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乖孩子背后,或是与死亡的较量

留学生事件的背后,也许是中国家庭教育问题的缩影,孩子是独立的个人,既不附属于父母更不是父母达成梦想的工具。完全以孩子为中心失去自我,所有的感情精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是很多中国父母爱孩子的方式。

郝晓瑞

前段时间,关于留学生的极端新闻接二连三。先是“中国留学生杀母分尸,尸块藏冰箱内数月”,紧接着“女留学生加州身亡,留遗书自杀”,前些天又看到“中国女留学生死于日本公寓浴室,冰箱藏婴儿尸体”,可以说每一个都足以震撼,让人汗颜。

近年来,留学生的精神状况一直是各方关注重点,背负移居异国新环境和学业压力,若再遇到变故,一些内心不够成熟的留学生容易在冲动刺激下,自杀或者是伤害至亲之人,犯下无法弥补的大错。

这些极端行为的发生是否有一定的共性?他们在国外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心路历程呢?

01 优秀,真的那么重要吗?

能出国往往说明这些人很优秀,父母对他们的期望也会很高,同样他们从小就比同龄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学习,所以很多留学生表面给人感觉很阳光、自信,可不能言说的心理压力往往是不为人知的,父母也因此很容易忽略孩子的内心世界。

中国的父母都太爱面子了。都觉得孩子出国了,自己很有面子,实际上中国的孩子到了国外,会发现很多国内看不到的东西,比如外国的教育体制、国外的生活氛围、中国的孩子很想融入外国的朋友圈子,但最后发现很难融入,从小在中国接受的教育让他们不善于表达自己,不够勇敢,不够有创造精神等,让他们深深有一种孤独感。

另外,他们需要更加努力地制定目标,更加努力地实现理想,因为国内父母为了供自己留学特别辛苦,他们不能让父母失望,不能让自己回国时没有施展,不能让亲朋好友看不起。

在加州自杀的美国留学生的最后一条微博这样写道:世界是美好的,而我是个不堪重负的胆小鬼,所以选择了退缩和逃避。生存还是死亡,理由有且只应有一个,就是自己本身值不值得生存,有没有资格生存。文末,她说她无法承受生命给予她的重量,并希望她爱的人一切安好,好好生活。

据悉,这位女留学生所修专业是心理学,我相信她学心理学一定也是为自己找出路,最后选择了离开,似乎没有其他的原因,但一句“无法承受生命的重量”也许说明了一切。

这让我想起2005年发生在广州的一起大学生弑父案,当时警方在他家里发现了两本日记,详尽地记录了这个大学生三年来的心路历程,当时有分析说他的日记堪称“目标日记”,因为绝大多数日记都是在树立目标,他要求自己在学习、游泳、电脑、篮球、小提琴、奥数等方方面面都“让人刮目相看”。他的父亲也是这么地要求他,希望他变得更优秀。

但在追求这些目标的同时,往往会有两个结果:第一,任何进步都只能给他带来很短暂的快乐,只要还有人比他强,他就会有挫败感;第二,一产生挫败感,他就会立即树立一个更艰巨、更远大的新目标,这会导致一个恶果:新的目标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最终成了不能承受的重量,并最终被这目标所摧毁。

小时候,父母必须施加压力,我们才有压力。但当“内在的父母”形成后,不需要父母在场,我们一样会感受到压力。只不过,这不再是一个外部过程,而是一个内部过程。

一个健康的人,“内在的小孩”会不断成长,不断地自己解决难题,并最终爱上自己的力量,也爱上这个探索的过程。

而一旦“内在小孩”的成长赶不上“内在父母”的期待和要求,力量就会越来越弱,最终可能到抑郁的状态,因为那个“优秀的自己”变得像一个异化的物一样触摸不到,遥不可及。

02 完美的乖孩子并不完美

可以说,中国的孩子大部分都是乖孩子,小时候听妈妈的话乖乖地不能乱跑,上学时听老师的话乖乖地学习,毕业后还听父母的话乖乖地工作,然后乖乖地结婚生子。

似乎一切像提前安排好的一样,按部就班地进行着,一旦到一个阶段不做那个阶段该做的事,不完成那个阶段的任务,父母就会很焦虑,孩子也会变得焦虑。

就像弑母分尸的那个留学生龚宇伟,大学同学眼中的他“善良、聪明、有人缘、学习成绩很好”,邻居眼中的他“很孝顺,和母亲关系很好”,母亲龚柳云令同事印象最深的是她“深深以儿子为傲”,在外人眼中母慈子孝且都是优秀的人,这在中国可以说是非常典型的形象。可他们的内在都在经历什么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据媒体报道,龚宇伟在国外与母亲相依为伴,长期的学习生涯可能让他有了想早点踏入社会的愿望,而母亲则更希望他继续深造。母子二人争议的点就在于是否应该继续学业,儿子龚宇伟希望结束求学开始工作,母亲却坚定的持相反意见,终于在两人再一次的争吵中引发血案。

母亲是无私的,可有时也是专横而霸道的,作为一个20多岁的成年人,龚宇伟早就应当拥有自主决定自己未来的决定权,可是母亲却不想放手。

这样的母亲或者说家长在中国社会并不少见。他们以孩子为中心,将自己所有时间精力、物力财力全部集中到孩子身上,也将自己想实现的生活与目标转移到孩子身上,后半生的荣辱都捆绑到孩子身上,以子为荣亦以子耻为耻,望子成龙身、望女成凤。

作为子女,本能上又是爱父母的,他们只能变成父母眼中“乖孩子”,只能做得最好成为父母的荣光,甚至将自己“打造”成父母的骄傲,可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乖孩子,是不能提高求的,不能发出声音的孩子。健康的孩子,是有活力的孩子,而活力的展现方式就是发出他的高兴与不高兴的声音,提出他合理或不合理的要求。

所以,乖孩子意味着一定程度压抑自己的想法、需要、追求和情绪。或许,龚宇伟和很多孩子一样,从小被父母否定、斥责的时候,不能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愤怒,但这并不是说,愤怒就没有了,这些愤怒只是被压抑到内心深处而已,越不表达,意味着被压抑的越多,那么一旦爆发,就是摧毁性的。很多惨案,常是内向的“好人”所为,正是这个道理。

做父母的,必须意识到,并不是说,生了孩子,做了父母,他们就永远是正确的,无论怎么做,对孩子都是爱。他们与孩子的关系,其实和普通的人际关系有很大的类似之处,你给孩子温暖,孩子就会感觉到爱,你否定、斥责孩子,孩子就会感觉到冰冷和伤害,以及不满和愤怒。

乖孩子,有时看似完美,其实脆弱无比。

03 每个人都渴望走向更宽广的世界

曾经一个孩子自述到:“父母每天都会管束干涉我的行为,让我觉得被人束缚着,如果不杀死他们,我就无法向前发展。”

从婴儿、幼儿、少年到青少年,再到成年,这里有一个基本的生命轨迹,就是不断地走向更宽广的世界,最终离开家,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他的世界变得越来越狭窄,就违背了一个人的成长之路,此时就会出现对自我的怀疑和攻击,向内的攻击可能会导致自杀,向外的攻击可能会导致他杀,而如果一个人的世界狭窄到只有妈妈,那么,弑母也变成了可能。

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读书最重要的是提供了一个环境,一个可以走出家门进入社会的途径。从心理学上而言,这被称为社会化过程,即一个孩子从狭窄的家庭走出来,从最初的与父母的关系,逐渐走向更宽广的世界,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社会关系。有了这些关系,就意味着有了自己的一个世界,有了这个世界,就不会有那么强烈的束缚感。

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每个人又都会分化出两个自我:“情感的我”和“理智的我”。“情感的我”是我们心理能量的源泉,而“理智的我”可以规划这些能量,以让我们合理地运用能量。

既然是能量,就有用完的时候,需要可持续地利用,过早的消耗后面可能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当“情感的我”不能再支撑“理智的我”的时候,悲剧就发生了。

留学生事件的背后,也许是中国家庭教育问题的缩影,孩子是独立的个人,既不附属于父母更不是父母达成梦想的工具。完全以孩子为中心失去自我,所有的感情精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是很多中国父母爱孩子的方式。

这样的“爱”无论对父母还是孩子都百害而无一利,要么孩子成为不能独立的事事需要父母的“巨婴”,要么就是像本文中留学生中出现的极端情况,还有一种更好点的,孩子长大之后以上学、工作、结婚等一切可以利用的理由远离父母。

所以,我想说,鸟大了要飞,父母应该做的只有放手。你脚下的路,属于你要走的,你就必须要走完,因为,那路也是你成长的一部分!

☆我是郝晓瑞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在北京

☆我擅长以下领域

婚姻情感、学生成长、情绪压力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