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给予”在亲子沙盘中的重要作用

在青少年的身心发育过程中,呈现阶段性的特点。即便给孩子优先权,也因为主客观的原因会出现意识层面的“妥协”,但在潜意识层面不和谐的现象。在这个母子沙盘中,母子两人选择了同一个方位。我想,孩子认为的成长中的优胜劣汰、与妈妈现在认为的“幸福的样子”,也许都是人生某个阶段的自然规律、自然选择吧?

张丽丽

接连做了几个亲子沙盘,发现了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在亲子关系中,如果让目前属于“强势”的一方——家长先放第一个沙具,多数孩子会因为“迎合”、“配合”、“屈从”等心理而使得沙盘画面出现比较奇怪的现象:现实中的双方谦让、表面上的配合,沙盘画面却出现“鸡鸭鹅同笼”般的不和谐,“田园与都市”、“自然与生活”等无奈的和谐,呈现“现实与理想”泾渭分明的现象。

在青少年(青春前期)的身心发育过程中,呈现阶段性的特点。这个阶段孩子的内心,更多的已经是希望能展示自己的理想、自我,而意识层面则因为现实需要、发育的不成熟而又不得不依赖、依靠、甚至屈从于现实——主要是对家长的依靠、依赖。所以,如果先让家长来放第一个沙具,很可能给孩子带来一种“心理势能”——被家长牵引,甚至成为压力。即便给孩子优先权,也因为主客观的原因会出现意识层面的“妥协”,但在潜意识层面不和谐的现象。

我做的这个亲子沙盘,妈妈是一个比较开明的女性,儿子是一个初一学生,比较文静、内向。二胎小妹妹是经过家庭的民主商议而诞生的。哥哥对妹妹极其喜欢。因为妹妹,他一下子成为了真正的“哥哥”,但是毕竟因为妹妹太小,家庭在原来的“爱”的分配上有所均衡。考虑到孩子的性格,加上孩子处于青春前期,自我意识、自我认同感已经比较明显,已经不囿于妈妈那份有“掌控”作用的爱,开始憧憬、探索、规划自己未来的世界。为了让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呈现青春期的特性,咨询师与妈妈商量后,决定让孩子放第一个“定盘”沙具。

在青春发展前期,多数孩子还处于“弱势”,但是个性、主见已经“起勃”。他们经常感觉自己的观点不受重视,没人愿意听取他们的看法,因此,他们也很难专心听取别人的看法。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家布鲁诺经过大量的本国事件、各国实践中的总结,发现在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对立冲突的形势下,不易采用换位思考而产生的“观点采择”法,而适用“观点给予”(Perspective  Giving),即让弱势方先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得到强势方的注意。布鲁诺认为,弱势群体有强烈的表达欲望,他们渴望自己的声音能够得到他人的关注。只有这样做,才能让弱势群体面对强势群体冲突时能保持一个受尊重而接受的态度,保持情绪平衡,最终达到共同进步、真正的协和状态。

在这个母子沙盘中,母子两人选择了同一个方位。这样的方位与距离,表明孩子与妈妈成长过程中总体关系的和谐。第一个沙具是孩子放置的,虽然是一棵比较小的松针树,但却放在了沙盘的右上方。妈妈放置的果子树都带有庇护、自身成长能量的含义。孩子对妈妈的配合最大的表现在妈妈放了一架飞机,孩子给她一个飞机场;对妈妈既配合又不满足、游离的是孩子把妈妈的“湖泊”扩大成了一片海,风景外却出现了一个摄影者;孩子青春前期自身的成长,显现在用沙子盖住“坟墓”,但却特意留出墓碑,表明认知层面的死亡意识与潜意识中的恐惧出现冲突;大海中的轮船、海中的灯塔是孩子青春远航中的迷茫与渴求的方向;远方的金字塔是孩子对未来的神秘感与探索;大鲨鱼与蛇则是孩子当下的情绪和身心发育现状……

整个沙盘的布局,很和谐却又泾渭分明。孩子的世界在精神领域的上方,妈妈的世界在现实为主的下方。妈妈的护雏之心、自我满足的成熟之感昭然显示;孩子渴望自我、憧憬未来的少年之心跃然纸上……

沙盘结束时,孩子坚持自己的两个主题:优胜劣汰、自然的选择;与妈妈的主题“幸福的样子”没有达成共同主题。但走出门外后,孩子说:我还是相信“自然的选择”吧。

我想,孩子认为的成长中的优胜劣汰、与妈妈现在认为的“幸福的样子”,也许都是人生某个阶段的自然规律、自然选择吧?

☆我是张丽丽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在金华

☆我擅长以下领域

婚姻情感、亲子沟通、考前焦虑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