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督导浅议

汉语中的“督导”一词,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要比在其他领域晚得多,倒是在政界、军界、商界常常被用到。而在助人自助的心理治疗与咨询专业中,“督导”一词直到上世纪50年代才开始被重视、探讨。而“督导”,无疑就是“监督、考察并予以指导”的意思。心理督导有多种形式。

老资料网zibo心理咨询专家 高洪奎

汉语中的“督导”一词,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要比在其他领域晚得多,倒是在政界、军界、商界常常被用到。早在甲骨文中“督”字就已经出现了,汉代就已经有了督军御史、督邮之职,到了明清两代有了督抚之职,到民国时期有了督军、督学等等。而在助人自助的心理治疗与咨询专业中,“督导”一词直到上世纪50年代(1950年)才开始被重视、探讨。

从结构上看,“督”字从叔从目,“用眼看,监督、考察”之义不言自明。而“督导”,无疑就是“监督、考察并予以指导”的意思。

美国的Elizabeth L﹒Holloway对督导是这样描述的:督导(oversee)即是“居高临下地看”,即是由一位有经验的临床工作者、敏感性高的教师或是以明察秋毫的专业人士的眼光来检视另一个人的工作情形。督导提供一个机会,让学生得以捕捉由心理治疗师所呈现及示范心理治疗过程的本质,继而能在真实咨询关系中重现这个过程。

英国的BACP对督导这样定义:为咨询师安排一个正式的会谈会议,让他们与某个在心理咨询治疗过程和督导都有经验的督导师一起,讨论他们的心理咨询治疗工作。其督导任务就是在心理咨询治疗的过程中,保证和发展咨询师及其咨客关系的有效性。会谈议程就是在心理咨询治疗工作的过程中同时体验感觉这个工作,外加督导师的情感反应、评论解释和情感的对抗等。因此督导就是一个维持心理咨询治疗过程有一个合适的标准,提供一个工作顾问的方法,扩展提升开业者的经验水平。

在UKCP注册的心理动力学及整合心理治疗师MOIRA WALKER & MICHYAEL JACOBS认为,督导就是对于受督导者提供的素材进行联合探究(情景不管是一对一、成对还是小组)。曾文星教授认为,在精神医学或临床心理学的领域里,所谓“督导”(supervision)指的是开始学习心理治疗的住院医师,或者还没有足够临床经验的治疗师所需要接受的临床训练与督导,是心理治疗训练过程里必须经历的学习过程之一。即被有临床经验的治疗督导者或教授“指导与监督”,培养与建立心理治疗实际操作与运行的临床能力。

王文秀教授在第四届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大会上,转引Bernard & Goodgear(2014)认为:督导由通常是同领域中较资深者提供给同一领域中较资浅者的一套处理方式,二者的关系(不管是自愿还是非自愿)带有评估性、阶层性与阶段性,且同时兼具以下目的:增进专业知识和能力,检视资浅者所提供的专业服务的质量,以及成为想要进入此领域者的把关人士。

胡佩诚教授认为,心理治疗督导(supervision in psychotherapy)是指心理治疗师在有经验的督导师的指导帮助下,改进咨询技巧,监控治疗过程,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过程。钱铭怡教授和黄希庭教授等认为,心理督导是指心理健康服务从业者在有经验、有资质的督导师指导帮助下,实践咨询技巧,监控咨询服务质量,改进咨询工作,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过程。

由此可见,在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领域,督导,体现的就是监督、考察、指导、提高,是由更有经验、更全面、更深刻、更灵活的高一级的专业人员对相对缺乏经验或者遇到困惑的专业人员指导、考察、点拨、帮助的过程。

近年来在我们国内的心理咨询界经常看到有人提到“同辈督导”,说的是同行同辈(同学、平级)间的讨论与探究,而在此之前,这一做法统统称之为同行间“交流探讨”。大概是为了和“督导”挂上钩、扯上关系吧,于是乎一个新的概念“同辈督导”出现了。这又是一个“中国创造”,因为在国外的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界是没有这一提法的,国外的督导界定要严格的多,督导的责任和权力也大得多——督导不签字初学的心理咨询师是不可能获得执业资格的;而一旦出了问题,督导要被问责的!根据“督导”的字义和业内的共识,同(平)辈之间怎么可能实现“监督、考察并予以指导”呢?无非还是“交流探讨”。所以,所谓“同(平)辈督导”只是“交流探讨”的体面、好听的说法而已,并不具备这一专业术语中的“督导”意义。或者可以说,所谓“同(平)辈督导”是广义的语言表达中的“督导”而非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意义上的“督导”。

心理督导有多种形式。从人员数量上,可以分为个别督导和团体督导(团体督导人员不宜过少,也不宜过多);从督导内容上,可以分为案例督导、专题督导、系统督导;从中心焦点上可以分为以过程为中心焦点的督导、以内容为中心焦点的督导;从督导方式上可以分为书面督导、电话督导、晤谈督导、网络督导等。心理治疗师或心理咨询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督导师协商采取哪种形式的督导。更换不同的督导师可以开拓咨询师的视野和思路,帮助咨询师接纳不同的理念和不同见解。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个不成功的咨询,往往在咨询开始的前十五分钟已经注定了,而且,往往,问题不是在所使用的咨询方法上——中国的心理咨询业咨询方法的培训是最红火、最畅销、最棒的!失败多数情况下是败在哲学理念、最基本的专业理论、职业伦理、基本技能上。哲学理念决定了咨询师视角的高度和深度,专业理论的欠缺和不足限制了咨询师的视野,基本技能的欠缺则让线索悄悄流逝,而职业伦理的欠缺和僵化则严重束缚了咨询师的思维和手脚——这是绝大多数咨询师和机构认为最不需要多讲、最被忽视却是最薄弱对咨询效果阻碍最大的重要环节。由此,咨询效果被大打折扣,失败也就不可避免。

 

老资料网平台审时度势,及时成立了专业督导师队伍,推出了“督导咨询”服务,为我们的专业化发展构建了完善的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希望这一服务能够帮助广大心理咨询师快速开拓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我是高洪奎

淄博心理咨询师

我擅长以下领域

恋爱婚姻、情绪压力、人际关系、性心理、孩子教育等问题的咨询

上一篇:情绪处理的误区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