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怎样识别肝硬化?

肝硬化是慢性肝病发展的终末阶段,所以这一时期的治疗很关键。而肝硬化一般又分为轻度肝硬化和中晚期肝硬化,不同时期治疗的重点和治愈的程度是不同的。B超能对肝实质、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脾脏及其他脏器进行多方位、多角度检测,对肝硬化和门脉高压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B超怎样识别肝硬化?

肝硬化是慢性肝病发展的终末阶段,所以这一时期的治疗很关键。而肝硬化一般又分为轻度肝硬化和中晚期肝硬化,不同时期治疗的重点和治愈的程度是不同的。B超能对肝实质、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脾脏及其他脏器进行多方位、多角度检测,对肝硬化和门脉高压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B超怎样识别肝硬化?

(一)看肝脏的大小、位置

肝硬化时B超结果显示:肝右叶上、下径变短,肋问厚度变窄右肋下斜径不易测得。肝左叶代偿肥大,致右侧腋前线较正常位置抬高.

(二)看肝包膜、边角和形态

肝硬化时B超结果显示:肝包膜增厚,失去光滑的纤维亮线。回声增强,厚薄不均,晚期肝脏缩小、肝表面凹凸不平,呈锯齿状,小结节状,出现腹水时更清晰。肝边缘角变钝或不规则。肝横切面失去楔形,矢状面不呈三角形,似椭圆形。

(三)肝实质变化

早期可见肝脏肿大。常因肝内脂肪变性及纤维性变,使肝实质内回声致密,回声弥漫性增强、增粗。大结节性肝硬化可见肝实质内为反射不均的弥漫性斑状改变。或呈索条状、结节样光带、光团改变、透声性差,于强回声间可见小的低回声区。

(四)肝内外血管

实时线阵超声可显示门静脉主干(91.1%)、脾静脉(84.4%)、肠系膜上静脉(75.6%)的管径和呼吸运动时的动态变化。

1、早期改变不显著,后期可见肝内血管粗细不均匀,扭曲、紊乱,甚至因为血管闭塞而不能显示。肝静脉变化尤为明显,表现为主干变细,分支狭窄。

2、门静脉肝内l~2级分支管腔变细不明显,门静脉主干、右干及左支矢状部管径增粗,肝静脉变细,直径平均0.56cm(正常0.77cm)。

3、肝动脉,由于肝内静脉扭曲变细,增加了肝动脉的灌注阻力,致使其代偿性肥大。肝动脉门静脉吻合支的开放,使肝动脉血流增加.扩大的肝动脉管壁具有搏动性.门静脉高压症超声表现有脾肿大,门脉高压者有脾肿大,脾包膜增厚,脾静脉内径M8mm,以脾门明显,有可见增粗的脾动脉.腹水分布在肝的周围。在腹水无回声区的对比下,肝包膜可以呈大小不等。少量腹水时,较早出现于肝肾间隙、盆腔及肝右前上间隙。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