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炎除了治疗,还要坚持做好这4件事,恢复得快!

跟腱炎一般是由于劳累在跟腱处形成了无菌的炎症,常常表现为跟腱的疼痛和足部的水肿。运动过程中常常引发跟腱炎,因为肌肉的过度牵拉和过高的运动强度都会损伤跟腱,出现一系列的症状表现。在治疗跟腱炎的期间一定要掌握护理措施,避免跟腱进一步损伤,同时缩短愈合时间。

跟腱炎一般是由于劳累在跟腱处形成了无菌的炎症,常常表现为跟腱的疼痛和足部的水肿。运动过程中常常引发跟腱炎,因为肌肉的过度牵拉和过高的运动强度都会损伤跟腱,出现一系列的症状表现。在治疗跟腱炎的期间一定要掌握护理措施,避免跟腱进一步损伤,同时缩短愈合时间。

跟腱炎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1、进行冰敷

冰敷可以减轻跟腱部位的疼痛,减少肌肉痉挛和肿胀。一天可以进行多次,每次的时间保持在15分钟左右,不要超过20分钟,防止冻伤。但水肿疼痛消失后要注意保护足部,避免受凉再次引起跟腱炎。

2、遵听医嘱

医生会建议睡觉时抬高受伤的脚踝,避免更多的水肿堆积在跟腱。夜间睡觉时可以在跟腱处固定一个夹板,防止晚上睡觉脚踝乱动。对于药物治疗可以咨询医生,使用一些非甾体类的抗炎药,但是要谨遵医嘱,注意食用药物的时间,避免副作用的出现。肿胀部位也可以用绷带来包扎住,有助于水肿的吸收,防止活动关节。

3、按摩推拿

按摩推拿可以很好的缓解肌肉的紧张和僵硬度,减轻疼痛的症状。但需要注意力度,避免重力按摩,会加重病情。肿胀部位明显时最好不要进行按摩,可能会加重不适感。患处不要直接按摩,可以选择跟腱附近的肌肉来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水肿的吸收,缓解疼痛感。

4、避免会增加疼痛或肿胀的活动

出现跟腱炎时休息是必要的,要避免长时间的站立使跟腱承受压力,或者进行一些跑步、跳远的运动,这些都会导致跟腱进一步加重症状,疼痛或者肿胀更加明显。但是跟腱炎不需要卧床休息,轻度的跟腱炎完全可以进行不影响跟腱的活动。

温馨提示:平时可以穿一些带有减震的鞋,最好不要穿过软或过硬的鞋,造成足部血液循环不畅。运动前要做一些热身运动,使脚踝的血液循环起来,腿部肌肉得到放松。运动完要逐渐地停止下来,不要忽然停止。掌握运动的要领来保护脚踝、膝盖等关节。平时多吃一些蛋白质和胶原蛋白丰富的食物,补充营养提高身体素质。还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但是跟腱炎时最好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要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病情耽误需要长时间愈合。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