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吵架,我不想作,如何自我接纳?如何不闹情绪?

现代许多人都存在心理内在有个小朋友的迹象,很多人称为“内在小孩”,“巨婴”,常因为童年的痛苦阴影走不出,并持续的影响现在及今天的生活。那么,我们先不要那么严格的苛责他,面对失败受挫或情绪不佳时允许自己有欲望,允许自己不够完美,允许自己也有无能为力时,允许自己有乱七八遭的情绪或偷懒时。

《改变,从心开始:学会情绪平衡的方法》作者:罗伊·马丁纳 处理负面情绪的最佳办法,就是专注在感觉,而不要把重心放在那种感觉之上的标签或是评断。你感觉到什么?你感觉到的部位在哪里?这份感觉有多么强烈?找到情绪的出处其实并不重要,只因出处从来都不是真正的问题。出处只不过是引发情绪的诱因,它触动了昔日记忆的警铃。你应该接纳眼前的情绪,即使这份情绪让你不自在也不例外。 如果你对自己有负面想法,而且经常感觉自己很糟,那么该怎么办呢?或许你已经将那种情绪锁定在胃部一带,有一股沉甸甸而略带恶心的感觉。我的建议是彻底接纳你的情绪,去感觉你的胃部,安住在那份感觉之上。你甚至应该感谢自己的身体是一具如此完美的机器,它警告你在身体系统中有这么一个能量的阻塞点。自我接纳的基础就是爱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了解我们并不需要改变任何事,只需要和已经存在于体内的爱联结起来。如果不能无条件地接纳自己的本来面目,将使我们排拒自我的全部或其中的一部分。 我发现,促进自我接纳最有力的激励之词就是:"我爱自己,也接纳自己拥有这份感觉。

接纳自己

现代许多人都存在心理内在有个小朋友的迹象,很多人称为“内在小孩”,“巨婴”,常因为童年的痛苦阴影走不出,并持续的影响现在及今天的生活。有些会因为出生的自卑,否定的教育,讨厌过去的自己而逃避且经受痛苦重复的折磨。那么,我们先不要那么严格的苛责他,面对失败受挫或情绪不佳时允许自己有欲望 ,允许自己不够完美,允许自己也有无能为力时,允许自己有乱七八遭的情绪或偷懒时。

当我们感受童年的种种令我们现在感受到自卑了、受伤了、纠结或委屈时,我们可以跟童年的小孩进行链接。过程有可能是痛苦的,有可能是没有惊慌的,有可能是难受的,但我们以温暖而慈悲的心去呵护陪伴一下他(内在小孩),不要否定他的存在,也不用刻意做什么,安静的尊重他的存在。感谢因为有他,才能够成为现在的自己。曾经成长过程中那个被“否定”、被“忽略”、不被认可的自己,现在因为有过去的存在,我们才能感受生活的幸福.

接纳父母

我出生的环境会有比较严重的“重男轻女”现象,以前总觉得父母是与普通不一样的(理想化父母),长大后才发现他们多少都会因为社风的评断标准,世俗的眼光不得不跟他人无异。在此中间, 我承受着理想父母与现实父母的巨大痛苦落差,20多年来一直以为的父母跟真实的父母之间差异让我曾经恨过也埋怨过,后来通过与他人沟通及书集让我花了一年的时间去修改原有的认知及接受现状。

有一个同学说过这样的话,突然让我放下内心对父母的愤恨及埋怨,她说:“我们能活到现在20多年,其实最应该感谢的是我们的养育者,没有他们,我们现在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这句话很朴实也很客观。是的,假设没有父母,我们没法出生;假设没有养育者,我们没法生存。虽然这样的感悟没法直接的让我完全的接纳他们,但是能让我最起码能给他们尊重跟感谢。

有专家表示,孩子的心理75%由家庭环境引起,而父母吵架则是最大伤害不利因素之一,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出生、家庭环境、父母的认知、教育、生活方式,但是我们可以学习鉴别能力,以增强我们内在的力量及避免家族式重复。我们讨论父母,并不是为了发泄及数落,只是想让我们真实的还原自己内在的感受及真实想法,只有真正的认识我们内心的感受及创伤,才能放下心结、理解.

接纳别人及事物

2月是艺考的时间,刚好看到艺考生孙姗的采访,很多人都会觉得困难的艺考有黑幕,靠人脉等,她的一番语言让我理解到社会原来的本态,她说:“她看到的都是公平的,有实力就 不怕黑幕“,”存在即是合理。”之所以让我触动是我颠覆了我以前的世界观,是因为我会因为自身的条件,对自己的认知,对家庭而去埋怨各种不公平及不平待。确实如此,世界上的事只要能留存,在并且能够流通于我们现存的环境,那就是合理的,否则它将不会存在。

社会上工作,学业甚至经商等,都是有挺多靠爸族,靠爹族,他们是因为父辈已经帮他们拼了,即使再多的埋怨及觉得不公,但是环境也是给予我们公平的上升机制,我们也可以为下一代而去拼,只有自己的经济跟心灵更强大了,才能获得更大程度的自我肯定及社会肯定。

那么,如何做到接纳?

一、过往及童年的创伤可以通过回忆或者专业的老师带领下一起链接那个缺乏力量、无能为力的自己,那个孤单、脆弱、默默承受的内在小孩,我们现在长大了,有力量了,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爱去关心到他,感谢他并给他鼓励跟支持!

二、关注自己内在的心理,及时去处理当下的情绪,我们直接去面对那些不开心的,不愉快的心理,尝试让自己能够面对自己真实情绪独立的个性。这是个艰难的事,我们需要大量时间去回忆过去的伤痛,释放难过,直面遗憾,承载悲伤。

三、我们需要去了解人、事、物的本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尝试用不同的角度换位思考,接纳及理解真相。过高的期望、理想的父母都需要我们慢慢去调整。

常常会有人说“我知道要好好沟通,但是我做不到生气时好好说话!”,认知跟实际言行脱轨时,单纯的接纳自己是表层的,如何去运用好接纳呢?

小玉和小张是一对恋人,小玉初次在朋友聚会上见小张时,小张给小玉递了餐具,小玉觉得小张很绅士,很快的陷入爱情玫瑰般的海洋里。童话故事开始了吗?并非如此,在恋爱半年之间,小玉跟小张已经争吵了无数次,原因是小张不止对小玉温文体贴,还是一个“中央空调”,这让小玉很生气,不停的向小张抱怨“你不爱我”,“你是不是不喜欢我”,而小张却觉得小玉无理取闹不再吸引他了。我们一起来帮助小玉处理她现在的困扰:

第一,是的,本身小玉很“生气”,这是真实存在的情绪,那我们先肯定它的存在。但是当小玉跟小张提起这件事时,眼神哀怨,怒火燃烧。小张看到这样的她,会是什么感觉呢?,

第二,小玉为什么会产生生气感呢?是嫉妒,是不爽,是怕失去还是觉得自己不够被吸引?

第三,小玉除了这次之外还是否有别的经历似曾相识,类似抱怨或表达不满自己当时的心情是否类同。每次出现这类情况自己是如何处理的?结果是如何的?被生气的人对这个结果的心态如何的?

肯定情绪存在是接纳自己的第一步,毕竟我们有七情六欲。小玉的抱怨是很可以理解的,自己的爱人多数向其他异性特别友好。爱情本身是1对1的,爱情眼里容不进沙子,婚姻却更多的需要理解和宽容。每个人真的爱上对方,肯定也很小心眼.因为在乎者对方。不希望自己有竞争对手或者心里压力。重点是这个压力是因为什么引起的?是对自己还是对小张没有信心,是自己害怕失去还是觉得自己没有被特别对待,自己是唯一小张爱着的女人而引发的情绪连锁反应。

因此,小玉跟小张表达自己的不满,但也要听下小张为什么会对别人特别友好。了解后小玉的抱怨可能还会持续,那么就要自身观察自己哪里还可以努力更优秀,自己表达抱怨言行是否让小张有压力到想逃跑。分析仅有助降低自己的情绪爆发程度,也有助于拉近小张的内心距离,接纳内心不安感,不加掩饰及否定。再了解自己为什么用这样的方式来处理问题,是否跟原生家庭有关或是以前问题发生习惯性的处理经验,最后了解自己对小张需求的理解是不是一致的。”

分离情绪有助于更好的接纳自己那个脆弱的自己,也提高自己的情商,当没有分离开情绪时,就会发现自己所表现或说所出来的都只是“我很痛苦”“我很难过”,但是别人无法像自己的蛔虫一样了解自己,甚至无意识到自己是生气的根源是什么,自己最在意什么。

我们允许世物不按规律的存在,我们允许事情不按我们的想象发展,我们允许缺陷及不完美,我们愿意花时间去享受这些好跟不好的过程,我们愿意花精力去照顾陪伴及支持它们,这样的身心合一,做任何事才有力量,容易获得价值感。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