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观音的音韵、岩茶的岩韵……茶韵大盘点

中国是个茶产业大国,据不完全统计有400多个茶叶品种,是世界上名茶的聚集地。各种茶叶各具特色,都有各自的特点,在鲜味特征上也有着各自的“韵味”,这种韵味通常也叫茶韵,例如:铁观音的“音韵”、岩茶的“岩韵”。。。。。。今天,老资料网,专门为大家盘点一下一些名茶的“茶韵”特点,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是个茶产业大国,据不完全统计有400多个茶叶品种,是世界上名茶的聚集地。各种茶叶各具特色,都有各自的特点,在鲜味特征上也有着各自的“韵味”,这种韵味通常也叫茶韵,例如:铁观音的“音韵”、岩茶的“岩韵”。。。。。。今天,老资料网,专门为大家盘点一下一些名茶的“茶韵”特点,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茶韵”,按照百度百科的说法,茶韵是品饮茶汤时所得到的特殊感受,是一种茶的品质、风格,表明达到同类中的最高品位,是一种感觉,是好的象征,是一种境界。 韵,声音均匀、和谐动听之意,通常是和气联系在一起的,称作“气韵”。茶汤除了色泽、香气、滋味外,还有气韵,称作“茶汤四相”。对“茶汤四相”的感受就称做茶韵。茶韵不仅仅在于色香味,还在诗文的字里行间……

但是因为茶品不同,所得到的感受不同。不同的茶有自己的“韵味”,下面简单介绍:铁观音的“音韵”,岩茶的“岩韵”,普洱茶的“陈韵”,西湖龙井的“雅韵”,黄山毛峰的“冷韵”,台湾冻顶的“喉韵”,岭头单枞的“蜜韵”,午子绿茶的“幽韵”,潮安凤凰水仙的“山韵”,太平猴魁的“猴韵”。

1、铁观音的“音韵”

关于铁观音的音韵,业界常指优质的铁观音必须具备的特征。其 茶条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蜻蜓头、螺旋体、青蛙腿。冲泡后汤色金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俗称有“音韵”。铁观音茶香高而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

换句话说音韵也就是铁观音好茶的品质和特性的象征,色、香、味俱全,相融和顺,清香鲜爽,醇厚甘美,留香回甘沁人心脾,耐人寻味,引人遐思。

另一说法是铁观音的滋味十分浓郁,但浓而不涩,郁而不腻,余味回甘,有如陆游诗句“舌根常留甘尽曰”的感受。这种风味,是来自良种本身的 优异品质,所以具有天真淳朴的情趣。名茶鉴评家认为安溪铁观音才有这种“天真味” 和“圣妙香”,所以称之为音韵,意即铁观音的独特韵味。

传统铁观音茶汤

2、岩茶的“岩韵”

关于岩茶的“岩韵”,也是指优质的岩茶该具备的独有特征,武夷岩茶外形弯条型,色泽乌褐或带墨绿、或带沙绿、或带青褐、或带宝色。条索紧结、或细紧或壮结,汤色橙黄至金黄、清澈明亮。香气带花、果香型,瑞则浓长、清则幽远,或似水蜜桃香、兰花香、桂花香、乳香等等。滋味醇厚滑润甘爽,带特有的“岩韵”。叶底软亮、呈绿叶红镶边、或叶缘红点泛现。

“岩韵”就是岩茶品具“岩骨花香”之胜中所指的才“岩骨”、俗称“岩石味”,是一种味感特别醇而厚、而能长留舌本(口腔)回味持久深长的感觉,又称“茶底硬”亦是茶树立地条件好,一般都生长在砾质沙壤的茶园中更为突出。

“岩韵”是武夷岩茶独有的特征,是乌龙茶优良品种、生长在武夷山丹霞地貌内、经武夷岩茶传统栽培制作工艺加工而形成的茶叶香气和滋味。“岩韵”特征的体现和感觉描述:滋味有特别的醇厚感、人说“水中有骨感”就这意思;饮后回甘快、余味长;喉韵明显;香气不论高低都持久浓厚、冷闻还幽香明显。

3、普洱茶的“陈韵”

所谓“陈韵”既是一种经过陈化后,所产生出来的韵味,也是一种品饮过程中茶汤给人的整体感受。同时也指发酵年份足够长,保存足够良好的高档普洱陈茶的独有特征。只有具备“陈韵”方能称得上极品普洱。

普洱熟茶的香气类型,其方式和方法与其它茶叶的嗅香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经过“渥堆发酵”的普洱熟茶,香气独特,总的规律是:“以陈香为主导,透其他植物特殊香气”。这陈香味也就是普洱茶的“陈韵”。

出产半年左右的普洱熟茶,“水气”基本消失,“陈香”凸显渐占主导香型。此时,香气类型因原料差异和储存环境的变化而复杂多样,主要有“枣香”、“参香”、“果香”、“桂圆香”、“槟榔香”等。

一年以上的普洱熟茶,陈香浓郁,香气渐趋纯正。受不同储存环境的影响,香气类型复杂,常见的有“樟香”、“桂香”、“枣香”、等。普洱熟茶的香气的具体有陈香、荷香、焦糖香、甜香、参香、枣香、桂圆香等。

4、西湖龙井的“雅韵”

雅韵是西湖龙井的独特韵味。其外形扁平挺秀,色泽绿翠,内质清香味醇,泡在杯中,芽叶色绿,好比出水芙蓉,栩栩如生,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称著。 故而以“雅韵”称之。

春茶中的特级西湖龙井、浙江龙井外形扁平光滑,苗锋尖削,芽长于叶,色泽嫩绿,体表无茸毛;汤色嫩绿(黄)明亮;清香或嫩栗香,但有部分茶带高火香;滋味清爽或浓醇;叶底嫩绿,尚完整。“雅韵”就是高档西湖龙井的代名词。

5、黄山毛峰的“冷韵”

所谓的“轻香冷韵状元茗”就是黄山毛峰。明代的许楚在《黄山游记》中记载“莲花庵旁,就石隙养茶,多清香,冷韵袭人齿腭,谓之黄山云雾”——云雾茶,山僧就石隙微土间养之,微香冷韵,远胜匡庐。而据考证,黄山云雾即为黄山毛峰的前身。

黄山毛峰在待少量水浸润茶叶时,回旋轻摇数下,一股清幽雅香瞬间凝成茶雾,升了上来。继续注水,宜浅不宜深,一朵朵如花似玉般的茶芽簇拥在一起,浮于水面之上。由于低温的原因,褶皱着的茶叶尚未舒展,轻泛绿,浅含黄,惹人怜惜。阵阵嫩香逐渐弥散,吹开茶叶轻抿一口,清甘、润爽之极。

通常,高级的黄山毛峰才会有“冷韵”,特级黄山毛峰形似雀舌,白毫显露,色似象牙,鱼叶金黄。冲泡后,汤色清澈,滋味鲜浓、醇厚、甘甜,叶底嫩黄,肥壮成朵。其中“鱼叶金黄”和“色似象牙”是特级黄山毛峰外形与其他毛峰不同的两大明显特征。

6、台湾冻顶的“喉韵”

冻顶乌龙外观紧结,呈条索状,墨绿色带有光泽;茶汤清沏,呈蜜黄色,香气清纯,具有花香,滋味甘醇浓厚,汤色黄绿明亮,耐冲泡。

冲泡后,茶汤金黄,偏琥珀色,带熟果香或浓花香,味醇厚甘润,喉韵回甘十足,带明显焙火韵味。轻抿一口,喉韵彰显,这喉韵也指其良好的回甘。

7、岭头单枞的“蜜韵”

所谓的“蜜韵”,广东“岭头单枞”茶则用“花香蜜韵”来阐述该品种的特色;在福建福鼎,也有白茶的“毫香蜜韵”阐述品种特色。它与“岩韵”、“观音韵”相比,更加容易感觉出物质的存在。“蜜韵”是各种不同味感的物质成分之间彼此协调,是独特的香,是馥郁的滋味。

8、午子绿茶的“幽韵”

午子绿茶的茶韵可以用一个“幽”字来概括。首先表现在茶形上:午子绿茶外形紧细如蚁,锋毫内敛,色泽秀润,干茶嗅起来有一股特殊的幽香,将之称为“午子幽香”。

其次表现在汤色上:午子绿茶汤色清澈绿亮,犹如雨后山石凹处积留的一洼春水,绿幽幽、亮汪汪的,清幽无比。更难能可贵的是,她的汤色即使贮放到第二天,也依然绿亮如故,堪称奇绝。

再者表现在香气上:冲泡午子绿茶以85度水温最为适宜,先投入适量茶叶,然后冲水润茶,此时会有幽香袭人鼻翼,如兰似蕙,惹人遐思。接着注水瀹茶,约一分钟后开汤,此时茶汤香气最为幽雅纯正,饮罢搁盏,仍觉幽香习习然,余韵不绝。

“幽”还体现在茶汤滋味上:午子绿茶茶汤不温不燥,不缓不急,纯正儒雅,意味深长,恰好能用一个“幽”字来说明。 而最能体现午子绿茶幽韵的,当然是她的茶汤气韵了。午子绿茶余味浑厚,回甘持久,细啜一盏后凝神屏息,细细体味那一缕幽幽渺渺的茶息,真个是“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其中况味,也只能用一个“幽”字来形容了。

9、潮安凤凰水仙的“山韵”

凤凰单丛茶成茶素有“形美、色翠、香郁、味甘”四绝。挺直肥硕油润的外形特色;优雅清高的自然花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回甘的滋味;橙黄清澈明亮的汤色;青蒂绿腹红镶边的叶底和极耐冲泡的底力,构成凤凰单丛茶特有的色、香、味特点。

成品茶外形条索粗壮,匀整挺直,色泽黄褐,油润有光,并有朱砂红点;冲泡清香持久,滋味浓醇鲜爽,润喉回甘,具独特的山韵。凤凰单丛茶形美、色翠、香郁、味甘,有诗云“愿充凤凰茶山客,不作杏花醉里仙”。

凤凰单丛茶除具备以上品质外,还具备独特的“山韵”,所谓“山韵”主要指滋味而言,是更深一层的表述,只可意会,这种特殊的“山韵”是凤凰单丛茶品质的关键,是区别于其它产地单丛茶之处。

10、太平猴魁的“猴韵”

当地茶谚:“猴韵最当先,色香味相连。”指的就是猴韵,太平猴魁终日与白云为伴,清泉为友,幽兰为邻。甘甜而使人回味,清香而使人宁静。唇齿留香,喉底回甘,口中无茶,回味无穷。

太平猴魁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叶色苍绿匀润,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兰香高爽,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绿明澈,叶底嫩绿匀亮,芽叶成朵肥壮。

太平猴魁的色、香、味、形皆独具一格:全身披白毫,含而不露,入杯冲泡,芽叶成朵,或悬或沉。品其味则幽香扑鼻,醇厚爽口,回味无穷,大有“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的意境。

太平猴魁其成品茶挺直,两端略尖,扁平匀整,肥厚壮实,全身白毫,茂盛而不显,含而不露,色泽苍绿,叶主脉呈猪肝色,宛如橄榄;入杯冲泡,芽叶徐徐展开,舒放成朵,两叶抱一芽,或悬或沉;茶汤清绿,香气高爽。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