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不接纳”

在知乎上一个学生问:心理咨询师总会说接纳,那到底什么是接纳,我就是没办法接纳负性情绪。接纳这个词其实在生活中被用得太多;接纳这个,接纳那个,但似乎不同时候意思也不一样。接纳,接受,纳入。从行为学的角度而言,每一个反应发生在我们身上都是有意义的,选择不接纳背后存在“不接纳的意义”。

老资料网wuhan心理咨询专家 马鑫

写这篇文章,来源于一次经历。在知乎上一个学生问:心理咨询师总会说接纳,那到底什么是接纳,我就是没办法接纳负性情绪。一时间我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接纳这个词其实在生活中被用得太多;接纳这个,接纳那个,但似乎不同时候意思也不一样。举几个例子:

一个被遗弃的小孩儿,住在孤儿院。作为福利机构,当然希望有好心的家庭能够接纳这个孩子。

一个来访者说到:“我爸这么专制,什么都帮我做决定,还说是为我好,说什么吃的盐比我吃的饭多,不准我这样不准我那样,你让我怎么接纳?

一个对未来生活有憧憬的年轻人,有志向有前途,但事业遭遇经济危机,只能勉强糊口,虽然满腔愤懑,却被告之只能“接纳”。

接纳到底是什么?我们要接纳什么?能不接纳吗?

接纳是什么?抱歉,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去寻访心理学上第一处出现“接纳”的足迹(说得理直气壮,因为我接纳自己的拖延和懒)。让我去回想我会想到罗杰斯的“无条件积极关注”。那是一种咨询的前提,要求咨询师不加评判的,并对来访者表示无条件的温暖和接纳。

接纳,接受,纳入。从字面来看接纳的意思,就是接受一个东西然后把它放到自己体内成为自己的一部分。比如接纳意见建议,但心理上的接纳不仅仅是这样。记得一次学生在我家聚会,问到这样的问题:接纳自己的人会是什么样子?

人不可能没有缺点,不犯错误;当一个人发现自己的问题,这时,并不那么焦虑,自责慌张,而是非常坦然的接受。总而言之,你不会因为自己的过失而觉得自己不好。

你会承认虽然我有错误,但自己还是好的吗?

前一段时间读到一篇文章《The Power of Unconditional Acceptance》,大家也都可以读读,Kris Carr在文章中留下了这样一段话,“无条件的接纳并不意味着放弃,不作为,也不意味着一种被动的接受。接纳意味着去拥抱和爱着当下的自己,而不是执著于你“应该”成为的样子”。

为什么我们愿意不接纳?如果一个人不接纳自己会是怎样?就像是一个人死死抓住不放,抓着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有同学找我咨询,说到:“我很痛苦,我现在没有高中的时候专注了,上课有时候会走神,完全没办法达到100%的专注,我好焦虑。”也有同学会这样表述:“我好焦虑,三年后我就要毕业了,我毕业以后怎么办?会不会找不到工作,每次想到这样的问题,我就整宿睡不着?”也许不是所有人能够理解,就好像他们愿意揪着自己不放。其实许多人有这样的倾向——要么揪着自己的过去,要么揪着自己的未来不放。

从行为学的角度而言,每一个反应发生在我们身上都是有意义的,选择不接纳背后存在“不接纳的意义”。

对过去的依依不舍——更多的是后悔

对未来的死死不放——便是焦虑。

我们希望通过对过去经验的总结(特别是失败的经验)能够影响我们现在行为,使得我们能够更好的表现。同时由于对未来的焦虑,我们又希望通过现在的行为,和各方面的积累,去缓解对未知的恐惧。

于是乎,你会发现,不管对于过去,还是未来,我们似乎都在朝着某一个方向上进发,某种“好”的方向去进发,达到某个想象中的状态,或者说理想状态。于是我们对自己有了很多“应该”。当一个人对于“自己”、“事件”、物品”、他人”,甚至世界有了很多“应该”时,便成为了一种让人耗竭的“控制”

我很喜欢精神分析关于防御方式的假设,虽然我并不是主修精神分析。其中的一些理论认为,其实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防御之中。那么这种不接纳,或者说这种“揪着自己不放”是否也是一种防御呢?我经常会和学生说到,焦虑的产生来自于我们想要把“手”伸到未来,想要控制来自于未来的“结果”。但遗憾的是——我们没有神的洪荒之力(能够操控还未发生的事件,让它朝着我们所设想的方向上去发展)。于是我们慌了,害怕了,焦虑了,因为面对某种“不可控”。

一部分人会选择一种奇妙的方式将这种焦虑做一个转换——自责,或归因为自身。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是有道理的,比起动荡,不可控,充满变数的未来,归因于自己是可控的。这比没有掌控感要实在许多。

怎样去接纳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当你没能处理好一件事,或者意识到自己某些不足的时候,还能肯定自己是好的吗?不少人会一竿子打翻”自己,于是他们心中没有对自己稳定的评价,固定的形象,而是随生活动荡不安。

一个朋友谈到亲戚家小孩儿即将面临中考,比较焦虑,问有没有什么办法消除焦虑。我的回答简单甚至粗暴,没有。因为消除是一个理想的状态,正因为我们想要达到理想状态而变得纠结——所以焦虑的过程本身就能诞生出新的焦虑。在面对中考,这样比较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是正常的。它是应该出现的,就像冲突时会有愤怒,遇险时会有恐惧和害怕,面对失恋会有悲伤。他们就是应该在这个时刻存在,而面对此时此刻,他们是必经之路,不能说是去享受,至少学会去成长。 

记得不知道是否弗洛伊德曾经说过(最近闹年痴呆得愈发严重了),小孩儿出生必须通过母亲的产道,通过子宫收缩时的挤压,才会一步步学会面对压力。这样的说法不完全有理,但这至少提示我们两点,有些东西经过才能成长,因而必要的经历对我们而言都是有意义的。

上课的时候,我喜欢放《头脑特工队》给学生们,并不仅仅告诉他们关于“正性”, “负性”情绪的分类是多么武断,同时我也希望他们看到那些原本他们所厌弃的,害怕的,甚至羞耻的“负性”情绪也是有意义有功能的,这本身也是一种接纳。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去成长的一部分能力,叫做承受。不同于忍耐,没有那么怨愤,没有那么被动,没有那么憋屈,当然也会有不适甚至痛苦,但你能将他看作日常,看作必经的一环,不去自责,不去评价,这样的对待换来的是相对的平静。每个人心中都有那么一个罐子,那个罐子可以用来盛放焦虑,恐惧,愤怒,紧张等等,当我们过度处于这些状态不能继续生活时,我们不必简单粗暴的将它们压抑到潜意识中,也不必急于去对抗,去控制,去纠正或是去逃避。而是拿出一部分的它们放在罐子里,告诉自己:“我知道他们在那里,我并不是将他们扔掉,而是在可以的情况下慢慢“消化”他们。”

最近也在翻一些接纳与承诺疗法(ACT)的东西,有一些启发。有些时候我们太急于去寻求改变(当然正因为痛苦,我们才会更为着急去解决),而这种迫切往往会让我们手足无措,大脑空白,让我们与真实的情况隔绝,陷入到一个被焦虑、低落所渲染的世界,体验更多自我贬低。我们缺少的便是对于痛苦的容纳。容纳不仅仅为了提高对痛苦的耐受性,不仅仅在于思考痛苦背后的意义,而是学会更客观的关注自己(自我学派中,曾提到观察自我和体验知我之分),体验此时此刻。

接纳不接纳,你有多接纳自己?这个问题就和“你幸福吗?”一样,很虚,我想很多人会回答否。

我很清楚对自己的不接纳,不管是声音,长相,能力,发展…….当我一步步看到自己的不接纳,而不是去批评,更平静,更耐心的看待(有时候还是会有小纠结,将自己作为一个客体来观察能够缓解情绪)。

现在我依旧有很多不接纳自己的地方,担心自己是否能买车买房,自己未来发展又会如何?但逃离出情绪的魔爪后,一切的不接纳都纳入到我的内心:这就是我的一部分。不会因为不接纳而虐待自己,我就是这样的人,还蛮不错……

最后还是以Kris Carr的一段话结尾:当我们接受自己时,那一个瞬间,我们从活在未来回归到欣赏当下。接受疗愈,拒绝伤害,丰富并养育好自己。

附上她所总结的接纳自己的秘籍:

Develop a connection to spirit(发展出精神链接)

Allow for quiet time(给自己一段安宁的时间)

Forgive (yourself and that jerk)(原谅自己,以及以前伤害过自己的混蛋)

Welcome (and tend to) loving relationships(投入到有爱的关系中)

Release unloving relationships (buh-bye emotional vampires)(解除掉没有爱的关系)

Lay in the sun(躺在阳光底下)

Move your glorious body(多运动)

Eat plants (chomp, chomp, yum)(多吃蔬菜,水果)

Breathe deeply often(经常深呼吸)

Smile(多笑笑)

Repeat(重复以上内容)

☆我是马鑫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在武汉

☆我擅长以下领域

个人成长、危机干预、情绪问题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