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冬季注意事项

在饮食上应当多吃一些热量高和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鸡、鱼、乳类及豆制品,少吃油腻食物,戒烟限酒,并应保持大便通畅。高血压冬季饮食调养中医认为,高血压患者冬季服用补药必须有针对性。

文章目录

  • 一、高血压冬季注意事项

  • 二、高血压冬季饮食调养

  • 三、高血压冬季生活保健禁忌

  • 四、高血压冬季运动注意事项

  • 五、高血压冬季药膳推荐

  • 高血压冬季注意事项

    高血压病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在冬季病情容易发展,这是因为:低温可使体表血管弹性降低,外周阻力增加,使血压升高,进而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寒冷的刺激还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多,从而使小动脉痉挛收缩,增加外周阻力,使血压升高;寒冷还可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增加,血黏度增高,促使血栓形成。因此,高血压患者在冬季要注意做好自我保健,预防中风发生。

    那么,高血压患者冬季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1)注意防寒保暖,避免严寒刺激。当寒潮袭来,气温骤降时,要注意及时添加衣服。在饮食上应当多吃一些热量高和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鸡、鱼、乳类及豆制品,少吃油腻食物,戒烟限酒,并应保持大便通畅。

    (2)坚持体育锻炼,提高耐寒能力。应增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文体活动,如户外散步、打太极拳、练气功等。

    (3)适当控制情绪。过度疲劳、极度愤怒或紧张都可诱发脑卒中。因此,高血压病患者要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切忌狂喜暴怒、忧郁、悲伤、恐惧和受惊。

    (4)坚持服药,保持血压稳定。高血压患者服降压药时不可随意停服,特别是服用氯压定、心得安、甲基多巴等降压药时更应注意。如果突然停药,约有5%的患者可在40小时左右,出现血压大幅度反弹。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用相当长时间的维持量,使血压保持在较理想的水平。

    (5)经常体格检查,预防和治疗并发症。高血压患者易患流感、鼻炎、咽喉炎、扁桃体炎、气管炎等,应注意预防和积极治疗,并应经常测量血压,有条件者.还应定期进行血脂、血糖、心电图、脑血流图等检查,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

    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醒来时不要立刻起身,应在被褥中活动身体。洗脸、刷牙要用温水。洗衣、做饭时,不要猛地把手伸入冷水中。

    外出时应穿戴手套、帽子、围巾、大衣等,注意保暖。沐浴前先让浴室充满热气,等浴室温度上升后再入浴,夜里最好事先在室内准备排尿器。

    高血压冬季饮食调养

    中医认为,高血压患者冬季服用补药必须有针对性。

    1.有头昏、头晕、口干心烦、面红赤、耳鸣、腰酸、舌红、脉细数等症状的高血压患者,应属虚热体质,宜选用鳖甲、冬虫夏草、龟板、西洋参、枸杞、牛膝等补阴药,也可服用龟鳖丸,既有益于降低血压,缓解头晕、目眩、耳鸣等症状,又能增强体质,促进康复。

    2.高血压患者随意服用人参、鹿茸等具有湿热、升散特性的补气壮阳药,不仅对降血压无益,反而会加重病情。

    3.气虚的高血压患者切勿服用峻烈补气壮阳之品。而应以补阴为基础,采用药性平和的补气方剂进行缓补。

    4.若常感胸闷、苔腻不化的高血压患者,应慎用补药。最好在医生指导下,先服用具有健脾化湿及祛痰等功效的中药调理,待上述症状缓解或基本消失后,再酌情选服补药。

    高血压冬季生活保健禁忌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一般较平时高。不过,如果生活上多加注意,高血压患者也能愉快地度过寒冬。那么,高血压患者冬季应注意什么呢?

    1.起居有常

    高血压患者要做到起居有常,作息有时,劳逸结合,顺乎冬天的自然规律,早睡以养阳,待日出后起床以养阴,保证8~9小时睡眠,午睡30一60分钟,有利于人体阴阳和谐,防止血压波动。

    2.防寒保暖

    冬季,高血压病人要经常收听天气预报,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服,穿的内衣、棉袄、棉裤以纯棉布为宜,再套上外衣,以抵御寒冷;鞋袜宜保暖透气、吸湿性好,鞋底要防滑,脚暖则一身皆暖和舒畅。在寒潮过境的大风雨雪天不要出门,避免寒冷刺激;居室应保持空气新鲜及合适的温湿度。

    3.膳食宜忌

    高血压病人的饮食以淡为宜,一日三餐吃的饭菜注意粗细搭配,荤素相宜,品种多样,做到饮食有节,常吃些新鲜蔬菜、食用菌、海产品和豆制品。过冬天,不口渴也要喝白开水或淡茶水,合理补充水分,以稀释清洁血液,保证血流通畅。冬季如果进补牛、羊、狗肉以御寒,切记不可过量,以免血脂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身体肥胖、血脂异常的高血压病人,更应控制高脂肪、高热量饮食的摄入,不可酗酒,以免导致血压波动,发生意外。

    4.适度运动

    冬天,高血压病人无论选择何种锻炼项目,都要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血压高低,来掌握好运动量,以自我感觉舒适为度。比如散步时,时走时立,形动而神静,既可使身体得到适当的锻炼,又能调节情绪。打太极拳对高血压是一种很好的体疗,一招一式柔和舒缓,用意念引导动作,姿势放松,思想集中,心安神定这种动静结合,形神合一的动作,有助调节大脑神经的功能,并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改善体循环和微循环,从而使血压下降。

    高血压冬季运动注意事项

    专家回复:大家都知道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多发季节,气温下降时,人体维持体温需要保护性的反应,全身小动脉和微血管会收缩,高血压患者由于血管弹性较差,血压的波动比较明显,血压可能会升高。冷天高血压患者更应该重视健身,以增强抗寒能力,高血压患者一年四季都应以有氧运动为原则,但在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严寒刺激,晨起室外气温低,宜多穿衣,待做好预备活动,身体暖和后再脱去厚重的衣裤进行锻炼,锻炼完以后则要及时穿好衣裤,注意保暖。高血压患者要做到起居有常,作息有时,顺乎冬天的自然规律,早睡以养阳,待日出后起床以养阴,冬天早晨出门锻炼要等到太阳升起来后(一天中的最佳健身时机则在14时至19时之间,此时,人体自身温度较高,体力较充沛,容易进入运动状态,不易损伤),而且运动量要比夏天小,要选择动作幅度较小、热量消耗较大的有氧运动,可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文体活动,如户外散步、打太极拳等来提高耐寒能力。冬天,高血压患者无论选择何种锻炼项目,都要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血压高低来掌握好运动量,以自我感到浑身舒适为度,运动养生还要注意知常达变。

    高血压冬季药膳推荐

    冬季的寒冷刺激使人体的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心脏的收缩力增强,周围血管收缩,收缩压和舒张压都因此上升。同时,冬季人们的体重增加,饮食习惯的改变和运动量的相对减少等都可能是导致血压波动的原因。因此,高血压患者要想安全过冬,除了注意保暖、适量运动和按时服药外,还应做好饮食的调理。

    高血压患者冬季的饮食仍需要遵循健康饮食原则,即少盐、少动物脂肪、多吃蔬菜、多补钙。

    以下是几种适合高血压患者的冬季药膳。

    (1)钩藤决明饮

    原料:白菊6g,生山楂10g,钩藤6g,决明子10g,适量冰糖。

    做法:将山楂、钩藤和决明子煎成汁,然后冲泡菊花,放人适量冰糖,调好后代茶饮。

    功效:此方适合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能够缓解由于高血压引起的头晕、目眩等症状。


    (2)夏枯草煲瘦肉

    原料:夏枯草20g,牡蛎20g,瘦肉250g,桑葚20g,适量酱油、盐、糖等调料。

    做法:先将瘦肉切成块,将夏枯草和牡蛎煎成汁;再用瘦肉和煎汁煲汤,至七成熟时,加入适量桑葚、糖、盐、酱油等调料调味;继续煮汤至烂熟的程度,汁液稍浓即可。

    功效:此法适合有眩晕、耳鸣症状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有养精益血、育阴潜阳的作用。

    (3)海参淡菜瘦肉汤

    原料:淡菜即海红40g,瘦肉200g,新鲜海参100g,海带干品10g,盐适量。

    做法:先将瘦肉切成小方块,将淡菜洗净,新鲜海参切段,海带泡发后洗净、切成丝状备用;再将瘦肉和淡菜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武火煮沸,之后再改用文火,煮至七成熟时,加入海参、海带和适量的盐,煮熟即可。

    功效:此方适合有耳鸣、头痛和肢体发冷、乏力等症状的患者,具有滋阴补肾、润燥助阳的作用。

    (4)山楂汤

    原料:鲜山楂10枚,白糖30g。

    做法:将山楂捣碎加糖煎煮至烂,吃山楂饮汤,每日1次。

    功效:具有活血降压,扩张血管以及降低胆固醇的作用,长期饮服对高血压病有明显疗效。

    注:山楂花(或山楂叶)10g,水煎代茶饮,亦有效。

    (5)首乌降压汤

    原料:制首乌15g,山楂12g,白糖20g。

    做法:制首乌、山楂加水煎1小时,取汁加白糖调匀即可。

    功效:补益肝肾,平肝潜阳。适用于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属肾阳虚证者服用。

    (6)海参汤

    原料:水发海参50g,冰糖适量。

    做法:将海参炖烂后,加入冰糖,再炖片刻即成。

    功效:补肾益精,养血润燥。适用于精亏血燥型高血压。

    (7)杏陈薏米粥

    原料:陈皮8g,杏仁18g,薏苡仁33g,粳米140g。

    做法:先煎陈皮,杏仁,去渣取汁,与洗净的薏苡仁、粳米同煮为粥。

    功效:燥湿祛痰,健脾和胃。适用于高血压,痰湿中阻之眩晕头重,恶心呕吐,胸闷纳差,倦怠多寐,苔白腻,脉濡滑等症。

    注意事项: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的高血压患者不宜食用。

    下一篇:冬季怎样养生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