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鸭的养殖与疾病防治

鸭子分为肉鸭和蛋鸭,蛋鸭主要以产蛋为主,对于饲料的需求性很大,一年产蛋在120-180颗之间,也有很好的能够产蛋在180-200左右,产蛋的多少与品种、喂养有关,但是在蛋鸭的养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疾病,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蛋鸭的养殖与疾病防治。

鸭子分为肉鸭和蛋鸭,蛋鸭主要以产蛋为主,对于饲料的需求性很大,一年产蛋在120-180颗之间,也有很好的能够产蛋在180-200左右,产蛋的多少与品种、喂养有关,但是在蛋鸭的养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疾病,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蛋鸭的养殖与疾病防治。

1、鸭瘟(俗称“大头瘟”)

症状:病鸭精神不振,体温突然升高至43~44℃,两肢发软,渴欲增加,缩颈厌食,眼周湿润流泪,不愿下水,呼吸困难,鼻腔流出浆液性分泌物,常伴有湿性啰音,病鸭排泄绿色或灰白色稀粪,部分病鸭头颈肿胀,形成“大头鸭”。病鸭严重时2~3天死亡,一般不超过10天。

防治:本病一经发现,立即对场地及鸭群彻底消毒,对病鸭及时隔离。还可给鸭子用聚细胞(一种内源干扰素)、抗鸭瘟高免血清等。

2、鸭霍乱

症状:此病发病急,死亡快。病鸭主要特征为排绿稀粪,肝脏上布满灰色点状坏死斑,浆膜上有小出血点。

防治:目前我国生产的禽霍乱疫苗有两种,一种是油乳剂灭活菌苗,一种是弱毒疫苗,可定期进行接种,治疗多采用拌饵投喂和肌肉注射双管齐下。

3、球虫病

症状:球虫病发病率高,最为主要的特征是粪血,是严重危害鸭的急性病,会导致鸭子增重缓慢,生长受阻,多发于雏鸭,尤其是2~3周龄鸭。通常感染3天后出现好渴、不食、缩颈、畏寒、喜卧等症状,排出深紫色或暗红色血便,常出现急性死亡。

防治:要杀灭鸭舍周围媒介昆虫和防止昆虫进入鸭舍,药物预防可用磺胺二甲氧嘧啶25~73 毫克/公斤或复方敌菌净200毫克/公斤,混料投喂。

4、鸭大肠杆菌病

症状:新出壳的雏鸭体质软弱,患病后,常有下痢,腹围较大,合眼缩颈,多因败血症死亡。较大些的雏鸭,则呈现无食欲,呆立缩颈嗜睡,精神不振,两眼和鼻孔有黏稠分泌物,喘气、体弱,排灰绿色稀粪,常因败血脱水而死。患病成鸭,站立时,呈企鹅状,手触有液体波动感,可见腹部膨大下垂,穿刺有腹水流出,表现喜卧,不愿活动。

防治:定期将鸭舍消毒,注重工具设备消毒,饲料、饮水定期添加抗生素,抗生素对本病有疗效。

5、鸭病毒性肝炎

症状:有些雏鸭发病常无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几小时后波及全群,此病潜伏期为1~4天,病鸭食欲废绝,呆立瞌睡,精神不振,有些病例出现腹泻,之后出现神经症状,身体向一侧倾斜,头向后仰,运动不协调,背部着地,两脚痉挛性踢蹬,转圈下蹲,呈角弓反张姿势,又有“背脖病”之称。

防治:每只雏鸭肌肉注射0.5毫升抗血清,一旦发现本病,立即用抗血清进行注射,可阻止疫病传播和减少死亡,高免卵黄液或特异高免血清可以用来治疗和预防本病。

6、鸭流感

症状:鸭流感会突然死亡、突然发病,是急性败血型。病程稍长,病例表现深度昏睡、羽毛松乱、垂头缩颈、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升高,腿软无力,仅饮水、拉白色或淡黄色水样稀粪。

防治:淘汰病禽,做无害化处理,一旦发生本病,应立即封锁疫点疫区,对未发病的鸭群用卵黄抗体或者抗血清做紧急接种有一定保护作用,彻底消毒场地和用具。

鸭子的饲养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要谨防鸭子疾病,一旦发现病鸭要及时处理,对鸭舍进行消毒,给未发病的鸭子及时用卵黄抗体或者抗血清进行接种,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