些专业只是了解皮毛,甚至是误解,面对一辈子的专业方向,肯定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于学生自己,还是建议做一些专业的职业倾向测试,对自己和职业更理性的判断,确保科学、正确的选择专业。

二、高考志愿填报,专业为重,学校次之

填报志愿是我们经常还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好学校和好专业不能兼得。如果想上好学校,那就只能选择不太理想的专业;如果想选理想的专业,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不太理想的学校。

面对这种矛盾,建议以专业为重。理由其实很简单,过来人都能体会到,学校只代表光荣历史,而专业才是支撑未来发展的安身立命之本,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利器。

当然,如果分数足够的情况下,能上211、985就不要上普通二本,在实际的就业中,一些好的单位对第一学历(即大学本科)异常的看重。

高考志愿选择,相当于第二次高考,选择好了,能为孩子的未来插上翅膀,可以让他们事半功倍,少走弯路;选择失误,则会让孩子的未来遭遇更多障碍和波折。所以请家长们务必重视,帮助孩子理性选择。

祝愿每一位高考考生都能如愿以偿,被自己理想的学校和专业顺利录取。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