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得了“苦中苦”,为什么没成为“人上人”

然而生活中,许多人吃得,而且肯吃苦中苦,却没有成为人上人。社会变革的今天,我们诧异地发现:肯吃苦中苦,难成人上人。我们先了解一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话所处的语境。而在当今社会依然秉承“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一理念的人,潜意识里似乎已经沾染了不少书呆子气。

邵辉

古语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然而生活中,许多人吃得,而且肯吃苦中苦,却没有成为人上人。最终,他们变得沮丧、挫败、绝望、自暴自弃、愤世嫉俗。社会变革的今天,我们诧异地发现:肯吃苦中苦,难成人上人。为何会如此呢?

我们先了解一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话所处的语境。它出自于明·冯梦龙的《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

公子自思:“可怎么处他?”走出门来,只见大门上挂着一联对子:“十年受尽窗前苦,一举成名天下闻。”“这是我公公作下的对联。他中举会试,官到侍郎。后来咱爹爹在此读书,官到尚书。我今在此读书,亦要攀龙附凤,以继前人之志。”又见二门上有一联对子:“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

可见,这是出自于读书人的语境。在当时自然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结构单一,人们的精神生活路径几乎是唯一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实现的途径是:学而优则仕,也就是读书。读的书也相对枯燥,仅限于《四书》、《五经》等。在“一朝金榜题名时,十年身到凤凰池”的巨大诱惑下,在读书这条艰苦的道路上,他们不仅需要自我激励,更需要不断锤炼心志。于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个金科玉律就应运而生。

因为有了既定的目标和路线,这种方法被古代那些穷书生用来一夜逆袭并屡试不爽。因而具有了巨大的精神力量。

可是,现代社会不一样。它是多元化的,成功的定义有很多种,成功的途径也有很多种。不能只靠读书学习了,而且,引领社会发展的不再是道统继承和知识占有,而是对知识的应用和创造,即技能和创新。

而在当今社会依然秉承“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一理念的人,潜意识里似乎已经沾染了不少书呆子气。这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了。

从人类精神指向看,古代社会是内求的,现代社会是外求的。

当我们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时,其实也暗含了我们面对苦难时的应对方式。这话的意思是,我要通过"吃"的方式把压力给消化掉,从精神分析角度看,这是一种向内的攻击或压抑。它是一种消极的防御机制,使用过多会损害心理健康。当今社会,更多的是轻而易举的富足,吃尽了苦却吃力不讨好的却也不少见。

一、吃了苦,没幸福

2004年的马加爵事件震惊全国。一个来自贫寒乡村的优秀孩子,刻苦学习(从小都是优等生),忍饥挨饿(一天两个馒头一壶水),磨砺意志(一年四季都洗冷水澡,坚持高强度体育锻炼),可谓是在践行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一信条。然而,生活境遇中,马加爵并没有成为人上人,反而是一个处处感觉低人一等,时时被人挤兑讽刺的一个人。结果,在自尊被践踏和良好自我感破灭时,他绝望了,举起了愤怒的大锤。

我们不知道,如果在很多年前有人告诉马加爵“吃得苦中苦和方为人上人”两者没有半毛钱关系的话,他还会不会有那么大的心理落差?

二、肯吃苦,会更苦

我们常常给自己猛灌鸡汤:“每一种痛苦经历都是一笔财富。”“你现在处境不好,是因为上帝要给你更好的。”“苦难是一所好学校。”“受得了多大的苦,就能享多大的福。”“年轻辛苦,老来幸福”……

然而,在心理咨询中,我们发现那些被心理问题折磨的来访者,他们所受的苦常人很难体会和想象得到。他们大都表现出了超强的吃苦能力,但是,结果却并没有好起来,而是痛苦生成了更大的痛苦,不幸制造了更多的不幸。甚至从某种角度来讲,他们的问题就是太能吃苦。他们在精神之路苦行着,越走越累,最后精疲力尽,绝望、自虐、自杀。

总之,可谓是吃得了苦中苦,却没做成人上人。

与之鲜明对比的是,那些不愿吃苦的来访者,他们或主动求助,或放弃抵抗,最终的结果是,少吃了些苦头,学会了自我关怀,尝到了生活的甜头。

从心理学上来看,我们的心理问题是由于内心的冲突和压抑造成的。而我们选择跟自己较劲,与思想斗争,这无疑是巨大的心力内耗。久而久之,会让自己心身俱疲。这样的吃苦无异于自虐。

三、对吃苦成瘾-习得性无助

人都有享乐的本能需要,然而有的人却习惯吃苦。似乎日子好过一点就会让他们变得不安。很多农村的老人,从小吃惯了苦,子女长大后有能力接他们去城里享福,他们反而适应不了那种享乐的生活,而更喜欢回到农村去吃苦。有的两口子,生活总不太平,似乎平静一段时间就要闹上一闹,好像在他们看来日子过得和谐、平静是危险,不踏实。可能中国人的骨子里早已被种下了一些谶言,比如“福兮,祸之所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使得国人对快乐有一种畏惧和禁忌,反之,他们更乐意吃苦。“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几千年来,文人推崇吃苦精神,统治者为了奴化人民更是大力讴歌。如鲁迅所知,国人因为奴性意识深重,最大的心愿莫过于能做“太平犬”了。事实上,心理学上把这种沉迷于痛苦的现象称之为“习得性无助”。

心理学家塞利在1967年做了一个实验。他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铃声一响,就给狗施加难以忍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于是在笼子里狂奔,屎滚尿流,惊恐哀叫。多次实验后,铃声一响,狗就趴在地上,惊恐哀叫,也不狂奔。后来实验者在给电击前,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倒地呻吟和颤抖。它们似乎丧失逃跑的本能。

它本来可以主动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种无助感是后来学习的,所以心理学家称之为“习得性无助”。其实,习得性无助现象在人类身上也普遍存在。

在电影《心灵捕手》中,来自贫民窟的主人公威尔,拥有天才般的智慧,却不敢让自己过上“正常”生活,在大学里做着清洁工的工作,平日里喝酒、泡妞、卖弄聪明。后来因为随意解答了世界数学难题而结识数学家蓝勃教授,蓝勃教授期望威尔能重视并发挥自己的天赋异禀,不再恶作剧、耍蠢、吹擂而浪费生命;最终在其大学好友尚恩的心理辅导下,威尔开启了自己的新生,有了优秀可人的女友和令人艳羡的工作。为什么天才似乎更喜欢吃苦,而不愿意过上好日子呢?

这种行为有点类似于成瘾,虽然知道有害,却不断地重复。比如在个案中,有的女性,学识能力均卓著,却频频爱上渣男。这让人不解,为什么她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而要去选择一条苦难之路呢?原来,在她小时候,家庭环境非常的恶劣,父亲瘫倒在床,妈妈跟别人私奔,她和父亲相依为命,母亲的缺位,使得她更渴望伟大、无私的母爱,她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父亲,俨然母亲照顾着孩子。所以成年后,她不自觉把这种模式带入与异性相处中。于是,越是可怜、落魄的男人越能激发她的爱欲,她辛苦的付出、牺牲,换来的确实背叛和伤害。

事实上,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对痛苦成瘾”的倾向。改变这种对痛苦成瘾的状态,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加幸福的经验,淡化吃苦的体验,改变习得性无助。因为幸福生成幸福,不幸制造不幸。

四、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吃苦会强化一个人的奴性

1973年8月23日,两名有前科的罪JanErikOlsson与ClarkOlofsson,在意图抢劫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内最大的一家银行失败后,挟持了四位银行职员,在警方与歹徒僵持了130个小时之后,因歹徒放弃而结束。然而这起事件发生后几个月,这四名遭受挟持的银行职员,仍然对绑架他们的人显露出怜悯的情感,他们拒绝在法院指控这些绑匪,甚至还为他们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他们都表明并不痛恨歹徒,并表达他们对歹徒非但没有伤害他们却对他们照顾的感激,并对警察采取敌对态度。更甚者,人质中一名女职员Christian竟然还爱上劫匪Olofsson,并与他在服刑期间订婚。这似乎在表明,吃苦会让人产生受虐倾向,甚至情感倒错。

后来,人们发现这种被研究学者称为“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事件,令人惊讶的普遍。这种症候群的例子见诸于各种不同的经验中,从集中营的囚犯、战俘、受虐妇女与乱伦的受害者,都可能发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体验。包括发生在美国的琼斯教主案和中国的邪教自焚案也是如此。

看上去,人性能承受的苦难似乎有一条脆弱的底线。一个人沉迷于苦难,久而久之就会沦为苦难的奴隶,失去对苦难的抵抗力。它其实是一种心理的认同机制。

我们越想着吃苦,就越安于吃苦。越安于吃苦,就越能吃苦。越能吃苦,就越不能幸福。这既有吸引力法则的缘故,又是自我实现的预言。人生的目的是让自己幸福,但这个过程同样也应该是轻松、快乐的,我们没有必要把自己搞得那么苦逼。

☆我是邵辉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在汉中

☆我擅长以下领域

情绪障碍、亲子教育、职业辅导

下一篇:性、暴力与体育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