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or印度?普洱茶种的起源之争!

当我们把物种进行分类学归类后,突然发现挺复杂的。说到普洱茶的分类学位置,1824年,驻守印度的英军少校勃鲁士,1838年,勃鲁士印发宣传册,并断言印度是茶树原产地。鉴于英国的国际影响力巨大,印度被先入为主地标榜成茶源地,普洱茶的拉丁学名也成了“assamica”。起源于中国西南部。将var.assamica中文定名为“普洱茶种”,奠定了中国作为世界茶树原产地的地位。

当我们把物种进行分类学归类后,

突然发现挺复杂的。

譬如普洱茶

  

植物界

种子植物门→被子植物亚门

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

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茶亚属

普洱茶种

说到普洱茶的分类学位置,

不得不提一个典故。

1824年,驻守印度的英军少校勃鲁士,

宣称在印度阿萨姆邦(Assam)发现野生茶树。

1838年,勃鲁士印发宣传册,

列举他在阿萨姆发现的多株高大野生茶,

并断言印度是茶树原产地。

鉴于英国的国际影响力巨大,

在勃鲁士和英国学者的诱导下,

印度被先入为主地标榜成茶源地,

普洱茶的拉丁学名也成了“assamica”。

  

有关学术争议延续到了1981年,

我国植物学泰斗张宏达教授多番实地考察,

发现和确认所谓“阿萨姆种”是中国原种,

起源于中国西南部。

张宏达教授凭藉充分的科学依据,

为学界正本清源,

将var.assamica中文定名为“普洱茶种”,

奠定了中国作为世界茶树原产地的地位。

  

张宏达教授是我国著名植物学家,

研究山茶属植物分类的权威专家。

云南普洱茶种的细分

1.以产地命名,如勐海种、勐库种、凤庆种等;

2.以象形命名,如柳叶种(叶披针形,似柳树叶)、瓜子种(叶小如瓜子)等;

3.以叶片大小命名,如特大叶种、大叶种、中叶种、小叶种等;

4.以发芽迟早命名,如早生种、中生种、晚生种、清明早、不知春和瞌睡茶(发芽特别迟)等;

5.以芽叶或叶片色泽和茸毛多寡命名,如紫芽种、白毛茶等;

6.许多新育成的茶树品种,以编号冠以地名或单位名来命名,如云抗43号、云抗10号、云抗14号、云梅、云瑰、矮丰、云选9号、云抗37号等。

  

大叶种茶

上文讲到,茶树根据成熟叶片的面积大小,可分为特大、大、中、小叶种。

具体怎么区分呢?学界普遍采用日本学者田边贡的计算公式:

叶面积=叶长×叶宽×0.7

需要解释一下,这个公式里,“叶长”不包括叶柄,“叶宽”测量叶基和叶尖对折后的中间位置。因为叶子不是“长×宽”的长方形,故需要再乘以系数0.7。

  

叶面积>60平方厘米,为特大叶种;

叶面积间于40~60(含)平方厘米,为大叶种;

叶面积间于20~40(含)平方厘米,为中叶种;

叶面积≤20平方厘米,为小叶种。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