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露节气的古诗、习俗和谚语

关于白露的一些习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到了白露节气,秋意渐浓,日前的一场秋雨终于使今年的“秋老虎”渐行渐远。白露前后,南京早晚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很大。老南京在白露节气中的宁静、恬淡,常常使人难以忘怀。白露还有吃童子鸡的习俗一说。关于白露的一些保健养生知识

关于白露的一些习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到了白露节气,秋意渐浓,日前的一场秋雨终于使今年的“秋老虎”渐行渐远。旧时南京人十分重视节气的“来”和“去”,逐渐形成了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节气习俗。
说到白露,爱喝茶的老南京都十分青睐“白露茶”,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再者,家中存放的春茶已基本“消耗”得差不多了,此时白露茶正接上,所以到了白露前后,有的茶客就托人买点白露茶。在苏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中还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带到城市。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直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城里酒店里还有零拷的白露米酒,后来逐渐消失。
白露前后,南京早晚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很大。南京人的日常饮食也突出秋季养生,餐桌上生菜、凉拌菜少了,汤煲多了,注重滋润。平时多吃些鲜梨等汁多润肠的水果,以防秋燥。老南京在白露节气中的宁静、恬淡,常常使人难以忘怀。
白露还有吃童子鸡的习俗一说。

关于白露的一些保健养生知识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白露白茫茫,寒露添衣裳。 白露身不露,着凉易泻肚。 处暑以后十五日便是白露节。
白露的含义,《孝经纬》解释说:“言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其节侯是“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这时炎热的秋老虎已经过去,天气开始寒冷起来,一般不会再有酷暑天气了。民谚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这时不宜再赤膊短裤,宜穿长衣长裤了,故有“身不露”之说。 寒露节气“露冷寒,而将欲疑结矣。”《礼记·月令》载:“是月也,寒露风起,草木黄落……蛰虫咸俯,在内皆瑾其户。”天气比白露节时更加寒冷,故宜穿上鞋袜,不宜赤脚贪凉了。

关于白露的一些谚语
白露期间,如果你在晴朗的夜晚外出,仰望着满天的繁星,屏息静听牛郎织女悄悄细语的时候,也许会被露珠打湿裤脚。清晨,可以看到,在夜间贴近地面的水汽在草木上凝结成透明的露珠。露水的形成条件是:晴空、微风、空气潮湿。描述这方面的谚语有:
“白露,露珠遍路。”
“露水见晴天”
“旱天无露水”
“风大夜无露”
可见,劳动人民对露水生成的条件在谚语中总结得多么完美。

白露节气期间,秋意渐浓,天气日渐凉爽,气温日较差加大,早晚凉,中午热。有以下几个形容这种情况的谚语:
“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皖、赣、湘、桂、辽)
“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苏、浙、皖、赣、湘、晋)
“过了白露节,早寒夜冷中时热。”(鄂)
“白露在仲秋,早晚凉悠悠。”

白露期间,抢时播种是播种的关键。这方面的谚语有:
“白露过秋分,农事忙纷纷。”
“蚕豆不要粪,只要白露种。”
“不到白露不种蒜。”
“白露高粱秋分豆。”
“白露前后看,莜麦、荞麦收一半。”
有些农作物要在白露时节秋收、播种,延误不得。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