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总是陷入“重蹈覆辙”的怪圈?

“一生中最远的路,大概就是从脑到心所走过的路吧”,打破循环的秘密如此简单,但行动起来真是挺困难的。风风火火的教育类杂志社经历,也是以“老板不够重视”而结束的。看似我们的意识从未想过要进入循环,但潜意识中那些未经解决的问题总是更具力量,他们会控制着我们的行为,让我们的行为在无意识中一再重

“一生中最远的路,大概就是从脑到心所走过的路吧”,打破循环的秘密如此简单,但行动起来真是挺困难的。


1


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有时候难免会感到困扰。就像我生活中一位朋友,她很有反思的天分,跟她聊天的时候总是令我很有启发。

 

上周,她跟我提起三次辞职的经历。


第一次,她的工作还算好,在一所小学做老师,后来调到教务处,她离职是因为自己感觉厌烦了这个职业,想去外面看看。


第二次,她如愿换到了一个教育类的杂志社,刚开始干得风风火火,但做了不到两年还是辞职了,辞职的原因是觉得老板有点不重视她。


第三次,她去了一家广告公司,就职不到一个月,险些辞职,在跟我谈论这三段辞职经历时,她正处在要不要在广告公司继续做下去的关键时刻。

 

表面上来看,这三次工作经历各不相同,职业不同,职位不同,外人觉得她很能折腾,还有些几分心想事成的感觉。但和她坐下来深入交谈时,她说,她的生活已经陷入了一个循环。

话题自然要从第三次要不要辞职说起,进入新的行业,广告公司毕竟要靠业务立足,而我这位朋友刚刚入行,还没有积累人脉,难免心急。问起她想要辞职的原因时,她说是工资收入太低,她觉得自己没有被重视。没有被重视?这不是第二次辞职的原因吗?

 

风风火火的教育类杂志社经历,也是以“老板不够重视”而结束的。她认真想了想,那个时候,她给杂志社拉来了很多广告,按说领导会非常看

重她,但广告的提成并没有按照老板之前承诺的兑现。说到底,还是因为钱的原因。

 

接着我又问及她的第一份工作经历,教师这个职业因人而异,有人喜欢跟孩子们打交道,而有人可能会觉得烦。这位朋友离职还是因为工资低,

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价值,所以才想到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聊到这里,我和她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看似毫不相关的三段经历,其实都指向了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收入与个人价值的问题。确切点说,

在她的头脑模式里,工资=个人价值。而收入不高时,她不能容忍自己的价值感如此之低,最终,她应对的方式不是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而是倒向了离职这个结果。 

2


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相似的经历,仔细想一想你会喜欢上的人,虽然有可能各不相同,但这些人之间有没有哪些相类似的地方?也许

是相貌,也许是某种个性,也许是对待你的某种方式,也许是一个看上去有点熟悉的表情。

 

或者你可以仔细检视一下你的每一段亲密关系,可能每一段的分手原因各不相同,但在错综复杂的关系背后,有没有什么相似的结构呢?很多人

在陷入亲密关系的痛苦中,会意外地发现到我们和伴侣之间的冲突,很大程度上有可能是我们跟父母从小到大未解决的问题。

 

“循环”其实是我们生活的一种常态,我们总是会被同样的事情所吸引,总是要面对或多或少相似的选择,直到我们换一种思维看待我们的人

生,或者选择不同的方式来处理问题。正是有了这样的生活基础,才有了电影发挥创意的空间。

 

3


和大家分享一部非常知名的电影《土拨鼠之日》,电影用一个看似奇幻的循环结构,跟我们讲述了一段如何打破人生循环的故事。 

主人公Phil——一个不折不扣的混蛋,作为电视台的气象预报员,虽然职业为他赢得了一定的知名度,但他人品极低,人缘超级差,做什么事都打不起精神,满腹牢骚惹人讨厌。

 

这不,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土拨鼠日,他和同事要出到一个外地小镇,报导当地的传统节日,请一只可爱的土拨鼠菲尔先生来预报春天还会有多远。


这样的报道在不同的人眼里有着不同的意义,对于Phil来说这是落后小镇的无聊之举,而且这该死的土拨鼠居然还跟自己同名,但对于Phil的同事Rita来说这可是一项

当地很有特色的文化活动。

 

Phil就这样踏上旅程,他的工作毫无热情,勉强凑数,更谈不上出色。跟他同名的土

拨鼠Phil预言:春天还早,冬天还将继续。


完成愚蠢的报道,Phil一心想要赶紧回家,没想到,突然到达的暴风雪封锁了公路,他只能回到小镇,气得跳脚的住到酒店,仿佛老天爷对他的

玩笑还没有开完,一心想要泡个热水澡的Phil在大冷天里打开花洒,却是凉水浇头,对于Phil来说,这简直是糟糕透顶的一天。比这更惨的是,Phil永远被困在了2月2日土拨鼠日

这一天。

 

第二天,同样的场景,同样的人,同样的事件,依次重演,Phil完全蒙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而在多次尝之后,菲尔开始明白,他完全被卡在了同一天,所有的日程大致相同,他唯一能够改变的就是自己的应对方式。 

你以为这个坏小子因此就改邪归正?不!Phil开始泡妞,开始抢银行,所有违反乱纪的事都尝试了一遍后,他发现自己还是只能活在2月2日这一天。无论他怎么折腾,第二天早上还是准时被六点钟的闹铃叫醒,真是该死的人生啊!

 

Phil开始继续寻找新的目标,他瞄准的是自己心仪的对象——同事Rita,一位学习法国诗歌、热爱生活的优雅女士,也有对于自己爱人的向往,Rita希望她的恋人是个友善有爱心的人,最好还能会一门乐器。

 

可想而知,Rita可能心仪的对象跟Phil毫不沾边,Phil百般尝试,在各个不同的一天,尽可能地了解Rita的喜好,想要赢得rita的爱,但不管他如何努力他始终不能赢得Rita的心。这下可好,死不了,爱不成,人生永远

被卡在了2月2日,这该有多郁闷!

 

发泄完脾气的Phil终于明白,他唯一无法改变的是时间,而他拥有最多的也是时间。他放弃了追求Rita,但他始终记得Rita心仪对象的特质,赢得不了她的爱,那就争取做个她可能会爱的那类人吧。

 

Phil现在有无穷无尽的一天可供挥霍,他慢慢地在这种蹉跎中发现了乐趣,他安排好自己一天的时间,准时去树下接有可能摔断腿的小男孩,帮汽车爆胎的老姐妹换轮胎,赶到餐厅去急救有可能被牛排卡住嗓子的男人,还每天去小镇的音乐老师那儿从头开始学习钢琴,日复一日。


终于,Phil真的成为了Rita会动心的人,即便他已经完全放弃了追求Rita的执念,但Rita反倒被他出色地工作表现感动,又被他的体贴和热情吸引,Rita反过来开始对Phil动心,即便是在Phil真诚地向Rita坦诚自己目前的困境之后,两个人也仍然可以抛开一切从新开始,你猜怎么着?第二天是2月3日。 

4


一个人应该怎样才算是真正的活过?抱怨、无聊、自以为是地活在自己的观念里吗?不,这样的生命是被僵住的,犹如行尸走肉一般无趣。

 

打破循环为什么这么难?因为我们已经非常习惯于被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控制,除非改变深层的潜意识动机和习惯,我们才发生真正的改变。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冰山理论,我们都看过冰山的画面,一大块冰山都浮在水面上,但实际上,水面之上肉眼可见的往往只是整个大冰团的一小部分,可能只占整个大冰团的10%,而深藏于水面之下的却是整个大冰团的90%。用冰山来比喻我们的意识和潜意识,实在是形象不过了。

 

我们的意识,也就是我们平时的思维感知,就像浮在水面上的冰山;


我们的潜意识,也就是在我们并未觉察到的心理模式,未经解决的情绪问题,我们灵魂记忆所携带的行为模式,却像水下冰山一样,占据90%的空间。


而我们的行为模式,是意识和潜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

 

看似我们的意识从未想过要进入循环,但潜意识中那些未经解决的问题总是更具力量,他们会控制着我们的行为,让我们的行为在无意识中一再重复。 

就像刚开头时提到的那位朋友,她三次辞职的经历看似毫不相同,但经过深度分析后发现了她对于收入和自我价值的错误认知,就是她潜意识中需要被一再强调,且需要被改变的主题。

 

而打破循环的方式,就是需要她重新面对“收入=自我价值”这个潜意识里固有的观念,重新编程,不再以眼前的收入决定自己的自我价值感,

并且她还需要进一步挖掘为什么她的自我价值感如此之低,要跟金钱这样的外在标准挂钩。

 

只有这样深层次的清理,才能完全地破解不断陷入循环的逻辑。

 

打破循环的秘密如此简单,但行动起来真的是挺困难的。想起一位诗人的话:一生中最远的路,大概就是从脑到心所走过的路吧。

 


写在最后

 

让我们一起找一找自己生活中潜藏的循环模式:


步骤1. 想一想自己的生活中,有哪些方面是带给自己最多痛苦或者困惑的,是亲密关系,是事业层面的,还是人际关系?


步骤2. 锁定大范围后,再聚焦到比较小的问题。


如果是职场方面的问题,就像文章开头这个朋友一样,以辞职这种可类比的方式进行分析;


如果是亲密关系方面的问题,可以试着想想,自己经历了哪几段亲密关系,列出每一段的问题;


如果是人际关系,试着列出那些自己会因此苦恼的事情。


步骤3. 找到列举事物背后的逻辑。这里想要提醒一下,我们的头脑是很容易带有欺骗性的,容易以表面的理由代替深层的原因。想找到事物背后的详细要点就一定要安下心来,沉浸到回忆本身,记录下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描述好每一件事情的感受之后,在作对比,画出感受相似的句子,这些相似感受背后,往往隐藏着深刻的循环。


 

文末福利


别样的人生,另类的活法。你想成为的样子,自己说了算的人生都在柠杨的心理学课里。本文内容来源于柠杨老师的46节心理学课,想要听更多

相关课程,扫描二维码即可。



- END -


本文来源于:心理老资料网(微信号:yidianling0)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