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足够好(60分)的父母

足够好的父母,这个概念借用了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的“足够好的妈妈”,并对其进行了改造。另外一个重要观点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还有很多可塑性和改变的空间,所以我们要学习做足够好的父母。如果用一个分值表示的话,假定非常非常坏的父母是0分,完美无缺的父母是100分的话,那么足够好的父母就是60分的父母。

足够好的父母,这个概念借用了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的“足够好的妈妈(good  enough  mother )”,并对其进行了改造。温尼科特提出,早年的母婴关系的质量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都会有重要的影响。从心里学角度来讲,父母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养育者,家庭关系的质量,包括父母的关系,父母和孩子的关系,都会对孩子的人格造成很大影响。另外一个重要观点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还有很多可塑性和改变的空间,所以我们要学习做足够好的父母。


什么是“足够好的父母”?这个足够好不是完美无缺,而是介于不好的父母和完美无缺的父母之间的父母。如果用一个分值表示的话,假定非常非常坏的父母是0分,完美无缺的父母是100分的话,那么足够好的父母就是60分的父母。


糟糕的父母是很冷漠地回应孩子的父母,漠视孩子需求的父母,或者是指责和虐待孩子的父母;完美无缺的父亲是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甚至是替孩子安排好一切代替孩子做好一切的父母。足够好的父母是既能满足孩子需要,又能给予孩子自我成长和探索的空间,既让孩子承担自己的责任,又让孩子承受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发生的适度的挫折。


怎样才能成为足够好的父母?我从精神分析的视角给大家提几点建议:


1、将孩子看成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让他自然的出生,自然的成长,尊重他内在自然成长的力量。不可以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让一个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就被提前规划他的生命;允许生命本然的样子,不去将我们的要求和期望过多地加诸孩子身上。


2、给予孩子足够的发展空间。婴儿跟母亲之间,孩子跟家庭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甚至是不同世界或者民族之间,都应该有一个间隙,如果没有间隙,父母24小时监视孩子,孩子会被吞噬。间隙是由信任导致的,你信任孩子,你才能够给予孩子成长的空间。孩子有了自由的空间,他才可以有活力,才可以有创造性的生活。这和中国画的留白有一定的相似性,一个好的画家,与其说是知道在一张纸上什么地方该画什么,倒不如说他知道在什么地方留下一些空白。好的父母知道应该不对孩子说什么和做什么。我们可以信任孩子能够解决自己的难题,我们可以信任孩子在做错的时候可以从错误中学习。


3、给予孩子足够的肯定、支持和鼓励。父母在给孩子的关系中间,对孩子有正性的反应。这些反应让孩子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完美的、可爱的、有活力的,这个会逐渐变成孩子的自己的尊重。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都需要很多的认同和肯定,不只是孩子。当孩子做事情的过程中,得到认同和鼓励的时候,他就和这件事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他就会对这个事情充满浓厚的兴趣,带着积极的情感去做这件事情,包括学习。当一个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他的努力被看到的时候,以及他的每一个小小的成功和成就都会让他与学习建立良好的情感链接,久而久之就形成良性的循环。如果你只是关注学习的结果和分数,反而会给孩子极大的压力,因为这个表扬里面包含太多是要求和期待。


4、成为孩子的理想化客体。一个人要具有健康的人格最重要的来源是父母的人格。父母亲是什么样的人格比他们在某一件具体事情上怎么对待孩子更重要。一个人在孩童时,如果能将父母理想化,即将卓越、美丽、勇敢、信任等优秀品质投射在父母身上,孩子就会从中获得力量和心灵的滋养,孩子会从中反展出他自己人格的方向。因此,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们的注意力不应该过度在孩子身上,而是父母本人自己身上,在我们变得越来越健康,越趋向于完美的时候,孩子会自然而然变得健康和倾向完美。


5、夫妻关系是孩子健康人格的定海神针。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轴心,夫妻关系和谐,一个家庭的关系才能和谐。夫妻关系制造孩子内心的和谐,夫妻关系的冲突制造孩子内心的冲突。另一方面,如果夫妻关系不好,父母对彼此关注不够,或者不能从对方身上获得关心和爱,他(她)就会将自己的很多能量过度地投注在孩子身上,甚至从孩子身上获取滋养,这样的结果有可能父母亲中有一人,特别是妈妈会跟孩子有融合共生的关系,过多地侵入孩子的发展空间,导致孩子出现诸多问题。


☆我是李淑英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在晋城

☆我擅长以下领域

亲子教育、社交障碍、个人成长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