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爱你”为理由替你选择,都是蓄意伤害

片中没有交代,可以推测是女医生陈姗姗对张代晨处理伤口的时候细心的问话得知是孕妇,然后转告沈警官。目睹这份“奇怪”生更发芽的,是陈姗姗,影片中最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试问,世间人人,有多少人正在以“我爱你”为理由,蓄意伤害着对方。

老资料网fuzhou心理咨询专家 谢颖灵

《记忆大师》影片主线很过瘾,峰回路转,但是细节刻画颇有瑕疵,心理好剧,细节中流露的人性欲望,往往是比主线更耐人寻味的,对于细腻情感有偏好的我,忍不住“吹毛求疵”以一文表达看法,只针对电影本身,无关原著,有不同好,欢迎点评。

一、牛刀小试

首先,警官怎么会知道江丰的太太怀孕了?

片中没有交代,可以推测是女医生陈姗姗对张代晨处理伤口的时候细心的问话得知是孕妇,然后转告沈警官。当然,这只是开胃小case。

二、爱的代价

其次,女医生陈姗姗为什么愿意配合警官把张代晨引到老房子?

对于清醒的正常人来讲,我们会把正遭受严重家暴的亲近之人带到私宅隐藏,是于情于理都讲得通的,但只是怀疑江丰以后可能会施暴,就要带张代晨去私宅,试问,正常人会因为“自由联想”而爱心泛滥,而这么对一位陌生女客户么?更何况是一名老手警察在爱心泛滥。好生奇怪。

目睹这份“奇怪”生更发芽的,是陈姗姗,影片中最具神秘色彩的人物。

陈姗姗作为警所女医生,常年与沈警官共事,看到平时秉公办事的沈警官对待这位客户过度防备,反差对比,却不出面质疑,是在隐瞒什么?这是一点。第二,哪怕觉得沈警官因为李慧兰的死而“过度”保护张代晨,那么作为医生,更应该警觉沈警官是不是出现应激性心理障碍了。还有第三点,从业这么多年的沈警官对命案早已见怪不怪,心理阈值应是比较高的,不容易出现“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情况,一旦出现,必然不简单,更应该第一时间把疑虑告诉沈警官的搭档,防范于未然。当然还有第四点!在音乐会结束后,江丰逃到会场暗中给陈姗姗打电话,陈姗姗惊讶于江丰怎么会有自己的手机号码,惊讶归惊讶,惊讶完也就pass了,居然没有去查证或者找江丰对峙,而是约张代晨第二天早上去逛花市,这样刻意的“不了了之”,实在可疑。

有了这三点,陈姗姗居然继续暗中配合沈警官,如果不是脑子进水了,那么就只能说明——女医生暗恋沈警官,噢不,应该是明恋!明恋,才能被沈警官利用,观众说陈姗姗是史上最美背黑锅女医生,然而,我读出的,却是一枚为情所困而选择包庇情郎的自我毁灭。

于此可见,在感情面前,我们经常犯下一个错误——资源兑换,“我愿意为他付出我能做的,我愿意为他折损我的利益,不求回报”真的不求回报么?看到他为了来牟取你的利益,而来见你,对你说谢谢,你内心没有欢愉?其实所谓的“不求回报”,依然是在换得难得见面的机会,寥寥的对话机会。

当面对Ta,自己的自尊准线下降以后,对Ta的兑现条件也降低了,甚至投入的兑现成本更高了,相当于原来是一换一,现在愿意10换1,甚至10换0.1,此时,兑换不匹配产生的压力,本是攻击力,但潜意识为了把攻击力转移,便造出了合理化观念,即“我在为爱无私奉献”,意识影响情绪,情绪推动行为,这个合理化意识使得攻击力转化成了悲凉、自恋情绪,并且继续投入成本,理智下降,维持着不公平交易。长期继续,积压的攻击力将会有爆发的一天,甚至这份创伤发展成人格缺陷。

陈姗姗,这个最具有批判和论点的角色,或许已经隐隐觉得沈警官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却为他隐瞒,或许一开始是“情非得已”,但渐渐成为“蓄意为之”,有了她的这样的感情,才有故事的层层迭代。当然,她也在戳着我们的情感软肋:单恋和分手后留恋旧人的朋友们,到底是Ta狠心抛弃了你,还是你一开始狠心抛弃了自尊?

三、我爱你

好的,我们继续。

剧情还有一个点,我堪称这是本影片剖析心理真相的高潮点,那就是小时候的沈警官取药片的场景。

帮别人取止痛片的时候,正常思维是无意中抓取到安眠药,放回去了,再取止痛药,但刚才的“无意”调动起了“灵感”,继而把止痛药放回去,重新有意地拿了安眠药,这样显得“杀人意识”被无意激发的,更富有人情味,也凸显了孩童思考问题的偏激,缺乏理性。

但是,镜头演绎不按套路出牌,小小沈是已经取对了止痛药,却特地放回,才摸出安眠药,动作虽然缓慢而颤抖,却是坚定而刻意,刻画了“蓄意而为”的杀意,看到这一幕,我不寒而栗,取药先后这一小小的差别,其实是无意的偏激和蓄意谋杀的巨大差别!

小小的身体,隐含了坚定的毁灭力,却在母亲死后,久久伫立恸哭,有的观众觉得害人了还后悔,太矫揉造作,只是为了显得悲伤、不舍么?不,其实更是刻画因爱生恨的人格扭曲,男孩的哭,哭的是自己想掌控生命轨迹的欲望,已经控制不了。 我想掌握你的生与死,所以我戴上了“我爱你”的借口,我替你选择了死,满足我的控制欲,而让你的身体去独自承受死的绝望。

我不知道这个细节的解读,导演是否是如此斟酌过,就算没有,只是轻描淡写地节约人物动作,只安排取了两次药品,那么于我而言,留下这么个“缺口”,却使得影片在我心里更显可爱,给予我“意淫”人性的空间。试问,世间人人,有多少人正在以“我爱你”为理由,蓄意伤害着对方。

四、遗留谜团

最后,还有一个值得继续甄别的心理谜团。在花房的较量,既然要嫁祸给医生并枪杀黄渤,为何不在三个人都昏迷的时候就毙了江丰和女医生,而要等三个人都清醒了,才抢指黄渤,让自己最费力地折腾。这样,即时计划得逞了,张代晨也目睹了一些,岂不是个会去报案的隐患么?!

对此,我给自己的安慰是:剧情需要嘛,四人对峙的情感流露最为牵动观众的心。只是于我,总有那么点“心理博弈之战”不够犀利干脆的遗憾感。

☆我是谢颖灵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在福州

☆我擅长以下领域

恋爱心理、性心理、情感分析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