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和孩子好好说话吗

雪,小我几岁,一个很健谈的4岁男娃妈。因为离家远每天起早贪黑的奔波于半个北京城的距离。从她的语气中,我听到和儿子在一起的美好。她说,她不愿意让老人帮她带孩子,因为她觉得他们不会带,他们给孩子的只有吃喝,他们对孩子急躁还有指责;其实孩子很好“骗”的,只要你想办法就可以让他自己做得好好的。你愿意和你的孩子,好好说话吗?

崔伟

雪,小我几岁,一个很健谈的4岁男娃妈。因为离家远每天起早贪黑的奔波于半个北京城的距离。


那天相遇,无意间聊起了孩子。我说经常看到你在朋友圈更新带孩子出去玩的照片呀。她说,我特别重视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我知道我在家时间短,所以一有空一定会带孩子出去玩儿,我珍惜和他在一起的每时每刻。从她的语气中,我听到和儿子在一起的美好。

她说,她不愿意让老人帮她带孩子,因为她觉得他们不会带,他们给孩子的只有吃喝,他们对孩子急躁还有指责;其实孩子很好“骗”的,只要你想办法就可以让他自己做得好好的。她举了一个例子给我。早上孩子没能准时起床,因为要上幼儿园,老人急匆匆的过来叫:“赶紧起床啦,要迟到了,太阳都晒屁股了!”娃在床上翻了个身,蠕动了下小屁股,眨巴眨巴眼睛,似乎没有要起来的意思。妈妈走出厨房,看到娃还没有起床,便坐到娃床边轻轻的告诉他:昨晚爸爸带回了你最喜欢吃的那种带巧克力的小饼干,而且有好多,你愿不愿意带一些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起吃啊?娃听了一下子睁开眼睛,一骨碌就起床了,还嘟囔着,妈妈多给我带一些吧,好多小朋友呢。雪说,只要你想办法,他就能听你的话。这是一个小小的例子,生活中很常见。

老人带孩子的那些招数在讲究育儿方式的今天,好像已经不那么适合了。雪说,我不愿意孩子在批评声中长大。她又给我讲了一个请家长的故事。头天晚上老人告诉雪幼儿园老师让她送娃时去一趟办公室。雪知道娃可能在幼儿园有事了,但她没有问娃。第二天一早,在门口,娃抱着妈妈大腿说:“今天可不可以不让爸爸送我去幼儿园,妈妈送我好不好?”雪看一眼爸爸,问娃:“为什么今天不让爸爸送呢?”娃依旧紧抱着妈妈的腿,怯生生的说:“昨天老师跟我说让您去一趟。”准备穿衣服的爸爸一听这话:“你是不是惹事了,打人了吗?”娃吧嗒吧嗒眼睛看看爸爸,跟妈妈说:“妈妈今天送我好不好。我没打人,我是想跟他玩儿,我从后面想抱他,也不知道怎么他就摔倒了,鼻子出血了”。娃的眼神里充满了委屈。“妈妈,我不是故意的,我不小心。”雪,蹲下身:“妈妈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你是想和小朋友玩,妈妈今天陪你去幼儿园找老师说。你要答应妈妈以后和小朋友玩的时候轻一点,不要从后面抱小朋友,小朋友看不到会害怕的,好不好?”娃点头:“恩,妈妈,以后我不会了。我可不可以带一个玩具给他,我们一起玩?”雪知道幼儿园不许孩子把玩具带进去的,可她答应了娃的请求。

幼儿园门口,老师迎接每个孩子进园。雪早早的给老师使眼色、指指娃手里的玩具,摇头,意思说让老师告诉他不能把玩具带进幼儿园。老师心领神会。雪弯下腰对娃说:“妈妈知道你是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你心爱的玩具,可是幼儿园不让带玩具进去的,等下午接你的时候,妈妈带着它来接你,你和小朋友一起回家的路上玩一会儿,好不好?”娃点头,跑进幼儿园了。雪说,孩子自己主动说了,也知道自己错了,就不要再责怪他了。

和孩子的沟通是一门学问,需要家长慢慢来学习。也许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的爸爸妈妈会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教育我们、训斥我们。时间久了,我们习惯了那样严厉的沟通方式,虽然有时候我们也会感觉到不舒服,可还是会认为家长就该有家长的样子。听完雪的故事,我有欣喜的感觉,所以特别想写出来。当孩子能够表达自己的时候,他们希望在和爸爸妈妈的沟通中,获得肯定和赞扬,这也是获得尊重的需要。孩子希望爸爸妈妈听到的他/她的声音,看到他/她的感受,被“看见”的感觉是他们需要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逐渐学会接纳,也会培养出主动性和独立性,孩子需要通过沟通得到理解和帮助。

那么,如何和孩子更有效的沟通呢?从雪的故事里面不难看出,以孩子的角度看待事件,从孩子的兴趣出发,相信孩子,不带任何评判和预设,和孩子做平等的沟通,和孩子好好说话。当你表示出愿意听他/她说,他/她就会告诉你。你的预设会干扰到孩子自己的判断,久了会影响到他/她的独立处事能力。所以,好好和孩子说话,在听到、看到他/她以后,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引导就可以了。孩子好好跟你说话,藏着他/她对你的信任;你跟孩子好好说话,藏着你对他/她的深爱。


你愿意和你的孩子,好好说话吗?

☆我是崔伟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在北京

☆我擅长以下领域

情感问题、情绪疏导、人际关系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