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你有入职“不适症”吗?

随着新学年开学,一批新教师通过考试和招聘走上了教学岗位,开始了教育教学工作,然而他们中的一些“不适症”会以不同的表现浮出水面。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身体不适。总之,做为一名新教师,认真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谦虚的学习心态,一定会让你在教育岗位获得大家的尊重,从而实现自我的发展。

邓铁锁

随着新学年开学,一批新教师通过考试和招聘走上了教学岗位,开始了教育教学工作,然而他们中的一些“不适症”会以不同的表现浮出水面。

第一类:应届毕业上岗的新教师

     

根据往年的经验,从高等院校直接考入教师行列的应届毕业生往往表现出这样的一些不适:

1.不适应教育的人际圈子。从院校走入教育行业,是人生大的转折点。在大学里面同学之间的关系是单纯的,而社会却是一个复杂的圈子。进入教育界,面对的都是比自己年龄大的老师,再延续我们学生时代的说话行为方式,很难融入。一段时间后,就可能感觉到自己在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与大家格格不入。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身体不适。

   

2.不适应工作压力。农村和偏远地区小学教师普遍存在兼课现象,工作量大且还要从事繁重的学生管理工作。除了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进行课外辅导、认真组织考核的“五认真”教学要求外,还有各类被“规范化“了的德育工作、体卫工作、教育科研……都有书面材料要完成。频繁的冠名以“教学质量检测”的考试让每一位教师终年神经紧张。这样非常激烈的竞争环境,需要很强的抗压能力,应届毕业生习惯于松散的环境,在考核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3.眼高手低,频繁跳槽。大多数人上大学,就是为了找一个体面的工作,农村的学生尤为明显。曾经的天之骄子,曾经是父母的骄傲,今天却在一个比较辛苦的教师岗位,做着“孩子王”的工作,许多人往往接受不了这种心理落差,认为自己怀才不遇。于是不安心工作,总在寻求新的理想的岗位,于是频繁跳槽。

对此,应届毕业生可以试试以下办法:

1.踏上教学岗位以后,不要急于表现,不要乱拍马屁,更忌说三道四。因为你还不了解学校人际的关系,很可能因为一句话影响了大家对你的看法。作为一个新人,手脚一定要勤快一点。比如打扫卫生,出去跑腿的活可以多干一些。

2.虚心学习,不懂就问。很多人都碍于面子,或者是因为同事不冷不热得态度,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就想当然的做主了,结果把事情办糟了。在学校工作方面,有一些失误是无法修复的,有可能造成大的损失。所以一定不要太看重个人的面子,应该做到虚心学习,不懂就问。

3.不要过于看重得失。实际上,应届生刚步入教师行业,

没有工作经验,对学校来说,是需要培训成本的。而这些培训实践的机会,将转化为你以后的隐形资本。所以作为刚毕业的学生,应该更注重工作本身的锻炼机会,而不要把辛苦付出看得过重。只有当你真正掌握专业能力的时候,就是你最大的收获。

   

第二类:重返职场的妈妈教师

对于这个特定的群体来说,虽然她们已身为人母,但通过招聘考试赢得了做教师的机会,对于她们来说走上教师岗位,往往会遭遇以下几种尴尬:

首先,做新教师时,由于要考虑到照顾孩子和家庭的问题,往往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其次,生完孩子当全职妈妈,存在几年职业空窗期,和社会、职场有所脱节,对于长期居家,突然重返职场的女性来说,她们常常以喝下午茶的心情来对待工作,这是需要调整的。

最后,面临年龄较大问题,在应聘具体学校时,学校环境、地理位置能否兼顾家庭生活等问题成为她们考虑的重要条件。

     

妈妈教师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

  

1.要自信,保持对工作的激情。要相信自己一定会克服困难,不要因为一点挫折而怀疑自己。俗话说:“人在职场,身不由己”,一旦你选择了做教师,你整个心情和思维的节奏都要加快一档。

2.学会宽容对待教师工作。社会普遍认为刚生完小孩的女性会分散精力在孩子身上,一般也不敢委以重任,这会让他们感到失落。但不妨换一种角度来思考问题,视自己为新手,放下架子,从零开始,这样更有利于学习,尽快适应新环境。

第三类:从其他行业转入的人

  

先做其他行业,招聘考试转入教育界的人,往往不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会用原来的思想方式和行为习惯来处理现在的工作,比较容易活在过去。

这一类人最重要的是摆正心态,认识到转岗做教师,就是一个新的开始。不管你在原来的行业多么优秀,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就,一切也必须从头开始。所以这个时候心态非常重要。不要把曾经的骄傲带到新的工作岗位。

但是转行的人比应届生有一个优势,那就是职场的关系和竞争比较清楚,而且年纪也比较大一些,有了一些社会阅历,更容易适应新的工作氛围,所以应该有充分的信心来处理好各类问题。

  

总之,做为一名新教师,认真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谦虚的学习心态,一定会让你在教育岗位获得大家的尊重,从而实现自我的发展。

☆我是邓铁锁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在晋中

☆我擅长以下领域

学生心理、情绪情感、亲子家庭

上一篇:性施虐与性受虐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