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你的亲密关系为原生家庭的创伤买单

关于亲密关系的定义应该是广泛的,虽然大部分指向恋人、夫妻,其实还包括亲子、知己密友等等。一段亲密关系是我们的内心与一个特定的人发生亲密联结的过程。

关于亲密关系的定义应该是广泛的,虽然大部分指向恋人、夫妻,其实还包括亲子、知己密友等等。一段亲密关系是我们的内心与一个特定的人发生亲密联结的过程。而欧文·亚隆说: “要完全与另一个发生关联,人必须先跟自己发生关联。如果我们不能拥抱我们自身的孤独,我们就只是利用他人作为对抗孤立的一面挡箭牌而已。只有当人可以活得像只老鹰,不需要任何观众,才能爱慕地转向另一个人。只有在那个时候,一个人才能够去关心另一个存在的生长。”

在生活中,有一部分人对发展一段亲密关系会感到恐惧,尽管他们往往在意识层面也感觉自己是渴望关系的。他们也许也会去主动认识心仪的对象,在日常交流中相谈甚欢,看似与其他人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当然也有些人在发展一般人际关系上也存在问题的)。但是在即将确定关系时或确定关系以后,他们就会感到不舒服,会找各种理由、做出各种行为来逃避、破坏这段关系。

也有一部分人则会压抑自己这一份对亲密关系的渴望,压抑内在的需求。当他们意识到他人对自己很重要,就会感觉自身处于关系中被动的位置:当我需要对方,对方不一定在我身边;如果对方离开我了,我就会感觉痛苦。这激活他们感觉到自身弱小的体验、感到不安全感,并难以承受。这些让他们无法真正进入一段亲密关系。

有一部分恋人,两人中至少一方对亲密关系充满了强烈期待与依恋,强烈到需要与另一个人完全融合在一起,才能感受到对方是爱自己的,由此发展出一段互相撕扯的不良亲密关系。我们生来就渴望亲密关系的另一方能对自己重视,渴望对方无条件接纳自己,可是过度的渴望又能破坏这段关系。

如果用我认为最简单的话去解释欧文亚隆的话,我可能会说:学会爱自己、接纳自己,才能容纳他人。而接纳自己,是每个人生命历程中重要的,也是最难的修炼之一。

1.

我们会选择怎么样的恋人、伙伴,我们的亲密关系朝向怎么样的模式发展,离不开我们内在心理动力。我们建立亲密关系的动力与自身内在的需求有关。我们也能利用自己的亲密关系模式作为一面镜子,去观察、认识自己。

我们会因为内心需要一个人能完全接纳、理解自己,建立亲密关系时会偏向于选择一个能理解我们、懂我们的;我们会因为内在缺失安全感,而选择一个有能力的、优秀的人帮助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或者满足自己的优越感。此外,我们还会看重恋人能否与我们有共同的话题,能否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探索世界。

从自体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健康、稳定的人格源于我们在成长中获得足够好的照顾与被满足,同时我们也获得了足以面对自己、面对外界的心理能力。我们心理成长性的需要分为:镜映需要、理想化需要、孪生需要。简单来说,镜映需要是指:我是重要的,我需要你看到我,我需要被重视、被爱。理想化需要是指:我虽然不够好,但你是好的,因此当和你在一起时我也变得一样好了。或者说,我应该是优秀的,你也必须是优秀的才能匹配我。孪生需要是指:我们虽然不是最好的,但让我和你共同努力变得更好。

这三种需要不仅影响我们的人格发展,同时也是影响我们建立亲密关系的心理动力。当我们心理的成长性需要没有被足够的满足,我们内在的缺失感,会影响我们对关系的另一方的期待(例如,会过度的索取),从而影响这段关系的发展。

我们不能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不仅是因为内在的需要没有获得满足,同时也是成长中形成对自我的不良认识与心理防御。只有当我们拥有相对健康、稳定的人格时,才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

2.

在我们的成长中,我们是从一段稳定的关系中收获被关注、被爱,在一段段美好的体验中学会了接纳自己,认识到自己是足够好的、是值得拥有被爱的权利的,然后形成健康的人格。

我们从出生开始就在期待、寻求获得无条件的爱。我们最初用哭声呼唤父母、索求这样的爱,我们在父母关切的怀抱中感受温暖与安全。对无条件的爱的需求源于我们的天性,同时,也因我们自身的弱小,在面对这个未知的世界,需要更强大有力的照顾者能注意到自己,期待他们保护弱小的自己。我们自然而然地将父母理想化,认为他们是无所不能的,在他们身边获得安全感。

当婴儿表达需要时,如果父母能及时给予爱的反应,婴儿就可以内化一种合理信念:别人是可信赖的,我是可爱的、值得获得爱的。

如果婴儿的需要被忽视、被过多地拒绝,那么就有可能发展出一种不合理信念:我是不值得被爱的,我应该自我满足。甚至,有些孩子会过早的发生自慰等性行为。

孩子最初是与父母的互动中来学习建立亲密关系的,同时也通过观察父母自身的亲密关系模式去学习。我们从良好的亲子互动中学会了爱自己,内心获得安全感。同时,孩子会从更多关注自身感受,转向开始关注外界,关注世界给予内心的感受。

如果在孩子成长的阶段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关注和保护,没有在与父母互动中学习良好的关系模式,会因内在不被满足的需要,在潜意识中形成对自身的不良信念,也会影响到他们将来的亲密关系,影响其自身对恋人的期待与选择,以及在一段关系里的表达与索取模式。婴儿期的需要未得到很好的满足,于是自身发展就被限制在了一个不良的模式里。

3

我们常常说父母的爱是无私的,的确,父母向孩子付出大量的爱、时间、精力等等。而事实上,父母的爱也不是完全是无条件的,父母也会从自己与孩子的关系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父母也会渴望孩子像自己爱他们那般爱自己,父母会希望孩子获得成就变成自己的成就,父母有时会从孩子身上满足自恋的需要,成就自己。

父母不是生来就具备当合格父母的能力、能时刻关注和满足到孩子。在第一个孩子出生时,几乎所有父母都经历过由于经验缺乏而导致的手忙脚乱、惊慌失措。养育一个孩子,对父母来说也是一次人格进一步成熟、稳定的历练。

随着我们自身的成长,我们会对原以为完美强大的父母产生失望。这样的失望也许来源于一些很小的事件,例如,原来父母不是无时无刻都会出现、原来父母不是什么事都能做到、原来父母并不是自己期待的那么懂自己、理解自己等等。这样的理想化破灭是必然的,我们会从无数次这样的小失望中,更好的适应外界,接纳不完美父母,也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合适的理想化破灭有一个前提,就是孩子获得了足够好的爱与照料,能从父母那里获取足够的力量转化成自我的力量,以更好地面对外界的困难,也就是常说“恰当好处的挫折”。

当孩子受到足够好的照顾,在面对成长中的一些挫败感时,即使内心出现一定裂痕,却也不足以导致破损,同时孩子的内心(自体)也可以因此获得扩展和壮大的空间——我们都是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挫折,一步步成长的。所以,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在孩子3岁前,给予再多的爱、再多的满足,都是值得的。

个人并不支持父母刻意去让孩子体验挫折,另一方面,假设孩子-无时无刻不受到的满足,完美地照顾会如何?也许,他的内心没有得到过恰到好处的挫折,也失去了扩展成长的机会。

所以,我们也不是在要求或责备父母,一方面我们不能要求父母做到完美地、每时每刻地去满足孩子。因为父母也需要学习当一个好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也修复自身。

另一方面是,随着亲子教育理论的进步,以及大众对心理健康的日渐重视,我们可以更好地学习如何让孩子健康的成长、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

4

如果有人看完以上的论述,还在继续看,我猜有人会有这样一个期待——希望直接提供一下解决亲密关系问题的技巧。

我认为,对于大部分人并不需要学会太多深层的、太过专业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帮助到自己。而再好的方法和建议,都离不开首先对自我的觉察——学会觉察自身的认知和情绪,才能更理解自己当下的状态。

(1)在恋爱关系中,应对自身不安全感的最好方法,就是向伴侣真实、充分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然后一起来想办法解决。

有些人会担心暴露真实的自己是不被接纳的,所以很难真实地、全然地表达。而这样同时也失去了让对方理解自己、接纳自己的机会。

(2)学会再亲密的关系也需要边界

有些人在关系中过于要求无条件的爱,将自身的需要寄托于另一个人,渴望与对方融合,依赖共生。而另外有些人则表现为时刻满足他人的愿望甚至压抑一些自己的需要,其实内心却是强烈期望对方像这般对待自己。

事实上,在关系中,大部分人是无法承受另一方有如此强烈的期望的,最终往往是选择离开这段关系。过分的索取与压抑都无助于维持稳定的亲密关系,只能当自己的人格可以真正的独立、接纳自己,才能真实的看清另一方,与之建立联结。

(3)在关系中产生的问题,也需要回到关系中解决。在生活中遇上了一个人格足够稳定和完整的客体,不管是朋友还是恋人,能接纳我们的情绪,我们也就有了学会接纳自己的机会。如果你的朋友、恋人,甚至是父母因自身心理的原因不善于建立亲密关系,试着倾听他们真实的感受,更多的了解会有助于更好地容纳他们的情绪以更好地帮助到他们。不要心急,改变是需要一点一点积累的,每一处改变都值得祝贺自己、鼓励对方。

(4)当你实在被困于内心的障碍,无法接纳自己、无法走进或维持亲密关系,请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