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人工养殖技术

青蛙俗称田鸡、水鸡等,是著名的“庄稼卫士”,其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人工养殖的话大都是黑斑蛙和虎玟蛙。作为我国重要的两栖经济动物,其兼具药食同源价值,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目前我国青蛙养殖的从业人员也是越来越多。现将青蛙人工养殖技术简要分享给大家。

青蛙俗称田鸡、水鸡等,是著名的“庄稼卫士”,其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人工养殖的话大都是黑斑蛙和虎玟蛙。作为我国重要的两栖经济动物,其兼具药食同源价值,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目前我国青蛙养殖的从业人员也是越来越多。现将青蛙人工养殖技术简要分享给大家。

一、池塘建设

1、种蛙池:种蛙池面积一般为4-10平方米为宜,池高0.8米,池内水深0.1-0.15米,池内水陆面积比为3:1,并设有栖息的石穴,池底铺有较大的鹅卵石,湿度保持80%。

2、孵化池:孵化池面积1平方米,池高0.5米,水深15-20厘米,水质清新,pH6-8,并含充足的氧气即可,也可以用长椭圆形的大脸盆代替。

3、蝌蚪池:蝌蚪池面积3-8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3-10厘米,pH6-7,水陆比2:1,需遮光饲养,每池饲养一群同样规格的蝌蚪为好。

4、幼蛙池:幼蛙池面积4-6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一般10-15厘米,水陆比2:1,池内铺设3-5厘米的小石子,筑有石穴,水质好,pH值6-7.5。

二、种蛙放养

种蛙要挑选身体强壮、没有伤残、无疾病的,一般可在9-10月份放养,密度为10-12只/平方米,雌雄比例1:1,种蛙在种蛙池中冬眠后来年清明节前后开始抱对产卵。

三、繁殖、孵化

繁殖、孵化技术是虎纹蛙,黑斑蛙养殖的关键技术,首先将建好的产卵池、孵化池进行消毒,而后注人清水,最后通过调节水位和光照来调节好水温。一切准备好后即可将青蛙从温棚移出,移出后先用5mg/L的高锰酸钾药浴5分钟,然后移人产卵池。正常情况青蛙进入产卵池后2天一天就可以抱对产卵,若青蛙成熟较好、气温较高,常常是在青蛙进入产卵池后2小时-16小时就全部产卵。

四、饲养技术

蝌蚪培育的关键技术是蝌蚪分级饲养。饲料优质多样化。投饲料随蝌蚪日龄的增长而增加,日饲料2次刚变态的幼蛙,视觉和嗅觉尚不完全适应陆栖生活,此时应投放1号料,最后完全过渡到饲料喂养。

五、注意事项

1、养殖池的水温在20-28℃为适,水质要清洁,池中留三分之一的陆地,供幼蛙栖息。

2、青蛙有强吃弱的弊害,应分级饲养,把同样大小的青蛙圈在一起饲养,更应投足饵料,让它们都能吃饱,才不会互相残食。

3、青蛙喜欢在水中捕食,所以应把饵料投入池水面上,方便青蛙捕食,投喂的饲料粒径大小以能一口吞食为宜;饲料表面光滑,吸水软化快,不含过多的盐、油脂和异味,饲料营养全面,蛋白质含量在38%以上。

4、及时清除残食、粪便,更换池水消毒,保持水质清新,减少疾病的发生。

以上就是青蛙人工养殖需要注意的一些技术要点和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