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罪》的读心术,其实90%的人会

电影《心理罪》放映之后,耳畔又开始响起的这样的声音,是的,是“又”。《心理罪》一出,好友约饭又掀起了一阵问题浪潮。当然了,心理工作者并不就是心理医生;读心术也并不是指知道你想的事件,更不是“穿越”似的看到你经历的事。而这项技能90%的人都会!

谢颖灵      

心理=读心?

电影《心理罪》放映之后,耳畔又开始响起的这样的声音,是的,是“又”。

以前,很多人听到我做心理工作的,立马睁大了像看见克隆羊的眼神盯着我,问“那你知道我现在在想什么吗?”《心理罪》一出,好友约饭又掀起了一阵问题浪潮。

你现在想的不就是——我要想点东西让这个家伙猜,没猜对,那我比心理医生还厉害。

当然了,心理工作者并不就是心理医生;读心术也并不是指知道你想的事件,更不是“穿越”似的看到你经历的事。

其实90%的人有读心的能力,只是没有发挥出来,平常生活中,应对身边的人,你掌握点“读心”,能减少不必要的吵架,或者是在吵架的时候,减少不必要的争辩时间,也或者,在争辩之后,减少不必要的怄气冷战。

读心读的是情绪

准确地说,我们读的其实并不是“心”,而是“情绪”,能够与他人的情绪感同身受的根源在于我们同为人,有共同的情绪和情感。而这项技能90%的人都会!

吵架后,她掉眼泪了,你知道她难过了,

下班后,他皱着眉头,你知道她受委屈了,

睡觉前,她发呆,你知道她有焦虑,

很多人其实都觉察到了对方的情绪,但是忽略了“读”,跳过了这个步骤,直接采取措施——问话,或者试图探讨解决办法。

比如,你问“别哭了,你到底要我怎么办?”她往往说“我不需要你怎么办,你走开”。

你问“今天上班发生了什么事”,他反而顶你一句“说了你也不懂”。

你问“你一直想事情,会更睡不着的”,她觉得“你根本不懂我”。好心关心,却被排斥,你也不高兴了吧。

如果你是TA的上司,当然可以不必共情,然而你们是伴侣、朋友、家人,是生活的搭档,搭档的情绪会影响到你生活快活不快活的,搭档的情绪很重要,你忽略它,那是跟自己的快活过不去。

通常生活中用上基本的“读心”技能呢,你需要注意三个步骤:

首先要开口“读”

其实,读心的第一步骤,你觉察到你的伴侣有情绪了,要第一时间把TA的情绪读出来,读出来,读出来!

也就是要嘴巴说出来,例如:

“你难过了,我让你伤心了。”

“你受委屈了。”

“你又开始担心一些事了,心里很堵。”

往往这个时候,对方会说“是的”或者点点头。

OK,到此为止,你已经成功地发出了读心招数的第一步骤了,之后,TA自己会选择是否马上开始跟你倾诉的,就算还没有做好准备开口,也不排斥你在身边陪着TA。

用词越精确,读心越娴熟

如果对方摇摇头继续不理你,你接下来怎么做呢。

正如你加班结束回到家,老公皱着眉在餐桌前沉思,你关心地问一句吃了没?他摇摇头,你再来一句,心情不好?我给你熬粥?他又摇摇头,这时候往往就失去耐心了,爱谁谁,老娘也累了一天了,你看都不看我一眼呢!

所以,一半的人只做到第一步,就半途而废,或者被自己的需求打断了耐心。

如果你所说的话,对方摇摇头,或者说“不是的”,

那好,进入读心大招第二步,猜词。

是的,你没看错,猜词!!!

要领是,把你刚才读出来的情绪词进行同义替换、正话反说!

还是用上述三个例子继续往下举例:

“我刚才跟你吵架让你很揪心。”

“亲爱的,你今天有事儿没别人理解。”

“宝宝,你有事情卡在心头了。”

吵架后女孩子会哭了,情绪有这些:生气、伤心、……感受词有:委屈、失望、难过、苦闷……这些词当中找近义词,不难吧?慢慢地练习,你猜词的精准度就越来越高,共情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这个时候,除了同义替换,再加上爱称:亲爱的,宝宝,心肝儿……,这句话的魔力就是升级版了。

共情之后,需要酝酿

说完一句话、做完一件事,就期待马上得到回应或成效,那是幼儿园小朋友的心态,学会延迟满足的成年人,是允许有时间酝酿的空间,也明白时间酝酿的重要作用。

所谓过尤不及,吵架了马上共情,顶多再加上一句道歉,让她缓一缓情绪,之后再强化道歉或者讲明理由,如果是下班回来的伴侣愁眉苦脸,你真的事先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那么说完情绪,做到了点到为止,就如第一步骤一样,把思考的时间留给对方,你递上一杯水,或者牵着TA的手,不再说多余的话。

当然了,别指望每次起冲突了都用读心招来让自己重新赢得她的心,用心经验平衡,规避犯错风险,才是细水长流相处的基本功,走心,比读心,更深得人心。

☆我是谢颖灵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在福州

☆我擅长以下领域

恋爱心理、性心理、情感分析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