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离你有多远?

随着大众对抑郁症的了解,知道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抑郁症的发病率很高,几乎每7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抑郁症患者。其中工作的年轻人群由于社会压力大、工作节奏快等原因患抑郁症比例逐年上升,但很多人却因为害怕用药、不愿公开而拖延就诊,延误病情。

张晗

在当今这个格外令人浮躁和沉重的年代里,患抑郁症似乎成了一种时尚,其流行程度甚至超过了感冒和发烧。随着大众对抑郁症的了解,知道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抑郁症的发病率很高,几乎每7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抑郁症患者。其中工作的年轻人群由于社会压力大、工作节奏快等原因患抑郁症比例逐年上升,但很多人却因为害怕用药、不愿公开而拖延就诊,延误病情。

现代社会竞争比较激烈、工作任务繁重、生活节奏过快、心理压力过大等,这些是造成抑郁人数比例相对更高的原因所在。而生活中的失恋、离婚、失业或者是财务危机等事件往往成为诱发抑郁症的导火索。

记得昨天约的摄影师拍摄,摄影师问我是哪个领域的行家,我说是心理学领域。他就很好奇地问:是不是我能一眼看穿他的想法?现在来看心理医生的是不是都是抑郁症?

可见,普罗大众对心理学有一定的认识,也有一定的误解。不过随着媒体宣传,对抑郁症的了解还是很普及的。

在中国的诊断标准CCMD-3中,抑郁症的标准是: 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5中,写到:重性抑郁障碍,在同一个2周时期内,出现5项以上症状,表现出先前功能相比不同的变化,其中至少一项是心境抑郁或丧失兴趣或愉悦感。这些症状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的生理效应,或那些能够归因于其他躯体疾病。这些症状引起临床意义的痛苦,导致社交、职业或者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抑郁症诊断里的症状标准:睡眠困难,无法工作或专注,感到生活无意义。

抑郁症的标志特征是一种觉得生活无意义的感觉或态度,感到生活无意义是一种指征,表明来访者对自我的感知觉不再完整统一,无法集中于任何的企图心和理想。

抑郁症使你的生活和人际关系像一团乱麻,它使你缺乏基本的自信和自尊,它使你白天忧心忡忡,夜晚充满恐惧。

它使你头脑迟缓,不能正常思考交谈,它让你体验不到生命精彩的可能性,性爱的欢愉,音乐的美妙,生活的欢笑和泪水。它让你体验衰老、脆弱,甚至死亡的步步紧逼。

失去的时光、毁掉的人际关系是无法找回的,对自己和他人的伤害常常是无法弥补的,而当死亡和疯狂成为唯一选择时,从药物的控制中解脱也就失去本来的意义。

抑郁症歪曲了患者的情绪和思维,很多时候甚至会摧毁他们求生的渴望。这种疾病是生理性的,而人们却在心理上体验它。

抑郁症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一方面给人们带来快乐,并使他们拥有异于常人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带来无法忍受的痛苦,以及偶尔发生的自杀。

抑郁症有无数种症状,他们都是为了努力规避无助感,努力获得支持和援助以重建其生活意义,换言之,是要重新找回自我的方向感。

在抑郁症的治疗中,消除症状不应该成为治疗的首要目标,而且症状和不适感得以排除,也不一定意味着疾病就此终结。

在抑郁症病人前来求助时,回应策略是要帮助他重新获得一种行为能力,其行为的目标指向自我重建,而不是自我毁灭。

抑郁症如何治疗?首先要服用相应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像新的百忧解,然后配合相应的心理咨询做心理治疗。抑郁症的治疗疗程相对漫长。

尽管心理治疗师有时候被看成是“关心问题的医生”,然而解决问题绝不是心理治疗师该做的一件事--至少在绝大多数场合里不是,治疗师做的事情是增强来访者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来访者便不仅能针对其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善,而且,在面对生活中的其他领域时,也能做好充分的准备。既在生活中有更多收获,又能为生活付出更多。

无论一个人的驾驶技术有多好,假如他无视交通标志信号,反向驶入单行道,那么结局恐怕就会是灾难性的。向心理治疗师寻求帮助的人,在某种程度上就像这样的司机。

来访者所提供的主诉,通常只是一种最终的结果,出现这一结果是因为他既不能理解,也无法整理他不断接收到的一连串讯息。

来访者会遇到困难,这一点也不令人感到惊讶,真正令人惊讶,也令人更有兴趣加以探索的是:他为什么没有变得更加糟糕?

当来访者谈论着他相信是什么原因造成他的不快乐时,他也在不知不觉地提供线索,帮助我们了解其困难的真正根源。

治疗师必须对来访者所提供的信息保持警觉,也必须为这些信息最终得以呈现,留出足够的时间。

有时来访者会提出要求,希望治疗师能采取某些措施,帮他处理其主诉中那些迫切的痛苦,但治疗师不能因此扛起责任,匆忙采取行动。

治疗师需要向来访者传达以下观点:治疗师的首要考量,必然会跟来访者的主张有所不同。通常在心理治疗中,最好的也是最容易的处理方式,就是对此直接加以说明。

担心来访者会对这一真相作出负面的回应,其实反映了治疗师害怕接触失望。

治疗师如果承认了自己无法扭转一桩不幸的婚姻,或者无法通过专业引导来帮助来访者发现自我,又或者承认无法去缓解另外一个什么人的难过心情,来访者如果因此而离治疗师而去,似乎人们更容易接受。

但是治疗师之所以能够帮助来访者,是基于来访者能够允许治疗师去了解他。

人们也能够理解,来访者的症状只有放到其生活(过去的和现在的)的大背景中加以审视时,才能显现出意义。

当无休无尽的悲伤情绪为来访者的生命带来不一样的知觉、感受和思考。

当来访者因为爱和药物的支持,重新感受到正常的自己时,来访者不会对生命感到倦怠,总会活出不一样的精彩!

☆我是张晗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在北京

☆我擅长以下领域

亲密关系、个人成长、职业生涯规划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