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算爱自己?这三点,越早领悟越好

爱自己是经常听到的词,尤其是在心灵疗愈、自我成长这一方面,很多人都被评定为不爱自己的人或者说是不够爱自己的人,他们的表现要么是讨好别人,自我过低,要么就是过度自我,眼中看不到别人,包括亲人。那么该如何做才算是爱自己呢?同时以上三点可以说是每个人一生都要不断学习的,不断精进的过程。

爱自己是经常听到的词,尤其是在心灵疗愈、自我成长这一方面,很多人都被评定为不爱自己的人或者说是不够爱自己的人,他们的表现要么是讨好别人,自我过低,要么就是过度自我,眼中看不到别人,包括亲人。

一、讨好别人

讨好别人,很容易理解,就是把自己以外的人当成自己的生活重心,觉得别人比自己重要,很会为别人考虑,照顾到别人的感受,甚至不惜以牺牲自己为代价,尤其是在感情当中,一直不断付出,想要通过付出让对方看到自己。所以在关系中容易表现出弱势,做事情总是小心翼翼,生怕惹对方不高兴。这种和高情商的区别在于:感觉好不好和是否牺牲了自己的利益,感觉到委屈。高情商的人也会照顾别人的感受,但是自我和他人的界限还是很明确的。

二、过度自我

过度自我是自私的爱自己,不是真正的爱自己,和讨好别人相反,这类人更多的是活在自己的感受中,有自我是一件好事,但是自我到只有自己就是一件坏事了。比如大男子主义,什么都要听我的,别人没有发表建议的权利,我的才是对的,一定要按照我说的去做等等。这种也不是爱自己,长期要强要控制的人看上去是很紧的,不懂得放松,因此很难和别人建立起关系,自我与他人是存在冲突的,它和讨好别人不一样,讨好别人的人是自我内在有冲突。

还有一种情况是逃避者,容易受情绪影响,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应对消极负性情绪,一旦情绪来了,就容易躲起来,无论是谁来找,一概不回应不沟通,或者是完全没有力气去搭理,就在自己的世界里沉沦,这样也会让亲近之人感觉特别累。这类人执着、麻木在自我感受中,并没有好好活在当下,完全没有时间和精力好好看到自己。

讨好别人和过度自我都是不平衡的,往往是站在天平的两端,一个是通过讨好别人来讨要爱,一个是自我固执地在考验别人对自己的爱,都没有真正回到自己身上,看到自己内心真正的感受。那么该如何做才算是爱自己呢?可能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现在我们说的是除了物质上的对自己好,而是精神和心灵层面的爱自己。

尊重自己的感受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感受是最真实的,不会欺骗。不过这点很多人需要从觉察到自己的感受,并承认自己的感受做起。一个朋友说:“我能够觉察到自己的状态不好,但是我知道我不是抑郁。我想过一段时间就会好的。”首先对自己的感受并不是很清晰,我感觉是郁闷、焦虑、忧郁、不开心还是其他,不知道,只知道状态不好,同时在回避这样的负性状态,不愿意承认自己状态不好。所以,也就没有尊重自己的感受了。

或者有的人根本没有感受,只是说晚上睡不着,容易失眠,睡眠质量不好。那么这就更需要好好去看看自己的感受了,因为他屏蔽的太久了,只能通过躯体来表达感受。


信任他人

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说沟通很重要,沟通的前提就是信任他人,相信别人是值得信任的,相信对方是可以理解自己的,相信他人的爱是可以无私的。我们往往把要说的话放在肚子里,不是不愿意说,而是害怕说了对方不够理解,把关系推得更远了。就像是一个暗恋者,浓浓的情义就是不敢表达,因为害怕一说了朋友都没得做。讨好别人的人把心里满满的委屈藏着,担心说了惹对方不高兴,觉得自己要求过多。过度自我的人呢,则是不信任他人可以帮助自己,因为自我,只愿意相信自己。所以信任别人,相信世界的美好是关系的一扇窗户,是建立关系的强有力的纽带。


学会表达

压抑这一防御机制是大部分人的首选,遇到了事情,心理不痛快,生气了,不说出来,而是压抑在心里。压抑的结果往往会带来指责和麻木不仁,讨好的人在得不到期待的回应时,往往就会有指责,我对他那么好,付出那么多,他还要如此伤害我。而过度自我的人则是表现为麻木不仁,强大的理智让他把不良情绪当做一种习惯,以为不用去在意就好了,而往往内心的痛苦是大脑无法抵制的。

在心理咨询中,能够说出自己的感受的人比说不清自己感受的人更容易治愈。同时,表达也是破除负面情绪向内攻击的一种方法。

做到这三点,可以说你是一个能够很好看到自己存在,也能够看到别人存在的人,如此,你就能够和自己和他人建立起好的链接,这也是爱自己的最终目标。同时以上三点可以说是每个人一生都要不断学习的,不断精进的过程。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心理咨询师伴你心灵成长

在这里,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上一篇:《人间失格》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