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功能

父亲是母婴关系里一个支撑的背景,我们也特别强调母婴关系,但并不等于父亲的位置可有可无,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同样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母亲有母亲的功能,父亲有父亲的功能,是上帝赋予人类孕育的组合功能,缺一不可。但是,非常痛心,如今的社会现象呈现出很多家庭模式是父亲角色的缺失。

我们常说:父爱如山。父亲是母婴关系里一个支撑的背景,我们也特别强调母婴关系,但并不等于父亲的位置可有可无,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同样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孩子的出生本来就是由母亲和父亲共同创造,可见,抚养也是一样。母亲有母亲的功能,父亲有父亲的功能,是上帝赋予人类孕育的组合功能,缺一不可。

     

但是,非常痛心,如今的社会现象呈现出很多家庭模式是父亲角色的缺失。

父亲的功能:

1.促使母婴分化

     

这里不得不提到俄狄普斯冲突,即恋母/恋父情结。对婴儿来说,从出生到6个月,与母亲是共生共存,融为一体的,我就是妈妈,妈妈就是我,区分不开。3—6岁,儿童发展到俄狄浦斯期,这个时期,儿童对性比较敏感,正处于性别认同的阶段。儿子想要独占妈妈,打败爸爸,取代爸爸的位子。女儿则想要取代妈妈的位子,嫁给爸爸。

     

让孩子意识到父母亲密关系的存在有助于打破母亲与孩子的二元关系,由于爸爸也需要妈妈,爸爸会把妈妈暂时得从孩子身边拉开,这就有效得促成母婴分化,打破母婴共生的状态。父亲足够强大也会迫使儿子向爸爸角色认同,把想要打败爸爸独占妈妈的想法转化为向爸爸认同,成为像爸爸一样的人。

     

但是,父亲角色的缺失往往伴随着丈夫角色的缺失,由于丈夫角色的长期缺失,妈妈会无意识得把孩子紧紧搂在身边,孩子成为母亲唯一的精神寄托,满足了妈妈情感的缺失,妈妈潜意识得不希望孩子成长并且和她分离,这就助长了恋母情结,“妈宝男”就是这么来的。无论男孩长得多么高大强壮,他始终是一个离不开妈妈的巨婴。孩子没有在恰当的阶段很好得和母亲分离,他就没办法发展成一个独立的大人。

2. 勇气的培养者

    

父亲跟孩子的互动方式是有别于母亲的。母亲总是细心、温柔地呵护,而父亲会用比较大胆的方式,例如,把孩子抛起来再接住,和孩子赛跑,带孩子游泳和户外活动。这些互动方式能够培养孩子不断探索环境的勇气,不会畏首畏尾。

3. 父亲代表权威

我之前文章提过,父亲代表权威,父亲如果在家庭里没有确立权威的角色,孩子在社会上会无法无天。

     

名存实亡的婚姻,父母异地分居、父亲事业繁忙等等都可能造成父亲功能缺失。所以,1+1的模式,老天爷给我们设定的模式,有它的道理啊!

☆我是张佳阳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在深圳

☆我擅长以下领域

个人成长、情感婚姻、家庭治疗

上一篇:懂你的宝宝
下一篇:让心适得其所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