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爱让人向往又惧怕时

爱与惧怕,人类最原始的两种情绪,也是驱使我们选择的驱力。爱情另一个元素「承诺」,对于这个世代而言相对是陌生的。而是承诺在两人的关系进行当中维持认真及一对一的状态,愿意努力一起为保护彼此的感情做出相对的努力,也愿意彼此协调做出不违反彼此意愿有必要的妥协及调整。

爱与惧怕,人类最原始的两种情绪,也是驱使我们选择的驱力。常常碰到来访的个案不敢爱了,不敢放感情了,因为受伤了,痛过了所以不想再经历了。那害怕再经历,再失败的恐惧,狭持了你。你被绑架了!于是,从此想选择爱我的人,不要我爱的人,爱我的人要比我爱他还多才行,这样我才有安全感。于是,开始列出以后男女朋友的条件及证明爱我必须遵守守则,逐一打勾,如果没有一一满足,排山倒海的不安就开始表现

在彼此的吵闹不休或是冷处理对待当中。想分手,想找备胎想法开始在脑里相争着,又或者就选择分手了。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Robert Sternberg对爱情做了详细的因素分析,他归纳整理出完整的爱情系由三个元素组成:亲密感(Intimacy)、激情(Passion)、承诺(Commitment)。激情经常扮演浪漫恋情启动者的角色,那种一见钟情、朝思暮想、失魂落魄的情绪,屡屡被偶像剧级爱情电影定义为爱情的充分必要条件,然而实证研究资料显示这种情绪基本上是脑部所分泌的化学物质作用下的产物,时间一久可能3个月蜜月期,甜蜜期一过,如此强烈的情绪感受将逐渐消退。真正能让人维持在一个幸福满意关系中的关键因素是「亲密感」,亦即一种相知相惜、细水长流的友谊。有共同的兴趣,相似的价值观,生活的态度及人生目标与彼此能够和谐有效沟通,成功的一同成长及学习,认识彼此的个性,调整合适彼此相处的模式都有助于培养增加亲密感。

爱情另一个元素「承诺」,对于这个世代而言相对是陌生的。或许有人认为,在谈恋爱初期就谈承诺未免太过沉重。然而这里的承诺不是指从一而终的承诺。而是承诺在两人的关系进行当中维持认真及一对一的状态,愿意努力一起为保护彼此的感情做出相对的努力,也愿意彼此协调做出不违反彼此意愿有必要的妥协及调整。而这经营与对感情的维系是双方都要努力的。承诺之于长远关系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两人所处的外在环境会改变,两个各自的人格及思想也是不断成长变化的,欠缺承诺为基础的关系,是很难持续面对来自内外在诸多的挑战及为彼此在情感关系中带来足够的安全感的。有了承诺不表示关系就会缺乏激情与亲密感,也不代表以后要非他莫嫁,非她莫娶。而是一种用成熟人格与责任面对处理感情及男女关系的表现。它是稳固彼此情感不可缺少的元素。所以要爱情关系婚姻长久,激情+亲密+承诺是缺一不可少的。

读完了这三个元素之后,对于前者所提的那以自我中心,自我保护为原则出发点来谈感情的男女,他们感情成功能长久不成怨偶的机率又有多少呢? 当男女用着以害怕为驱力在一昧的要求对方做自己想要的,按着我的方式,我的指令来执行以表示爱我的时后,这不仅表示了自己极度不安全感的一面也是不尊重不成熟的表现。话又说回来,谈过恋爱的人99%都有失恋的经验,曾经也都因感情受伤过,失望过及痛苦过但为何有些人还是会勇敢诚实的选择自己爱的,想要的,不妥协于次等的且努力地去爱着。而有些许人却害怕胆却了,甚至在爱情关系里成为自私,无法为对方立场着想,自我中心的极端自我保护者呢?

这当然就跟我们的童年家庭经验有关系了,毕竟家庭与父母的关系是我们人生当中第一段关系的开始。如果一个人在早期家庭经验当中经历到的是被抛弃,被忽视,被冷落或是在情感需求上无法被看见,认可,安慰及满足的情况上,对于不安全感的惧怕就会在亲密关系中被彰显且被放大。常常也可能因为自己想要掌控情感及操控对方的生活,习惯以及行为以安抚自己的不安全感造成对方感到无法承担的心理压力而加速关系的破裂及导致分手。甚至有可能造成循环让自己陷入更深的情感的挫败,自我的失望,挫败,痛苦,无助及不安全感当中。不再愿意开起自己的心门接纳别人的进驻。

但是,如果愿意看见自己的问题,心理的害怕及处理造成此恐惧的原因,通过阅读更多自我认识及情感相关的学习以及个人及伴侣心理谘询都可以帮助自己看见及修护自己在情感上较脆弱的地方之外也学习用尊重对方界限的方式去表达情感上的需求来达到某些合理层面自己安全感的满足外及关系的改善。逐渐的开始选择让爱的驱力大于恐惧的驱力,驱使自己勇敢的去选择及学习对自己的感情负责和付出而不是一昧的要求对方按着自己想要的方式做。学习去相信即使这样做还是分手了,自己至少是不断的在情感的处理上面及个人成长上更迈向成熟及勇敢的。

当我们越来越能够承担的起那害怕失去,失败及恐惧一个人所带个我们的惧怕时,就表示那钩着我们的恐惧毒钩在我们生命当中的力量就越来越小,小到不再能够掌控我们去为自己做出自己想要的选择,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有能力与力量的去面对关系里的高与低甚至去接受分手可能不是失败反而有可能是成功的思想突破。圣经里说在爱里是没有惧怕的。

当自己可以活在自己给自己的爱里,而感到自在,有安全感,一个人却不孤单时,我们反而更能坦然的去接受别人的爱。对外去寻找各样的方式填补自己内心的破口的行为就会变得越来越少,自己也会感到更多的自我接纳,活的更自在,对自己感到舒服及越发喜欢自己。这时的我们才会更有力量的去爱别人,并且勇敢的去经历即使还是有失望,有害怕,但我承担的起的勇敢。

加油了!送给在情感里,在关系里受伤的你,相信你可以战胜恐惧威胁,活出你想要的样式。

☆我是谢惠洸

心理治疗师、我在台北

☆我擅长以下领域

一般青少年及成人关系、心理、与精神疾病问题之心理咨询,治疗与评估与治疗方案建议

上一篇:投射性指责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