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的幽默励志小故事精选3篇

因为得知《活着》近两年不断被出版加印,然后就好奇版权费用到底有多少。余华老师对这个具体的版费缄默不语。只幽幽说了一句,我靠《活着》活着。余华的朋友就说,当我的孩子上学的时候,语文老师推荐学生读《活着》。显然,余华受欢迎的原因是多样的。

余华的幽默励志小故事精选3篇

篇一:

“我靠《活着》活着“”我得感谢语文老师。”

这个事情要从余华的朋友问他《活着》的版权费说起。因为得知《活着》近两年不断被出版加印,然后就好奇版权费用到底有多少。余华老师对这个具体的版费缄默不语。只幽幽说了一句,我靠《活着》活着。

笑而不语,真是沉默中微微透露点凡尔赛的味道。

余华的朋友就说,当我的孩子上学的时候,语文老师推荐学生读《活着》。然后等到孩子长大毕业了,有一天他孩子去参加孩子的家长会,语文老师在班里推荐《活着》作为课外阅读刊物。然后就这样一代代的传下去。据我所知,这样的语文老师已经传到第三代。

所以余华老师打趣到:我要感谢语文老师,让我靠《活着》活着。

篇二:

他真的不是一般人儿

显然,余华受欢迎的原因是多样的。人可爱也是一个方面,他永远有童心和本色的一面,接地气,好玩儿。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作品厉害。我早年喜欢他,是因为每读一次就有新收获,几次细读下来才发现,他早期那些繁难的作品都是有原型有来历的,经得起细读的。《世事如烟》读几遍才会有个大概的认识;《往事与刑罚》读了以后会暗暗震惊,这怎么可能是一个中国作家,一个那么年轻的人,在80年代就写出来的东西呢?

甚至《两个人的历史》,这篇只有两千来字的小说,几乎可以看作是一部微型的长篇,它居然处理了将近七十年的历史,让人读之有万千感慨。

更不要说《死亡叙述》《难逃劫数》《鲜血梅花》《此文献给少女杨柳》……那些作品,每一次在课堂上讲到,我也都会暗自惊讶,余华真的不是一般人儿,人家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已经站到了一个作家创造力与思考力的巅峰。

但所谓的“先锋”,并不总是在一个方向,后来的余华在三十五岁以前,又写出了《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从一个极繁难的作家,摇身变成了一个极平易的作家,创造了两个奇迹。这就像是西班牙的大画家毕加索一样,早年是画出了《古典石膏像写生》那样酷毙写实的东西,后来又画了《格尔尼卡》,以致于后期的“纯粹色块”那类作品。如果没有早年的写实作为参照,谁也不会承认他的纯粹色块的意义与合法性。

有一次我忽然想起,读大学时,有位前辈学者讲到,赵树理是“用四百个汉字写作的”,意思是,他用了最朴素和最简约的叙事,扩展了文学最大的读者边界[renwugushi.com]。而我由此推及余华,觉得他的《许三观卖血记》也是这样的作品,因为小学生可以读懂它,粗通文墨的老人家也可以读懂它,学了一两年汉语的留学生,也完全可以读懂它,那么它就是一部了不起的文学作品了。我遂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他,并武断地说,你应该也是用四百个汉字写作的作家,所以,你是“人民的作家”了。

后来,余华在美国有个演讲,他忽然打越洋电话过来,问我,你说我是用四百个汉字写作的作家,这事靠谱吗?我说,那我得查一下哦。他说,你快一点,我在这里想说说这个话题,又没有把握。

我立马求助于我的一个学生,她从网上下载了一个统计软件,很快得出了结论。统计结果让我吃了一惊,居然是有1400多个汉字。我把这个结果告诉了余华,我听出他在电话里略略有些失望,哦,居然有那么多?

我马上说,这也不错了,也几乎创造了奇迹,《许三观卖血记》毫无疑问是你用字量最小的一部小说,但也是艺术上最完美的一部小说。

“毫无疑问,你仍然是人民的作家。”我说。

篇三:

只要小说能发表,从头到尾都可以改光明

写作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小说写完了往哪里投呢?

余华是有自己的经验的,先投有名的报社,如果稿子被退回来了,就投差一点的杂志社。

当时余华家住的地方有个院子,每天邮递员从他家路过,就把邮件往院子里一扔,听到“啪嗒”一声,街坊邻居就笑话他:“大作家,又退稿啦!”

就这样不断地投稿、退稿,当余华的牙医生涯持续到第五年,拔了一万颗牙时,他的转机来了。

有家报社看中了他的写的作品,就是嫌结尾处不够光明,问他能不能修改,如果可以,人家还邀请他去北京改稿,报销路费。

余华一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马上对编辑说:“没问题没问题,只要小说可以发表,别说改结尾,让我从头改到尾都没问题。”

余华就买了票,坐着绿皮火车赶到北京。

前后花了一天时间改完稿,不过他并没有马上回家,而是在北京游玩了一个月,等逛遍北京各大景点,拿上报社发表出来的文章,揣着几十块的稿费,才依依不舍地踏上归途。

等他回来以后,才知道自己已经在小县城出了名,他是县里第一个受邀去北京的人,领导认为不能埋没人才,就这样,他如愿以偿调入文化馆工作。

当然,有想法的余华是不可能安安分分上班的。

第一天报道的时候,余华故意迟到两个小时,他想反正人们都在街上溜达,我来晚点已经算不错的了。结果到了单位一看,他居然是第一个到的。

哈哈,余华一拍大腿,这个单位真是来对了。

就这样,余华有更多的时间专心写作。

不久后,他同时收到三家著名杂志社的约稿函,从那一刻起,他真正感受到了成功的快感。

上一篇:余华的婚姻状况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