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检查提高乳腺癌检出率和诊断率

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其在乳腺癌检出和诊断中的价值日益突显。当乳腺X线或B超检查结果模棱两可难以确诊时,使用磁共振检查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为鉴别诊断提供有力的证据。而磁共振检查则不存在这些问题,它能有效显示病灶并进行诊断。

长期以来,在乳腺癌的影像诊断上,乳腺X线摄影(钼靶)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视为“黄金组合”。近年来,随着磁共振(MRI)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其在乳腺癌检出和诊断中的价值日益突显。

其优势主要表现为:

1、极高的敏感度:MRI是目前公认的对浸润性乳腺癌敏感性最高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

2、X线和B超检查都无法确诊的病变。当乳腺X线或B超检查结果模棱两可难以确诊时,使用磁共振检查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为鉴别诊断提供有力的证据。

3、发现隐性乳腺癌。有些乳腺癌仅仅表现为腋下淋巴结肿大,临床体检和X线摄影都不能发现病灶,此时通过做乳腺磁共振检查往往可以发现较小的原发灶。

4、 做过乳房扩大整形手术的女性。隆胸手术放入的假体有发生渗漏破裂的可能性,据统计时间长短不一,国外平均12年,国内假体平均8年。约有一半病人没有明显临床症状,因此假体放入时间较长者,建议对其行磁共振检查,常常可以早期发现假体破裂,而能够及时处理。对于做过隆胸术后的乳腺,X线检查时需压迫乳房,有造成假体继发破裂和水凝胶扩散的危险,另外由于植入假体的遮挡,X线检查难于显示病灶。而磁共振检查则不存在这些问题,它能有效显示病灶并进行诊断。因此隆胸手术后触诊发现可疑肿块,都应行磁共振检查。

5、打算做保留乳房手术的病人。保留乳房治疗的意义在于:在完全去除肿瘤病灶的同时保留满意的乳房外形。国际上近30多年的多项研究表明,对于严格选择的病例,保留乳房治疗的远期生存效果等同于全乳房切除。但是常规乳腺X线摄影及B超往往低估肿瘤的范围,对多中心及多部位病灶显示不全,在做磁共振检查后可能还会在乳腺的其它部位发现另外的病灶。对于这样的病人就应该做全乳切除术,而不是保乳手术。美国的研究表明,大概有40%做保乳手术的病人因为低估手术范围,从而导致局部复发。因此,对于乳腺X线摄影怀疑有乳腺癌的病人,或者经穿刺活检确诊为乳腺癌的病人,如想保留乳房,建议在手术前做乳腺磁共振检查。

6、高危人群筛查。采用磁共振检查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比其他影像学检查更加容易发现可疑病灶,可做到早期诊断、早期处理。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定义是:既往有乳腺癌病史;亲属有患乳腺癌史;有BRCA基因突变者;曾行乳腺活检,经病理证实为不典型增生;小叶原位癌;放射状瘢痕;曾因淋巴瘤行斗篷野放疗的病人。

7、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反应的评价。传统的手术后辅助化疗,由于无法预测疗效,有相当的盲目性,无法达到治疗目的。新辅助化疗在手术治疗前进行,可以通过观察病灶对治疗的反应,判断治疗方案是否有效。化学治疗可导致乳腺纤维化,降低了临床触诊和乳腺X线检查的敏感性。磁共振检查可根据病灶对比增强的降低来判断化疗反应,这种方法对检查化疗后反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磁共振检查的软组织分辨率高,乳腺MRI可进行横断位、矢状位及冠状位的多平面扫描或重建,可以更好地显示病灶的大小、形态、位置及浸润范围,为外科手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目前而言,以下人群均可进行乳腺MRI检查:常规影像学检查方法无法确诊的疑难病例、不伴肿块的难以定性的钙化、乳腺深部与胸壁交界处的隐匿部位病灶、小于45岁的女性、高危人群的筛查、保乳手术术前评价、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估及残余病变的评估、乳腺假体植入(隆胸)患者等。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