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行业的“八大陷阱”

近日,福建省宝玉石协会根据珠宝行业近年来层出不穷的造假术,总结出“八大陷阱”,提醒大家注意防范。而台湾地区珠宝商所说的猫眼则是广义上的,碧玉猫眼也被简称为“猫眼”。在珠宝检测中,很多市民拿去鉴定的所谓“白金”首饰,实际上是“白18K金”首饰。

近日,福建省宝玉石协会根据珠宝行业近年来层出不穷的造假术,总结出“八大陷阱”,提醒大家注意防范。

低折扣奖品。有的地方会搞抽奖活动,一等奖要消费者以很低的折扣来购买饰品,而这类饰品往往是虚标了价格,虽然奖品可能不假,但是消费者往往会被狠宰一刀。

赴台游当心假“猫眼”。随着赴台游的持续火爆,赴台游的珠宝购物纠纷也频发。据福建省宝玉石协会王秘书长介绍,从福建省的检测结果来看,出现纠纷也和两岸珠宝业对珠宝门类定义存在差异有关。

大陆所说的猫眼范围比较窄,作为五大顶级宝石之一,只有金绿宝石猫眼,才能直接被称作“猫眼”,比如碧玺猫眼、石英猫眼、碧玉猫眼等。而台湾地区珠宝商所说的猫眼则是广义上的,碧玉猫眼也被简称为“猫眼”。而事实上,两种猫眼的价值差别很大,一颗黄豆大的金绿宝石猫眼需要十几万元,而碧玉猫眼只要几百元。此外,还有少数不法商人用玻璃来冒充“猫眼石”。

白金=白18k金?在珠宝检测中,很多市民拿去鉴定的所谓“白金”首饰,实际上是“白18K金”首饰。

原来,部分商家会宣称白金和白18k金是一回事儿,有的直接称为铂金,迷惑消费者。“白18K金”指的是含黄金75%的合金,另外25%由银、铜、钯、镍等金属组成;而根据《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白金是指贵金属铂,两者市场价格相差较大。

此外,白18K金标注的是“G750”、“18K”或者“Au750”,打上“Pt”标志的才是铂金,消费者要仔细辨认。

鹅卵石冒充和田玉籽料。近年来,有人使用适应岩等鹅卵石冒充和田玉籽料,还特意染成红色、黄色来吸引顾客,甚至有的在石头开窗处粘上和田玉切片,冒充和田玉籽料进行诈骗,消费者要当心。

古玉造假。玉石界有“乱世藏金,盛世藏玉”的说法。很多市民喜欢到一些文化市场淘“古玉”,也有不少市民带着这些物品送检,但是绝大部分是假货,通常是岫玉仿造,而且是染色处理过的。

目前比较常见的“古玉”大都是在新玉的基础上经过多次做旧而成。明清以前的做旧,一般是以植物、动物或矿物为原料;而现代的仿古玉所用原料则以化学药水居多。

金店报价低。一些金店把金价喊得比同行低,甚至比当天上海黄金交易所原料金的价格还低,这种情况存在于各大市场,尤其在沿海地区较为明显。这些小金店报价虽然“便宜”,但实际上,加上加工费、精品费等其他费用后,买一件同样重量的金饰,价格往往比其他正常报价的金店还要高。

一些小金店会解释称,他们的千足金是早期采购的,成本较低。消费者很容易信以为真。

据福建省宝玉石协会王秘书长介绍,低价兜售的金饰肯定成色不够,否则店家越卖越亏。实际上,一些黄金检测站多次发现标注“千足金”的首饰黄金含量只有92%,有的甚至只有70%。按照国家规定,千足金的黄金含量必须大于或等于99.9%,足金则必须大于或等于99%,18K金不少于75.0%。

珠宝首饰打折出售。每逢节假日,一些珠宝店或者商场珠宝柜台常常推出珠宝首饰打折出售的优惠促销活动。对此,特别提醒消费者,切勿轻易相信。

个别珠宝店或商场在促销时,往往会利用珠宝首饰信息的不对称,虚假打折,比如打5折或更低。而这些店的黄金首饰就不会打折出售了,因为老百姓知道金价。

翡翠赌石。据了解,赌石原产地资源几近枯竭,购买这些赌石再也没有当年一夜暴富的可能,完全只是翡翠爱好者的一种收藏游戏。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