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情绪状态也是有比例的

积极情绪不但与身体生理健康密切相关,与心理健康也关系紧密。有研究表明,积极情绪能有效保护处于压力事件中的个体并减轻其对压力的主观感受,同时增加个体的心理韧性,抵抗挫折和不幸的能力。这些社会资源反过来也能使个体的积极情绪增加,个体良好的情绪状态进而增强个体维护机体健康的动机,促进人们采取更多的健康行为。

说起情绪,我们能够感受到的有好的和不好的两种,即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好的情绪有高兴、快乐、欣喜、满足等,不好的情绪有伤心、悲观、厌烦、失望等等。积极情绪可以通过影响大脑对丘脑、胸腺的调节,改善机体内部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增强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的功能,使个体抵御疾病的能力提高。积极情绪不但与身体生理健康密切相关,与心理健康也关系紧密。有研究表明,积极情绪能有效保护处于压力事件中的个体并减轻其对压力的主观感受,同时增加个体的心理韧性,抵抗挫折和不幸的能力。积极情绪和社会交往也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积极情绪能够帮助人们建立更多的社会连结,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扩大自身的人际交往范围。这些社会资源反过来也能使个体的积极情绪增加,个体良好的情绪状态进而增强个体维护机体健康的动机,促进人们采取更多的健康行为。

当然积极情绪也不是越多越好,有研究认为积极情绪和其产生的益处呈倒U型关系,也就是说在一定范围内积极情绪越多,产生的益处也越多;当超过这个范围时,反而出现下降的情况。常说的乐极生悲就是这样的例子。

相对的,人们都不喜欢不好的情绪体验,那么消极情绪是否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呢?答案是否定的。对于人类来说,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一样重要。消极情绪也是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中,祖先们留给我们的珍贵财产。在远古,祖先们如果不能迅速的对坏事件作出反应,生命就会受到威胁。因此,消极情绪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繁衍。而到了现代,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消极情绪都是不利的,适度消极情绪的存在是必要且合理的。比如考前适度的焦虑反而更有利于思维的开阔和激发潜能。

那么,究竟有多少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对人们来说才是最好的呢?庆幸的是已有科学家为我们提供了答案。科学家们将量化的积极情绪除以消极情绪得到的比值称为积极率,即积极率=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用积极率的大小来判断情绪状态的好坏。研究发现积极率=积极情绪÷消极情绪=3:1是最理想的。调查发现,大多数人为2:1,而抑郁症患者的积极率不到1:1,幸福婚姻中积极情绪更要维持在消极情绪的5倍以上水平,如果低于1:1,婚姻就会存在不安全因素。

了解积极率到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呢?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在接纳消极情绪的同时,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积极情绪,提高积极率的比值才能保证心理健康的状态,更好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在实际生活中,消极的、负面事件更容易引起我们的关注,而忽略了积极的一面,造成了情绪配比失衡,导致心理障碍、身体不适。因此我们必须去多增加积极情绪的体验,比如多练习想像美好的事物,欣赏、发现生活中的美,大自然的美;多赞美自己、肯定自已;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大爱之心,多做善意举动;怀有宽容之心,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寻找自身拥有的资源,发挥自身的优势;多参加体育运动、社会活动等。在婚姻家庭中,夫妻可以培养共同兴趣爱好,一起去旅游,一起做家务事,经常回忆美好的事件,创造属于两个人的开心回忆。同时也要正确认识消极情绪带给我们的利益,通过接纳、控制和调节消极情绪、改变消极情绪的意义等方法降低消极情绪的比重。

☆我是蔡艳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在南通

☆我擅长以下领域

婚姻情感、人际交往、青少年成长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