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么采珍珠的?

不过,为了采捕珍珠,采珠也付出了超出常人的代价。历史上一直禁止民间私采和买卖珍珠,朝廷有专门的机构管理官采。古代徒手作业的劳动条件十分恶劣,采珠人的生命安全也受到严重威胁。可见古代珠民为采珍珠葬身大海者不可胜数,世人评之为“以人易珠”。他命人入海采珍珠,多至三千人。正是采珠史真实的艺术再现。

珍珠美丽、华贵,世人不惜用华丽的词藻歌颂和赞美它。不过,为了采捕珍珠,采珠也付出了超出常人的代价。

中国的采珠始于秦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珍珠也不例外。历史上一直禁止民间私采和买卖珍珠,朝廷有专门的机构管理官采。采珠人是终生不能改业的昼民(当时广东、广西、福建以船为家的居民),属贱民,他们要在朝廷派的官员的监督控制下捕捞珍珠,所得珍珠要上缴官府,只有很少的部分可以用来以珠易米,赖以苟活。

在茫茫大海中采珠绝非易事,不仅艰苦而且十分危险。古代徒手作业的劳动条件十分恶劣,采珠人的生命安全也受到严重威胁。人在海底没有保护设备,停留的时间短了采不到珠贝,时间长了会窒息或寒栗而死。不幸遇到鲨鱼或其他海洋动物来不及逃避的话,船上人看到的是一缕缕浮上水面的鲜血,即知水下的人已葬身鱼腹。采珠遇到台风等恶劣天气还容易船毁人亡。

缺氧、寒栗、凶猛鱼类和动物的袭击,使得受伤致残者、葬身鱼腹者比比皆是。明朝廉州知府林兆珂在《采珠行》云:“哀哀呼天天不闻,十万壮丁半生死,死者常葬鱼腹间。”可见古代珠民为采珍珠葬身大海者不可胜数,世人评之为“以人易珠”。

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国王刘帐常用珍珠结为鞍勒,做成戏龙的形状,精巧异常。他命人入海采珍珠,多至三千人。刘钦以珍珠装饰宫殿,极尽奢侈,宋朝建隆三年(962年),刘帐在合浦置媚川都,置兵八千专以采珠为事。当时刘铱强逼珠民采珠,不择手段,强迫深入海里七百尺,珠民溺死者无数。

明朝弘治十二年(1499年),明孝宗朱衣v樘下诏征集雷州、琼州、廉州等船8000艘,征集8000人,大规模采珠。这次大采,在海上病死的军士水手300余名,溺死士水手280名,被风浪打坏船70艘,30余条船成了无人的空船。

合浦珠池,有一个叫“望断池”,所产珍珠为南珠中的上品,据说是因该池水深浪急,恶鲨云集,珠民下海采珠多葬鱼腹,珠民家属常在岸边企盼亲人归来,往往失望而得名。唐代元稹在《采珠行》中写道:“海波无底珠沉海,采珠之人判死采。万人判死一得珠,斛量买婢人何?……十万壮丁半生死,死者常葬鱼腹间。蛟鳄磨牙竟相向,积水化为海水丹。”正是采珠史真实的艺术再现。

下一篇:沉香价值几何?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