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需要层次论分析50后到90后

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在1943年提出,他认为人们的需要是由低向高逐级满足的,只有低级的需要满足之后,才有向上满足的动力。在学习该理论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我国的50后—90后,这五代人基本上就代表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五个层面。从50后到90后,需要层次一步一个台阶,也体现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逐代进步。

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在1943年提出,他认为人们的需要是由低向高逐级满足的,只有低级的需要满足之后,才有向上满足的动力。

需要层次理论把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在学习该理论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我国的50后—90后,这五代人基本上就代表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五个层面。

50后出生于建国初期,众所周知,当时民生凋敝,百业待业。国家的主要任务也是恢复和发展生产,让人们过上温饱的生活。在50后的儿时记忆中,可能最主要的需要就是吃饱穿暖,也就是生理的需要。

60后出生的时候,国家的经济有所恢复,但水平依然不高,而且60年代还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这更让他们看到了有一个稳定的饭碗的重要性。因此,这一代人对于“铁饭碗”非常看重,在他们看来这可以满足“安全”的需要。

70后出生的时候,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吃饱穿暖已经基本不成问题。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就业的门路也比以前广阔。这一代人已经不再只关乎工作本身,而开始考虑自身在单位中是否被认可,开始追求归属感。也就是我是属于这个单位的,我对这个单位是认同的,我也愿意维护这个单位,而不只是给了我一个饭碗。如果没有归属感,他们可能对单位本身不够认同,而不像60后那样珍惜。

到了80后,儿时已经开始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观念也进一步解放。吃饱穿暖,找一份能够养家糊口的工作都不是问题。他们不只关注归属感,还关注自身是否得到单位的尊重。这一点表现的较为明显,60后、70后对于领导安排的工作基本是言听计从,他们认为领导最大,应该听领导。而80后开始追求上下级平等,对于颐指气使的领导难以忍受。许多辞职的80后的公务员,有的是就是因为感受不到尊重。这在60后、70后看来非常难以理解,在他们看来,上下级本来就是不平等的,尊重是一种奢望。

到了90后,社会经济更加繁荣发展,国家进一步富强,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空前提高,更加注重内心的体验和感受。而且90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宠,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需要就达到了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就是以自己的内心为标杆了。80后也只是追求上下级平等,对领导还是比较尊重的。而90后可能就觉得“他才是领导”,对于领导的权威性更加不重视。他们做事也相对更加注重自己的好恶。

从50后到90后,需要层次一步一个台阶,也体现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逐代进步。至于以后的00后、10后,他们以后的需要层次肯定也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了。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