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酒的“酸”和“涩”

很多人对于红酒的印象,来源于它的“酸”和“涩”,觉得红酒又酸又涩,怎么会好喝呢?一些人还去形容红酒是琼浆玉露,这不是瞎说吗?其实这是人们对于红酒“酸”和“涩”不了解,才抱有对红酒的偏见,不妨进一步了解这两种滋味。因此,很多人都喜欢喝红酒原因也是在于它滋味丰富,在感受到“酸”和“涩”后,也要去细心感受其它的滋味。

很多人对于红酒的印象,来源于它的“酸”和“涩”,觉得红酒又酸又涩,怎么会好喝呢?一些人还去形容红酒是琼浆玉露,这不是瞎说吗?其实这是人们对于红酒“酸”和“涩”不了解,才抱有对红酒的偏见,不妨进一步了解这两种滋味。

红酒的“酸”

葡萄酒里的“酸”,部分来自葡萄本身,部分则来自于葡萄酒的酿造过程。其中,酒石酸(tataric)、苹果酸(malic)和柠檬酸(citric)3种源于葡萄果实;另外3种酸,是由酒精发酵和细菌活动形成的琥珀酸(amber)、乳酸(lactic)和醋酸(acetic)。

从葡萄果实而来的3种酸,会因应葡萄品种的不同而含量不同。一般而言,生长在气候凉爽地区的葡萄(如长相思、雷等)会含有较多的酸,而温暖地区的品种(如仙粉黛、西拉等)则相反。

红酒的“涩”

葡萄酒的“涩”,主要来自于单宁(Tannin)。单宁广泛存在于各类植物、种子、树皮、木头、树叶和水果皮中,是一种天然的酚类物质。例如,我们在品尝绿茶的时候也会明显地感受到单宁带来的干涩口感。

在红葡萄酒中,单宁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主要来源于葡萄皮和葡萄籽。红葡萄酒是要保留葡萄皮发酵的,在发酵过程中,酒液还会从橡木中汲取一定的单宁物质。

单宁会给葡萄酒带来“涩”的口感,这种口感是单宁和口腔唾液中的蛋白质相互反应而产生的。除了带来涩感之外,单宁对葡萄酒的结构、酒色和口感的复杂度都有重要的作用,被称为“红葡萄酒的灵魂”。

酸、涩的重要性

在红葡萄酒里面,酸涩感是非常普遍的存在。酸涩的葡萄酒并不意味着这是一款品质不佳的酒。事实上,酸和涩(单宁)是葡萄酒具备陈年潜力的重要前提:酸度的存在是评估葡萄酒陈年潜力的参考因素之一,而单宁则为长时间的陈年提供支撑作用。

一款好酒是酸度、单宁、酒精和甜度相互平衡的结果。如果没有“酸”,葡萄酒会缺乏活力,也难以和食物搭配;而如果缺少单宁,则会在口感复杂度上有所欠缺。

高酸度、高单宁的红酒往往拥有较强的陈年潜力,口感圆润饱满,但是说到底酸和涩都是个人的感官体验,有些人对高酸度、高单宁的葡萄酒难以接受,大可对这类型的葡萄酒“敬而远之”,选择甜度较高、口感顺滑的葡萄酒,例如甜白葡萄酒等。

高温导致的酸涩

如前文所述,许多葡萄酒本身就具有高酸度、高单宁的特点,但也有部分葡萄酒原本口感顺滑,却由于受到高温的侵袭而变得又酸又涩。

我们都知道,葡萄酒需要在适宜的环境温度中存储,大多数葡萄酒应该储存在摄氏10度~15.5度、湿度55~75%之间的环境下。如果存酒温度高于32度,就会给葡萄酒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害。

具体来说,高温会使得葡萄酒的单宁更加突出,葡萄酒的口感也会变得更加涩更加猛烈。原本柔和顺滑的葡萄酒也会变得粗涩而难以入口。此外,葡萄酒中的果香会被讨厌的酸味盖过。

因此,经过高温的侵袭之后的葡萄酒,会变得又酸又涩、难以下咽,酒中的果香也会完全消散不见。

红酒“酸”和“涩”的由来大家也知道了。事实上红酒不仅仅只有“酸”和“涩”,它还有其它的滋味。正是这些丰富的滋味,才给红酒增加了层次。因此,很多人都喜欢喝红酒原因也是在于它滋味丰富,在感受到“酸”和“涩”后,也要去细心感受其它的滋味。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