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脆弱,所以我脆弱!

有一个妈妈跟我说,“她的孩子很脆弱,动不动就哭,为了逃避写作业,能哭上一小时。“为孩子作业发愁的家长不在少数,所以我觉得有必要给苦恼家长们提供一些支持和帮助,这个孩子为什么能哭上一小时,在这一小时里,这个妈妈的状态是怎样的呢?

有一个妈妈跟我说,“她的孩子很脆弱,动不动就哭,为了逃避写作业,能哭上一小时。“为孩子作业发愁的家长不在少数,所以我觉得有必要给苦恼家长们提供一些支持和帮助,这个孩子为什么能哭上一小时,在这一小时里,这个妈妈的状态是怎样的呢?

这个妈妈是一名职业女性,漂亮,知性,谈吐得体,温文尔雅,但是当她描述出孩子不写作业的状况时,有种难以按捺的急躁和不满,并不是说这个妈妈出现这种状况,是她自身有什么问题,而是因为她所说的是她的儿子,“事不关情,关情则乱”,太关心孩子,才会在描述和处理跟孩子有关的事情上,出现情感影响理智的状况。

不只这一个妈妈,多数的妈妈乃至爸爸都是这样的,所以,旧式的中国教育提倡的是“易子而教”。这也给现代的父母提了一个醒,就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对自己的情绪和情感有一个觉察,对情绪和情感的辨别区分,是一种能力,可以通过练习来提高。对孩子来说,情感是一个支持性的力量,情绪则不是,尤其是不稳地的,不良的情绪,会影响到孩子的安全感,因为孩子的安全仰仗于父母,如果父母不能承受压力,孩子就会害怕,担心父母不能够支持并保护自己。压力的来源有很多,即便这种压力是来自于孩子,父母也要尽可能承受,因为,很有可能,这是孩子对父母的无意识的测验,他想看看父母是否足够的坚强。

“哭一小时”并不是一种良好的体验,在这一小时里,孩子和妈妈一样难受,甚至更难受,因为孩子更弱小。如果妈妈足够坚定,孩子就会明确知道“哭”对妈妈不管用,他很快就会放弃使用这种方法去控制妈妈,而是会去听从一个强有力的妈妈的指令。

这个妈妈说,她曾将权力下放,让孩子管理自己,后来发现效果不理想,就把权力收回来。收回权力是对的,因为管理孩子是家长的责任,但是家长在履行责任的时候,能不能完成的好,取决于家长个人的状况,要有耐心,要有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有强大的内心。一个能为孩子提供安全感的家长,能成功管住孩子,不用声色俱厉,不用张牙舞爪,一个眼神就够了。而一个内心虚弱的家长,任凭怎样的气急败坏,声嘶力竭,只是验证了一个成语,“色厉内荏”。

孩子是很聪明的,他很轻易就能看清家长的内在,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真诚的面对自己,关注自己的内心,认识到自己的弱点。当家长 真正内心强大以后,再遇到孩子不听话的情况,就可以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了。

作业状况只是其一,其它诸如顽皮、顶嘴、逃学乃至暴力倾向等问题,根源都在于家长管不住孩子,以我多年从事青少年工作的经验,可以这样说,“没有问题孩子,只有问题家长。”当家长看到孩子的脆弱的时候,可以先问一问自己,“我足够坚强么?”

☆我是李玥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在北京

☆我擅长以下领域

婚姻情感、情绪压力、学生成长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