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假强迫了吗

不管是“假强迫”,随意给自己贴标签,扩大心理问题的严重性;还是认为心理疾病不是“病”,只要自我调节就能好转,都走了两个极端。同学们都懂一些心理学知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遭遇“假强迫”的现象才会越来越少,心理素质才能得到切实提高。

老资料网jinhua心理咨询专家 崔平川

生:“老师,我得了强迫症,想来问问你该怎么办?”

师:“嗯,很高兴你能够信任我,过来舒心,你怎么知道自己得了强迫症呢?”

生:“我每天要洗很多次手,上网查了下,说是强迫症。我很害怕…….”

师:“除了必须要洗手的地方,如去了卫生间后,你每天额外还要洗几次手呢?”

生:“大概额外多了4、5次吧!”

师:“你觉得洗手对你的学习生活有没有造成什么影响呢?”

生:“影响倒不大,就是有时忍不住要去洗手。”

师:“就像很多人出门会担心门是否锁好,甚至有时会回家检查。站在21层高楼楼顶,脑海里会冒出:跳下去会怎么样。其实每个人都会有强迫现象,如果程度轻微、持续时间短,不引起明显的焦虑等情绪的话,就属于正常的表现,不必太担心、害怕。只有当这些强迫现象给你个人或者周围人带来烦恼和痛苦,给学习生活造成影响了才可能属于强迫症。”

生:“原来是这样啊,那我不是强迫症了,感觉轻松多了。那我如果想减少洗手次数,该怎么办呢?”

师:“当你很想洗手时,会做些什么来控制自己呢?”

生:“会对自己说‘停’,有时有用,有时没用;还有几次因为要做一些急事,过会就忘记洗手了。”

师:“你可以吸取成功经验,采用有意识地控制或转移注意的方式来减少洗手次数。当然,对生活影响不大的话,多洗几次手也没关系的……”

当心理老师以来,接待了很多来访学生,的确也接待过医院确诊的患上轻度或中度的强迫症的学生,但遇到的类似前面所述的情况更多。现在网络发达,很多学生如果怀疑自己有某种心理问题,都会上网查找,很容易就会对号入座,给自己贴上了“**”心理障碍或疾病的标签。套用一句当前流行的话,你其实遭遇的是假强迫。像前面的案例,该学生的洗手行为对他的学习生活造成的影响并不大,属于正常范围,最多是一种强迫倾向,并不属于强迫症。

那么,到底什么是强迫症呢?怎么预防强迫症呢?

曾经接待过一位高三学生,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套程序,如上课感到有疑惑的地方就会停下,无法继续听课。对老师讲授内容的细节有疑问,想不起来的问题拼命想记起,不去解决很不舒服,下课就去问老师,一问就三、四十分钟,造成老师的困扰。一方面又想控制自己,压制找老师的念头,非常痛苦。觉得自己体质不好,有时会觉得喘不过气来,经常感觉累,晚上入睡困难。该同学经医院诊断患上了中度强迫症。还有一位学生,从初中开始脑中出现杂念,多为回忆过去或一些无意义念头,如四维空间等,无法控制这些念头,不能集中注意学习,看过多位心理医生,吃过一段时间药,但效果并不明显。医院也诊断为强迫症。

强迫症是一种焦虑症,属于神经症范畴,症状表现为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或两者均有)。特点是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患者想消除这些无法控制的想法或行为,但又消除不了,内心造成强烈冲突,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痛苦。前面两位患上强迫症的同学,前一位是强迫行为,主要是仪式化动作和频繁问老师的行为;后一位是强迫思维,脑海中自动冒出很多无意义的想法。强迫思维内容多种多样,如想着门窗没有关好;宇宙是怎么起源的;站在高楼顶有想跳下的念头等;强迫行为还有反复洗手、检查等。强迫症的思维和行为都是患者自己产生的,重复多次出现,产生想法和实施行为会使患者感到不愉快,但如果不做又会产生极大的焦虑。想消除这些想法和行为但又消除不了,感觉非常痛苦。

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做的全球疾病调查中发现,强迫症已成为15~44岁中青年人群中造成疾病负担最重的20种疾病之一。那么,青少年怎么预防强迫症呢?

1、每个人都会有强迫现象,这是非常正常的。当脑海中出现一些可怕的念头,或忍不住想做一些在旁人看来没必要的行为时,如“想从高楼跳下”,“想再检查一遍门有没有锁好”。不要太过担心,不要想着:“我怎么会有这种念头呢!我绝对不应该产生这种想法或不能这么做!”如果不那么在意,念头一闪而过,做也就做了,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如果太在意这些念头,想努力消除它们,反倒由于把注意力都往上面集中,造成心理困扰。

2、一般过于追求完美的人容易患上强迫症。对自身的优缺点有客观的评价,就不会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平时多关注自身的优点,多想做得成功的事情,逐渐建立自信。

3、碰到一时难以解决的事情时学会顺其自然。不钻牛角尖,学会接纳别人的观点,努力适应环境,用积极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

4、当自我调节不能解决问题时,积极寻求学校心理老师或校外心理医生的帮助。

不管是“假强迫”,随意给自己贴标签,扩大心理问题的严重性;还是认为心理疾病不是“病”,只要自我调节就能好转,都走了两个极端。大家遭遇的“假强迫”正是反映了人们对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关注、用心去了解它们。同学们都懂一些心理学知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遭遇“假强迫”的现象才会越来越少,心理素质才能得到切实提高。

☆我是崔平川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在金华

☆我擅长以下领域

网络成瘾、学业困难、人际交往困难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