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地珍珠

大溪地养殖珍珠是养殖于在法属波利尼西亚礁湖中的珊瑚礁上的纯天然珍珠,它是在黑碟蚌内吸取环礁岛水域里丰富矿物所形成的;养殖者将一个用贝壳磨成的圆核及一小片外套膜植入珠贝体内。经过几年,当珠贝母的分泌物覆盖了整个核,一颗大溪地珍珠就形成了。

大溪地养殖珍珠是养殖于在法属波利尼西亚礁湖中的珊瑚礁上的纯天然珍珠,它是在黑碟蚌内吸取环礁岛水域里丰富矿物所形成的;养殖者将一个用贝壳磨成的圆核及一小片外套膜植入珠贝体内。这些异物的进入刺激贝母分泌出一种称为真珠质的物质。经过几年,当珠贝母的分泌物覆盖了整个核,一颗大溪地珍珠就形成了。

和其他南洋珍珠一样,大溪地珍珠也以巨大的尺寸和极厚的珠层闻名,而大溪地珍珠独特的深色调却让它们与众不同,就如同珍珠王族中的叛逆者,以自己的个性和高贵吸引着全世界的时尚客们。

1.光泽:

这是衡量珍珠表面光线反射质量的指标。珍珠在明亮的直射光线下应反射高强度光泽。当光线微弱或模糊时,珍珠呈暗色。大溪地养殖珍珠表面反射的光泽可与任何日本珍珠光泽的锐度和强度相媲美。

事实上,大溪地珍珠的表面通常呈现出镜面反射效果,如金属颗粒一般闪亮。唯一的区别在于,金属颗粒反射出的为冷光,而大希地珍珠的光泽则带有温暖的视觉感受。

毫无疑问,大溪地珍珠的光泽就如它们本身的色彩一样,完全源于天然。

2.大小:

测量珍珠的最短直径以毫米为单位,通常在8毫米至14毫米之间。此项工作是通过筛网过滤完成的。一些珍珠的直径可以达到16毫米甚至18毫米,但这是十分罕见的。迄今为止,圆形大溪地珍珠的最大直径纪录为21毫米,半圆形的为24.6毫米,异形大溪地珍珠则为26.95毫米(在Robert Wan珍珠博物馆中展出)。

3.形状:

基本来说,大溪地珍珠的形状分为五类。

4.珍珠层厚度:

珍珠层的厚度影响珍珠生命的持久性,有时对珍珠的外观也有影响。若选择一颗珍珠层较厚的养殖珍珠(并对其进行适当护理),它的美丽将持续一生。相反,如果珍珠层厚度不够(或不注意保养),珍珠层被磨损后,将显露出内部珠核。

法属波利尼西亚政府对大溪地养殖珍珠珠层厚度的规定为最小0.8毫米,厚度小于此规定的珍珠将被禁止出售并被销毁。

5.表皮:

珍珠经营商根据珍珠表面常见的“污点”瑕疵的数量情况将珍珠分为不同等级。大溪地珍珠养殖者通常将珍珠分为A、B、C和D四类。珍珠经营商偏向将珍珠的中性客观因素——表面作为讨论或决定珍珠等级的标准。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优质珍珠的表面就应等同于“明净”。

A级珍珠光泽感好,表面至多存在一个或几个轻微瑕疵,瑕疵面积小于表面积的10%。

B级珍珠表面光泽良好或中等,存在肉眼观察得到的几个瑕疵,瑕疵面积小于表面积的30%。

C级珍珠光泽感一般,表面瑕疵不多于表面积的60%。

D级珍珠表面多处瑕疵或存在深度瑕疵,超过表面积的60%,无论光泽度如何,定为D级。

6.颜色:

大溪地养殖珍珠有多种颜色,缤纷的色彩全部源于自然,也正是这一点让它们如此高贵并且与众不同。大溪地珍珠通常具有一种以上颜色的虹彩。

大溪地珍珠的颜色五彩缤纷,珠体的主要颜色包括:黑色、灰色、蓝色、绿色和褐色。在主色为深色的珍珠上显现出的虹彩颜色为:粉红色、蓝色、金色、银色和紫红色。这些颜色可能出现在缤纷的虹彩中,为珍珠增添魅力。每种颜色都有自己特殊的名字:

①香槟色:带黄色的浅灰;②淡黄绿色:带绿色的灰;③鸽灰:带紫色的灰;④孔雀色:带绿光的黑色;⑤东方灰:表面呈虹彩色;⑥月亮灰:浅灰色;⑦薰衣草色:带蓝光的黑色;⑧樱桃色或茄色:带紫色光泽的黑;⑨大溪地金色:带金色光泽的黑;⑩银色:带光泽的灰。

下一篇:淡水珍珠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